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创业环境心得体会和感想 对创新创业的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创新创业环境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口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胜任力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馈。最后根据大学生具体要求提出相关建议,来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更好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

(一)调查情况介绍

此次数据调查采用的是问卷填写的形式,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总共发布问卷200份,回收196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此次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三、大四的大学生,专业类别侧重于文科、工科、理科、以及医药类。

(二)调研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识分为三种:一、开创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比如开店;现在许多文科类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大学期间进行网店创业包括淘宝店、微商等。二、开发一项创新项目;这一方面理工生较多,理工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发。三、开办一个公司或企业;大学生创业现象越发普及,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了全社会创业的主力军,在我校就有许多大学生开办公司,其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程度的成功。随着创新创业的潮流盛行开来,许多大学生跨入自主创业的队伍中。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专业类别的不同,创业主体也有一些差别。文科、理科和工科类的学生较有创业想法,而艺术和医药类的学生有创业想法的较少。

3.大学生创新创业阻力的分析

在调查数据里70%的大学生都是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社会都有着积极地影响;也有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大,创业胜任力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也是大学生不足之处,更是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数据看出,大学生的创业的阻力因素主要为经济能力状况、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性知识。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考虑到最大的因素是经济问题;而在迷茫中的大学生则是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没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比前两者更在意的害怕失败,因此对创业没什么想法。在调查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立马执行的人很少,仅有23.81%;有48.68%的人犹豫不决,认为自己的想法存在着缺陷,对自身不够自信;也有人不敢去,毕竟现实和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达到了26.98%。因此大学生真正创业的很少,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胜任力不足。

4.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胜任力的关系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本次数据分析为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与胜任力关系。根据上表数据中得出,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创业胜任力“有一定的提升”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学生;而在“基本没有提升”一项,大三、大四也低于低年级。同时在数据上也可以看出,高年级有一半的人数,创业胜任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胜任力有很大提升的人数较少,不关心创业胜任力的同学也有不少。

(一)结论

通过调查得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也非常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胜任力倍感不足,认为自身的创业胜任存在着缺陷,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新课程配置不合理,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自身的创业胜任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胜任力

1.高校维度

高校要积极落实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优化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实行项目管理,针对于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的学生进行创新管理。最后学校要多开展丰富的课外拓展和创业实践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成立创业俱乐部,以俱乐部的方式,搭建大学生创意交流合作的平台。配备专业的师资团队,加大对俱乐部的指导与服务。

2.大学生自身维度

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创业学习,加大书籍的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参加创业类的课程学习、培训以及创业大赛,多方面提升自己。同时也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的视野,进行市场分析,挖掘商品市场,培养自身的市场意识。

有关创新创业环境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我们共同的家园;创新,我们共同的考验。

2.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是发展的主题。

3.天下事创新为先,创新清洁能源当先。

4.以人为本,创新我为先锋。

5.安全警钟天天敲,创新工作处处抓。

6.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7.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8.处处皆兴创新事,事事为我开绿灯。

9.创新管理理念,融入文化元素。

10.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11.创新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2.创新企业文化,获得竞争优势。

13.创新是人类前进的永恒动力。

14.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5.创新是优势,创新是潜力,创新是希望。

有关创新创业环境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研究目的: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为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公益活动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研究对象:

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研究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

—执行时间:

20xx年1月7日-2月14日

—样本量:

4551个有效样本

主要发现

1.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

2.在创业之前,多手准备是需要的,“社会历练”、“朋友资源”及“成功者经验”是最被看重的(分别为74.7%,63.6%,45.2%)。

3.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4.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

5.“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6.受访者希望能参加针对性强的创业指导课程学习,他们中仅有少数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11.1%)。

7.“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58.3%)和“专业培训”(49.7%)是受访者最希望获得的创业服务。

创业想法

接近半数的受访者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打算“自己创业”,明显高于其他选择。

不同群体的选择存在差异,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到企业、公司就业”和“继续学习深造”;有固定工作的和待业的更倾向于“自己创业”;而对于正在创业的,则对当前的选择很坚定。

八成多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感兴趣” (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 ,“大一”和“毕业后”是产生创业兴趣的高峰期。

分人群看,校园内外的大学生受访者普遍对于创业的兴趣很高。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更多的在“大一”时开始,而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或待业者的创业兴趣则更多的在“毕业后”涌现。

“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最大,来自校园的影响最弱。

分人群看, “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正在创业者受到“家庭”的影响更大。

创业计划

在创业之前,多手准备是需要的,“社会历练”、“朋友资源”及“成功者经验”是最被看重的。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对于“到社会中历练”更为渴望和重视。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偏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和待业者则更倾向“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自己家乡”是各类人群的第一创业地区选择。

“工作1-3年后”开始创业是各类人群的第一选择。

寻找启动资金时,更多的受访者将期待放在“合作伙伴”或“自己”身上,而对于“风险投资”或“向亲友借钱”的方式相对不那么看重。

“寻找有资金的合作伙伴”和“自己积累”被认为是筹集启动资金的最佳方式。

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工具,对大学生创业有特别的作用。

“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自由”、“实现理想”是被提及最多的自主创业的好处。

“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自由”、“实现理想”是被不同人群提及最多的自主创业的好处。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

创业影响因素

“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对于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分人群的差异不大。

“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

“市场意识”被各人群认为是最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对于有固定工作的受访者。

谈及决定成败的内在因素时,“执行能力”、“市场调查能力” 、“团队合作” 和“创新能力”,被提及得更多。

“执行能力”、“市场调查能力” 、“团队合作” 和“创新能力”,被各人群提及得更多;相比之下,有固定工作和正在创业者比其他人群更注重“执行能力”,在校生比其他人群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而有固定工作和待业者则更注重“市场调查能力”。

相关服务与政策

大部分的受访者缺少参加创业辅导或大赛的经历,尤其是对于已经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

受访者希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市场营销”

创新创业环境心得体会和感想 对创新创业的心得体会(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