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范文 大研讨活动心得体会(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范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建工作,充分展现党建成果,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营造学习与研究的氛围,根据《关于召开嘉应学院x年党建研讨会的通知》(校党组〔〕3号)的要求,党建研讨会的论文征集、评选工作已完成。经研究,学校定于5月28日(星期五)下午2:30召开党建研讨会。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会人员:各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论文第一作者。
二、会议安排:会议采取分组讨论和集中交流两个阶段。具体安排为:
1.分组讨论:5月28日下午2:30--3:30(具体地点和人员安排见附件),论文作者请自带论文的纸质材料一份,以便交流。
2.集中交流:5月28日下午3:40--4:50,地点在亮湖楼三楼会议室。
请各党总支(直属支部)通知相关人员依时参加会议,如因特殊情况需请假者,于5月27日上午11:00前书面向党委组织部请假(何侨生大楼309室,电话:)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统战部
社会科学教学部
x年五月二十六日
关于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范文二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的教研组活动主题是“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讨。”
我们知道,小学、初中虽然分属于两个学段,但它们同属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已把九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编,统一考虑,分成三个学段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续。
但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育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着。这里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学校和老师的因素,也有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因素。我们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对于这一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较大“跨度”或者说“坡度”的体会可能更直接些。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九年影响一生”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因此,如何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就成为目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在小学打好基础,适当延伸,缩小中小学之间的距离,中小衔接就会少一点障碍,多一些顺利,学生就会自然地延伸过渡,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防止两极分化,中学教师也会轻松很多。因此,培养合格的小学生,缩短适应期,使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肩负的职责。
今天我们初中小学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对中小学衔接教学进行研讨。让两个学段的老师相互了解双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寻找教学的平衡点和交互点,创设各种教育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良好素质,达到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实现“基础扎实、习惯良好、思维严谨、能力突出”的素质教育质量要求。
当然,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的研究还是从课堂教学入手。昨天,钱老师和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课,让我们看到了中小学两种不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现结合这两节课,探讨一下“衔接”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执教者:
我们先请两位上课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两节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后感受。
钱老师:
王老师:
备课组:
我们请两个备课组的老师就这两节课互相谈谈各自的观点。主要围绕“衔接”主题。从小学开始:我们先请钱老师的辅导老师何金松老师来谈谈是如何围绕“衔接”备课的。
再请六年级备课组长蒋勇老师来谈谈六年级数学组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一点思考。
下面也请两位备课组长来说说从这两节课中所反映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初中:
其它老师:
从各位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我校浓厚的教研氛围。
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范文 大研讨活动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