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党纪家庭不睦规定心得体会(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党纪家庭不睦规定心得体会一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对标“五过硬”,锤炼政治担当,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对标政治过硬,确保方向不偏。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培育一批批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而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要做到讲规守矩、忠诚担当、坚定信仰。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最大的德、最根本的党性,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对标责任过硬,务必真抓实干。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也只有切实做到“责任过硬”,才能锻造更多勇于担当的宽厚肩膀,从而不断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党员干部要勤勉履职、扎实尽责,敢于接担子,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打硬仗,保持强烈的事业心、昂扬的精气神,“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要敢于下深水,迎难而上、负压奋进。
对标能力过硬,增强执政本领。“对于一个能力强劲的人来说,无事不可为”。党员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肩负率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的责任。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杰出的工作能力,才能更有效、更有力的起到团结带领人民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以学增智,以学提能,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要坚持“烈火炼真金,实践检验真理”,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对标纪律过硬,铸牢守纪防线。“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和“金刚不坏”之身。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规章所做出的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管好自己,不“触线”、不“越界”。做到管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身边的人,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廉洁自觉性,克服盲目心态和侥幸心理,筑牢遵章守纪、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对标作风过硬,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应有本色,也是时代给我们共产党人提出的政治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时常清扫和整理自己精神上的“尘埃”,不断涤浊扬清,净化“生活圈”、“工作圈”和“朋友圈”,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股正气,只留清气满乾坤。
有关党纪家庭不睦规定心得体会二
做清白人就要把权力当作一种责任。《晏子春秋》中有句名言,廉者,政之本也。如果为政不廉,就失去了为政之本,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会毁于一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具备对事业负责的政治品格,就要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情怀,就要有为事业挑大梁、为理想而求索的担当,因此,就必须维护为政之本,就必须把权力当着一种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和工作之中去。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不少人,有的还是能力比较强的人,却因为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而是把权力当作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最后毁了事业,也毁了自己。鉴于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守则,就是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权力的前面,坚守法律底线,保障正确行使权力。
做清白人就要把自律当作一种境界。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与小人相对立的一个文化范畴。君子代表的是人格高尚的人,而小人代表的则是卑鄙的人。作为高尚的人,具有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这种人总是把事业当己任,把对事业的奉献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因此,总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明,受人尊敬,不少人毕生造福后代,因而名垂青史。古代清官严于自律的佳话俯拾皆是,如汉代的羊续悬鱼拒贿,明代李汰写诗拒贿(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相反,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而落得个只为稻粱谋,那已经是十分的可悲。我们看到,那些对吃喝玩乐垂涎三尺,为蝇头小利而不顾人格,为中饱私囊而丧失党性甚至人性的人,到头来,任何金银财宝、任何锦衣玉食都遮掩不了其行尸走肉的本质。名相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是的,人人尊敬廉洁的高尚的人,而唾弃那些贪官污吏。事实上,是做君子,还是做小人,是每个人所必须作出的人生选择。为此,作为基层央行党员、干部必须十分注重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并且做到慎初、慎小、慎独、慎微、慎权,追求清廉高尚的人生境界。
做清白人就要把取舍当作一种智慧。唐代有个屯田朗中,叫崔玄驭,他说,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好消息。若闻资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恶消息。他的这番话是很有哲理的,道尽了隐藏在得失之中的人生祸福。纵观古今,遍览中外,到处都是活生生的事例,严嵩、和珅也好,薄熙来、周永康也好,萨达姆、卡扎菲也好,凡是贪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贞观政要》中有这样两段话,是值得人们牢记的。乐不可极,乐极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什么东西是可以取的,什么东西是不能要的,往往需要我们去作出取舍。如果取舍不当,尤其是表现出贪的欲望和行为,那就一定会埋下人生的祸患,那是极其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一个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参透物象妙理的人,是能够正确地把握取舍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史载,元集贤大学士许衡,某日于盛夏携友赶路。时值烈日当头,诸友饥渴难忍,见路旁树有甜梨,众皆取而啖之。许衡端坐树下,一直不为所动。或问之。许衡曰非己所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
乱世此无主。对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每当有所得或可能有所得时,都必须学会正确地决定取舍,决不可取不可取不能取的东西。
总之,作为央行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不仅不能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而且必须切实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事,身体力行反对四风,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孟子说: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我想,孟子的这段话讲的是个口碑问题。贤包括廉在内,那不是少数人说了能算的,更不是自己说了能算的。关于这一点,最厉害的,可以来衡量的,一是群众,群众心中有杆秤,随时都在对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掂量。二是监督,各种监督机制随时都在发挥作用,形成威慑、震慑。小节不检点的人会受到群众唾弃,大节不保的人,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无情制裁。三是良知,古人告诫我们要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并扪心自问,一举一动是否合天理、顺民心?如果不是,心何以安韩国高丽大学校长洪一植说的好,如果说财富和权力是幸福的表象,那么,文化则是幸福的本质。说到底,能不能用好权,既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人生的幸福。一个具有较高政治、文化修养的人,就会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安全,保证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被打扰,全身心地为自己所信仰的理想和事业无私奉献。
三,真抓真管真担当,保持一种先进状态,始终如一有作为,做个在工作上守纪律讲规矩的有为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目的在于我们党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肌体来承担治国理政的重任,来推动全面发展。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总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是怎样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要求来推动工作、做好工作。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层央行贯彻中央和总行金融方针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切实履行央行职责,任务重,责任大,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奋发有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基层央行的党员、干部都要能够真抓、真管、真担当,积极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热潮中,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遇山修路,逢水架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昂扬状态,持久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有作为的人。
担当要求自身硬。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敢于担当应该成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真要有担当,首先还要自身过得硬。有道是,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自身严格地做到按纪律和规矩办事,才能要求别人守纪律讲规矩,才能坚持原则,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才能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才能在亲情人情面前敢于抵制庸俗的关系,才能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
有关党纪家庭不睦规定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