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层卫生发展探索心得体会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心得(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基层卫生发展探索心得体会

一、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树立了良好的班子形象。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来有16名同志光荣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二、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比较典型的是我局二警区党支部针对党员民警数量多、较分散,且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着力打造阵地建设,让党支部活动场所成为党员民警之家,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首先配置党建专用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安装党员管理系统,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其次,逐步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自筹资金配置党员活动室硬件设施,已配置显示屏、投影仪、影碟机、功放、音响、话筒、照相机等设备。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向前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警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强化教育督导,提升党员民警素质。坚持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支部为基础,以“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先进讲事迹、党员讲体会”的“四讲”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全警读书”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党员民警素质能力提升。坚持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开展“党性再锻炼、宗旨再强化、执法再规范、品行再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精神区位,培育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民警读经典、学党史、讲党课、唱红歌,引导广大民警增强党性,牢记宗旨,坚定信心,拼搏进取。

四、着眼固本强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一是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深入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围绕主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新格局。及时做好基层组织的换届调整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二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整体推进我局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实施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焕发公安队伍生机。大力开展“听警声、解警忧、暖警心”活动,继续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努力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警营氛围。

三是落实党建目标管理。充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内容,完善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平时考核、定期检查、年终绩效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党建工作成效。

五、组织各支部深入学习领会贵州省xx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的务实精神,并把精神落到实处。我局四警区支部青岩派出所党员民警立足本职,以目前正在开展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换证工作为契机,上门为辖区高龄老人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圆了老人办证之梦,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民警及时到各个村寨和社区进行通知和督促办证。在催办身份证的过程中,党员民警发现有部分老年人因年事已高,无法行走,针对这一情况,党员民警及时地将这一情况向各支委会作了反馈,支委会当即决定,请照相馆的照相师傅随民警一同到村里面去,为办理居民身份证的老年群众照相。

六、坚持引领示范,提升局党委形象。

一是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切实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以一流的工作作风,创一流工作业绩。抓好“治庸问责”工作,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浮强基、治散聚力,推动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转变。

二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以“阳光党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一学二提三为”、“双百”争比竞赛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好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推动“双百”活动。三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廉政谈话,健全廉政档案,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开展读书思廉、教育引廉、宣传倡廉、谈话促廉、家庭助廉、环境熏廉,强劲推动廉政文化进警营、进民警家庭,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的内部环境。

七、真抓实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了增强基层党员个人安全消防知识,保证辖区山林的防火安全,抓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局第三警区党支部天河潭治安派出所于20xx年5月6日,邀请了贵州五进消防知识宣传培训中心邓云云教官到天河潭风景区内多功能会议大厅对全体党员民警、巡防队员、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以及景区内三家旅店业经营业主等60余名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通过此次消防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参与培训的基层党员都受益匪浅,针对以往在消防工作认识上的各种盲点和误区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有效的提升了全体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及时更新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真正从基层党员的培训抓取,逐步培养党员的学习兴趣,并将组织培训、个人自学、学以致用有机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基层党组织建设才会更具活力和持续性。

关于基层卫生发展探索心得体会

7月9日至7月13日,根据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意见,由张某某、沈某某、丁某某、秦某某、陆某某组成5人调研小组,在组长张某某率领下,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就调研提纲上的有关内容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走访了某某村、某某村和某某村三个村。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三类对象、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

一、走访单位概况。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南靠长江,有7只自然埭,37个村民组,总耕地5298亩,人口4273人,其中党员108名,6个村干部。20xx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5287亩(复种面积),占总耕地的99.8%,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的东北部,紧临336省道,有6只自然埭,32个村民组,总耕地3845亩,有1400户,人口3218人,其中全员劳力1410人,党员116名,5个村干部。20xx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2418亩(复种面积),占总耕地的62.9%,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的东南部,南靠长江,有4.5只自然埭,26个村民组,总耕地3286亩,有931户,人口2156人,其中全员劳力1068人,党员65人,4个村干部。20xx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2615亩(复种面积),占总耕地的79.6%,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1、走访三类对象。这一次下基层调研,我们走访慰问了三类对象,一是种养殖大户;二是慰问特困户;三是慰问村干部家属。

我们调研小组在走访示范户和慰问特困户的基础上,又慰问了这三个村的村干部家属,对他(她)们默默的支持好村干部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他(她)们一如既往的当好村干部的“贤内助”,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2、推动落实秋播会议精神。根据镇下达的指标,某某村秋播任务2240亩,某某村秋播任务1040亩,某某村秋播任务1000亩,目前这三个村根据茬口,正在落实规划,分解到农户。某某村、某某村反映,搭棚刀豆和地刀豆的落实有点吃紧,可能难以完成,某某村反映,连片方有点困难,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

3、村级财务运行情况。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某某村财务运转的比较好,村积累帐面余额有十多万,在去年的安息堂工程建设、联防经费收缴中都能顺利完成,没有留下“尾巴”,只是大病医疗费收缴中,集体垫支5000多元。今年夏季税费收缴任务已超额完成。某某村积累帐面余额有5.6万余元,去年安息堂工程建设,受某某镇的影响,收到的款资仅1000多元,远远不够工程建设款(工程建设款7.3万元),目前村集体垫付工程款近2万,尚有5万元无法解决。还有在去年的大病医疗费收缴、联防经费收缴中,集体也垫付了5、6千元。今年的夏季税费收缴,农业税任务已完成,费的收缴任务尚缺全年任务的20%。某某村帐面负债5万余元,去年安息堂工程建设,和某某村情况相似,也受某某镇的影响,收到的款资只有6000多元,但安息堂工程建设款有5.6万元,其余的也暂时由村集体垫付,待群众想通了,逐渐搬迁,逐渐回收。在去年的大病医疗费收缴、联防经费收缴中,集体垫付了7千余元。今年的夏季税费收缴,该村税费任务21.6万,已完成21.9万,但农业税夏季任务还有缺口1.7万左右。

4、“四群两争”、“三级帮扶”活动的落实情况。这三个村的村干部,都能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制订富民帮扶工程计划,经常上门开展活动,通过帮助了解市场信息、提供致富信息、介绍就业门路,与农民接对交朋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来帮助困难户脱贫致富、示范户发展壮大。

5、村级班子、村干部总体情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三个村村干部的配置比较合理,班子运作情况正常,村干部之间能团结协作,工作积极主动,能较好的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有个别村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有时候在群众中乱表态,擅自透露内部掌握的事项,造成工作被动,还有个别村干部遇到重大问题,信心不足,缺乏战斗力。

三、暴露的问题。

1、土地方面的矛盾。近两年,中央直至地方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逐年减免,但用地上的矛盾随之暴露。有些农户子女,划田时因在校学习而无田,但年纪到了法定年龄后,有了人头负担,又因为上缴农业税金额较少,因此这部分农户急于需要土地,造成用地紧张矛盾。另外,在本次调研中,涉及沿江公路用地的农户向我们调研组反映,被征用的土地只有当年的赔青费,而没有土地补偿费、劳力安置费等,因此这部分农户要求重新进行土地调整。仅某某村,涉及沿江公路的农户就有六七十户,其中基本没有地皮的有二十户左右。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造成这种现象,另一方面,上级政府部门工作措施不到位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2、村级工作现状。村干部反映工作难做、干部难当。根据我们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村干部认为最难做的工作排序如下:(1)税费收缴(2)土地调整(3)完成上级中心任务(4)发展民营经济(5)计划生育(6)处理村民纠纷。大多数村干部认为收费是农村第一难做的工作,村干部反映,除农业税费外,大防控经费、大病合作医疗费、五小车辆养路费等等费用都需基层干部去收取,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较大,加之目前“减负”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农民把本应该交纳的费也视为“乱收费”,出现拒交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增加了干部的收费难度。二是收费主体不明确,造成收费被动。三是对村干部而言,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农户如果一直不交,村干部也没办法。在面对拒交应交纳费用的村民时,大多数村干部选择了“软骗硬磨”感情投入、做思想工作的解决方式,有的村干部反映,一年中大部分工作精力,投入到了收费中,可到头来,还因收费得罪了不少人。

3、机关干部作风问题。通过座谈会,群众向我们反映,现在政府机关干部下基层次数比较少,和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更少,无形中拉远了与群众的距离,不利于干群关系,对这一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他们认为这种形式比较好,希望以后经常有类似的活动。同时又提出,现在广播里农业科技方面的指导和以前相比,次数比较少,尤其是目前棉花栽培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关部门经常下村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镇自办广播节目进行指导宣传。他们建议在某某镇设立一个农技站门市部,出售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质。

4、农户负担尤其是隐性负担加重,降低了农户实际收入。农户负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农户每年税费上缴金额比前几年有大幅降低,但农户的其他费用却在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中小学收费,个别学校仍变相强制学生暑期补课、购买校服及课外读物;二是有关部门向村集体摊派订阅报刊,这一问题反映较为强烈,从调研情况看,一般村集体订阅刊物人均在400元左右;三是教育负担过重,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用等年均在1万元左右,初中生、高中生的消费也在3000—5000元之间,如此昂贵的教育开支,对目前农民收入状况而言,的确是沉重负担;四是农民隐性负担过重,主要是人情交往、封建迷信和其他民俗文化活动支出负担重,每户大约在500——20xx元之间。共2页:

5、村干部报酬分配不合理。调研中,某某村村干部提出,目前,全镇村干部报酬是统筹的,其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像他们某某村村干部缺编,因为人手少,工作起来相对吃力,因此对于镇下达的任务,完成情况不突出,导致年终考核成绩不显著,相应地村干部报酬也少,而村干部人数充裕的村,工作起来既省力,任务指标又完成的好,村干部考核得分高,报酬也相应的高。建议:村干部报酬分配时,是否以村为单位,根据各村考核得分情况,把报酬分配到各村,然后在村内部再根据各人工作业绩具体细分。

6、村务公开有时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农民最想了解什么?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有侧重点的向群众进行了了解,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群众都赞成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农户对村务公开的普遍看法是:通过公开村务,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地防范了部分村干部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使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得到增强。但群众也反映,他们关心的一些内容,如: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宅基地使用情况、土地承包、使用情况以及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及报酬等等内容在村务公开拦中还没能真正体现。从调研可以发现,村务公开中农民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财务公开的

关于基层卫生发展探索心得体会

党的xx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这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农村却还有一些地方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就我乡而言,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村务和财务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我乡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

基层卫生发展探索心得体会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心得(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