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初一(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一

1、掌握显示细胞中过氧化物酶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3、掌握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检测方法

1、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许多胺类氧化为有色化合物,用联苯胺处理标本,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进而变为棕色产物,因而可以根据颜色反应来判定过氧化物酶的有无或多少。中间产物蓝色联苯胺是不稳定的,无需酶的参加即可氧化为棕色化合物。

2、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3、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是: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围(边缘化);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晚期细胞膜内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体;根据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是检测细胞凋亡的一种直观、可靠的方法。

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

1、在载片上滴一滴pbs缓冲液;

2、取骨髓细胞:用断颈法处死小鼠,立即剪取后肢,去除肌肉,剥出后肢股骨,剪开股骨一端,用牙签尖的一端插入剪开的小孔中,抠取少许骨髓细胞置滴有pbs的载片上;

3、涂片:用另一玻片将骨髓细胞沿一个方向涂布推开,室温晾干;

4、媒染:在涂片上滴0.5%硫酸铜液,以盖满涂片为宜,处理30秒-1分钟。5、倾去硫酸铜液,直接滴入联苯胺混合液反应6分钟(以盖满涂片为宜)6、清水冲洗,番红复染2min。

7、镜检:清水冲洗,室温晾干,先低倍镜下观察,后换高倍镜下观察(油镜100×)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与观察吉姆萨染色:

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3、95%乙醇固定5min

4、pbs缓冲液洗2次

5、吉姆萨染色液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

7、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染色:

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

3、甲醇:冰醋酸(3:1)固定5min4、pbs缓冲液洗2次每次1min

5、0.01%吖啶橙染色液在避光环境下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

6、选用蓝光激发滤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根据随机选择的几个视野的统计,该样品的细胞凋亡率=227/506×100=44.9

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核染色质的形态变化(吖啶橙染色)

1、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细胞凋亡是一个受基因调控、众多细胞膜受体和胞浆蛋白参与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其触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细胞内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2、细胞凋亡的特征

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是: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围(边缘化);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晚期细胞膜内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体。

3、研究细胞凋亡的方法

定性的研究方法: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脉冲场倒转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

定量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各种流式细胞仪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elisa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

有关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二

一、人员组成及其基本情况

整个高三生物备课组由廖少卯、梁媛和吴玉芳三人组成,为我校高三生物备课组人数最多的一次,以前都是两人,有两届以上高三教学经验的两人,一人第一次上高三;两人有跨年级教学任务。

二、学生基本情况

整个年级七个理科班,114班和115班是普通班,116班和117班是次重班,118班和119班是重点班,1110班是补习班(学生成绩与116、117相当),学习能力最强的是118和119班,最差的是114和115班,另外三个班处于中等水平。

三、群策群力制定好复习计划

我们20__届高三生物备课组比往届多了一个人,俗话说得好,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个人多一份智慧,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制定高考复习计划。因为整个高三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班级情况,复习进度有快有慢,补习班(1110班)最先进入一轮复习;应届两个尖子班(118和119)一轮进度也较快,九月份进入一轮,二轮进度基本和补习班一样,两个普通班(114、和115)学生基础比较差进度最慢,116和117处于中间。但总体上都还是按照学校的高考备考方案的复习进度进行。一轮复习在二月下旬结束,比计划提前10天左右;二轮从三月上旬到四月下旬,五月上旬以后主要是强化训练(高开题强化训练)。我们这一届对高考题的使用时间比较长,试题量也比较多,而且都想成ppt格式,在讲评时都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讲解。

四、提前选好复习资料

结合前几届的经验,我们这一届使用的资料,一轮是《三维设计》,二轮用《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资料是8月份就到学校了,二轮资料在第一个学期末也到了学校。

五、关爱学生

我们组的老师跟其他组的老师在教学上理念和教学技术上可能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我们组最大的优点就是老师比较年轻,跟学生很容易相处,而且我们组的老师都特别的有耐心和爱心,都能很热诚的关怀学生,学生也很乐意跟我们老师交流、交谈。

六、及时给学生反馈各种高考信息

我们全组老师都随时关注各种高考信息,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高考培训会,特别是5月_日我们全组三人都参加了“柳州市20__年高考生物学考前指导交流会”。会后大家都感觉很有收获,别且对学生的后期复习指导很有帮助。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对我们说,今年高考生物很容易。当听到这些话时我们都感觉高考前的那次柳州市培训真的很有用,没有白参加。

有关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三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生物的录像,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2

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 生物课的心得体会学生怎么写初一(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