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员干部谈话人自身收获体会(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你们好!
我进入学生会已经已经一年多了,很荣幸能进入这个集体!还记得当初的激动的心情。也谢谢你们这一年来对我的提拔和鼓励!可很惭愧这一年多来本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加上很多原因的影响,我辞职!这件事我已经反反复复考虑了很久,不是一时冲动。我要走,但有很多的事我想说,也是对我工作的一个总结,就此机会,希望接任我的人能做得更好!
体育部是一个组织集体活动较多的部,我个人很喜欢体育活动,也很愿意做这个工作。通过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我认识到这些不是我一个人,一个体育部,一个学生会能做好的,在整个美术系来说同学们之间平时联系甚少,班于班之间存在隔阂,甚至班内同学之间都存在隔阂,这不是每个学期搞几次集体活动能解决的。往往在集体活动上出现班级矛盾,人际矛盾,当矛盾出现是很少有学生干部出来说话,不敢说!包括我自己在内。这就造成系内的很多活动上不了档次,更不要说在院内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所以我感觉我的压力很大,也做不好,能力不够!但我相信一定有比我做得更好的人!
作为学生会的工作来说,我在大一是务虚的,连学生会主席是谁我都没搞清楚,但我不觉得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从整个学生会来说都很少真正的去做工作!但很高兴进入大二之后学生工作实际了很多,也很自主,能动性也很强,整个学生会干部都很有干劲!但其中一直存在一部分没要摆正自己位置的人,做工作敷衍。而且对新成员的选拔缺少标准。反过来说虽然学生会工作积极但缺少方法,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学生会是一个管理组织,不是服务集团。但我们管理的人不服从管理,我们对他们没有约处作用,就着一点来说就算我们做的工作再多也是失败的!但同时我能体会到学生会工作是很辛苦的,天天忙着,不计个人回报,甚至还被别人不理解,为的只是能证实自己!
这次辞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我自己,我个人的工作能力很有限,再加上不能同同学搞好关系,很难服众!我要是还站在这个位置,笑我的就不只是别人了,连我自己都会笑我自己!我也知道这时正是体育部忙的时候,我这个时候退缩是很不负责任的,但我认为如果我还做下去,只怕会办坏事,还不如把遗憾留给自己!让其他有能力的人做好这件事!其二,我的个人事物较多,再加上学习,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因为这个情况同时我也退出系篮球队。
对不起!系领导、学生会领导,也愿美术系会越来越来好。
此致
敬礼
对于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今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为了有效甄别干部的政治素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专门出台《干部政治表现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干部政治表现评价机制,力求把干部政治素质这张“像”画准画实,把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制定“画像”标准,破解政治素质“看不见”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前提和基础是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表现,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必须把政治素质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具化,明确政治表现的评价内容。英德市在出台《干部政治表现档案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层层细化政治表现的“画像”标准,既为组织部门开展政治考察考核建立可把握的标尺,更为干部提升自身政治能力提供了具体要求。
一是具化政治素质的行为特征。把政治表现细化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项主要内容,结合党内法规和干部考察实践经验,一一列出每项内容的行为特征,大到“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等“大问题”,小到“是否参加党组织的政治学习”等“小细节”,均有体现。
二是制定政治表现的行为清单。对政治表现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建立包括19项行为特征的“正面清单”和包括10项表现行为的“负面清单”,把“看不见”的政治素质变为清晰可见的行为标准。
三是明确政治表现的测评内容。制定《领导干部政治表现专项测评表》,把政治表现正向测评分为四个等次,列出负面表现行为,作为干部政治评价的客观依据,从而提升政治考察考核的可操作性。
明确“画像”方式,破解政治表现“摸不准”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有的是灵魂深处的东西,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识别起来确实比较难,但并非无迹可寻,只要我们多用心多留心,多角度多方位探察,总能把他们识别出来”。察人用人,历来不易。尤其是属于内在品质的政治表现,更需要组织部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察方法。实践中,英德市突出“一时 一事 一贯”的原则,将政治考察作为首要内容和必备环节嵌入干部选拔任用、日常调研、年度考核和重大工作研判当中,通过多维度、全方位、常态化的“描画”,让每名干部的政治表现“立体成像”。
一是注重在考察中“画像”。在干部选拔任用启动动议环节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需对干部单独出具政治表现书面鉴定进行前置评价;启动考察谈话时,谈话对象首先对拟提任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正反向评分,考察组通过谈话印证干部的政治表现,经过甄别、分析和研判后进行定性评价,在考察材料中单独体现;进行任前谈话和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时,政治表现成为“首谈”内容。二是注重在日常调研中“画像”。组织部定期开展镇(街)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专项调研,收集干部日常政治行为,抓住重要的行为特征和能说明问题的业绩事例进行分析,研判单位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表现。三是注重在考核中“画像”。在科级干部年度考核、政绩考核、党建责任制考核中,政治表现测评单独设立单列计分,班子之间实行镇(街)与市直单位互评,班子成员采用领导排序评定、服务对象评价、干部职工民主评议的多维评价模式。四是注重在推进重大工作中“画像”。在推进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中掌握干部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如在机构改革中观察干部对待进退流转的表现;又如在乡镇抽调13名优秀中层干部安排到工业园区挂职锻炼,观察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否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今年以来,英德市对新提任的75名干部进行政治表现考察;2名干部因政治
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员干部谈话人自身收获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