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基护这门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 基护实验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学习基护这门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
(1)知识、能力的实际;
(2)"缺欠"的实际;
(3)时间的实际;
(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
(1)掌握知识目标;
(2)培养能力目标;
(3)掌握方法目标;
(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
(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
(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
(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
(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3)学习效果如何?
(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附:初三同学周一到周五的学习计划表
周一至周五每日的学习计划表
时间
活动内容
6:20~6:30
起床洗漱
6:300~6:45
去学校
7:05~7:50
晨读
7:50~8:20
吃早餐
8:20~12:00
上课
12:00~12:30
吃午餐
12:30~14:00
在学校房子自己复习功课。周一:语文;周二:数学;周三:英语;周四:化学,物理;周五:政治,历史
14:00~14:20
去教室上课
14:20~17:00
上课
17:00~17:50
课外活动
17:50~18:20
吃晚餐
18:20~20:55
在学校晚自习
20:55~21:20
放学回家
21:20~22:20
回家复习功课。周一:语文;周二:数学;周三:英语;周四:化学,物理;周五:政治,历史
22:20~22:30
洗漱上床
22:30~6:20
上床晚觉
周六的学习计划表
8:00~8:30
起床
8:30~9:00
吃早餐
9:00~11:00
复习语文
11:00~12:30
自由活动,玩电脑
12:30~14:00
吃午餐,午休看电视
14:00~17:00
复习数学
对于学习基护这门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2.勤劳一曰,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3.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4.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7.学习要
学习基护这门课程心得体会和方法 基护实验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