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责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心得体会(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家庭教育责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她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她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
有时带孩子出去运动出去玩,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无论是孩子提问还是你问孩子,都要认真对待她所不了解的东西,尽可能回答的完美些,这样既娱乐了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或出现错误,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要求她干所有事情都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家很喜欢听故事、看书。自从在学校学会了拼音后,我们就给她买了大字的带拼音的故事书、谜语书让她自己看自己读。以前我们总是担心她拼的很困难无法独自看懂内容,只要她不想拼就马上拿起书讲给她听。后来在一次与老师交谈中我们懂得了要让她自已去拼读,这样可以提高她的拼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大她的识字能力。
回到家后,我们就不再总是我们读她来听,而是要求她来读我们听。刚开始的时候她拼的很辛苦,很怕难,刚拼一下就不想拼了甚至连看书的兴趣都没了。我和他爸爸总会留一个人一直陪在她身边,遇到有困难的、拼不出来的地方就一个个的拼给她听,难点的地方拼出来一个我们就及时的给她表扬与鼓励,给她增加信心。就这样慢慢地她喜欢自己来拼读,遇到有难度的时候更想表现一下,得到我们的表扬,还跟我们说:“爸爸妈妈没关系的,不用担心,再难的我也能拼的出来,我不怕难!”看着她一点点的进步,看着她学会了自己克服困难,我从心底里为她感到高兴与自豪。
喜欢买毛绒玩具、买书,虽然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和书了,但只要她看到特别喜欢的,我就会给她提一些要求,只要她达到了我提的要求,我就会给她买回来,这样可以激励她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坏习惯。书包我要求她自己整理,她睡觉以后,我会检查一下,看是否整齐?学习用品是否齐全?如果没带,我会给她放进去,但事后我会提醒她要多多注意,做事要细心。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让她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也有这种心理。我们不会要求她考试成绩一定要达到一百分或怎么样一个水平,也不会给她增加多大学习压力,但要求她做事一定要用心尽力,只要尽力了爸妈是不会责备她的。在平时我们要求孩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完成家庭作业,尽量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习惯。如果这点做的不好,我们下班后就会严厉的批评她。
过去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磨磨蹭蹭。起床、吃饭、做作业都要反复地叫,花去不少时间。为了提高她的做事效率,我们一般会让她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按时或提前完成并做好了,我们也会给予一定表扬和奖励。通过这样的锻炼,她的做事效率有所提高,同时也懂得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尽快努力去做好每件事,事事有勇争第一的精神。现在,已基本上能在时间上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安排,而且可以有时间用于安排学习以外的其他活动。学习已经不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而是快乐的,只要早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有时间随便干些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知道在家还好,在学校就胆子很小,怕老师,不善于与小朋友交往。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也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偶尔回答老师的提问,声音也很小很小。我们在家常常鼓励她要多多举手回答课堂问题,哪怕老师总是没有叫你也没关系的,只要举手就表示你已经学会老师讲的内容了;如果老师叫了,你就大声说出来,哪怕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会告诉你正确答案的。
这样你会记得比别人更加牢些,以后就不会再错了。还鼓励她下课后要多和同学一起玩,多交几个好朋友。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常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并且配合老师不断地给孩子以鼓励和信心。对说错了的话,我们一般都不予指责,始终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家里,营造一个和谐而民主的家庭氛围,真正把孩子看成家里的一员,给孩子较大的自由度和一个民主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学校的教育,尤其是老师的鼓励与培养,给孩子增添了信心。现在,我们已渐渐发现在这个方面有所进步了,她敢于向我们提问,也敢于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在闲暇时间还会与我们聊一些有关学校的、有趣的事情。
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发扬优点改掉缺点,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描写家庭教育责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今天近千名家长参加了钢二路小学和大山外语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有幸聆听了教育专家周慧玲老师的讲座。老师讲课语言生动、举例深入浅出,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虽然很短,但我的内心触动却很大。
老师强调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
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深刻的。其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正确的教养观念对儿童起着关键作用。
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诉说高兴的事,我们应该表示共鸣;孩子诉说不高兴的事,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诉说我们不感兴趣的话题,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我们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行为上不放认孩子。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讲究原则,严格要求,诚实,不贪小便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让孩子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3、在精神上不约束孩子。在精神上控制孩子,确实把孩管了“乖”了,但是没有了灵性,没有了悟性,也没有了创造力。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的发展想象空间,以及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里所谓的自由,不是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强调以孩子为主题的教育,重视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通过反复学习获得满足。
4、在生活中不包办孩子。我们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久而久之会变得任性自私,孤僻冷漠。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接受,不知道施与。家长对孩子偏爱、宠爱甚至溺爱,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其实孩子从小需要培养独立。父母只要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我们只负责偶尔提醒和参谋。
5、在物质上不纵然孩子。我们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尽可能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结构。孩子只有身体健康,并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才能保证有充沛的体力、精力学习。孩子的物质生活应适度控制,不应过度满足,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长。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
“一旦为父母,终身是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责任、宽容是我们最应该送给孩子的礼物,也是为人父母最不可或缺的一课。
描写家庭教育责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我的孩子是独生子,老人们疼爱他,什么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几乎没有劳动意识,不管大人多忙,他照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时从不往心里去,不懂得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可贵。听一些朋友说,像这样的情况,已是今天独生子女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们望子成龙,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是否参加劳动却漠不关心。但事实上,我从报纸、电视及切身体验中,发现这种把孩子的成长与劳动习惯割裂开来的做法不利于孩子成长,与孩子健康成长之路背道而驰。一年来,我格外注意对孩子劳动方面习惯的培养,并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愿与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同分享。
1、劳动促进智力发展
我从有关资料中看到:孩子在劳动中,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智力和体力同时活动起来,从而促进两者发展。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时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发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业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也指出:“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修养。”这就是说,孩子通过参加劳动使各方面得到锻炼,一方面培养他们劳动的观点、技能和习惯,另一方面促进孩子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智力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
我不光自己下决心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而且还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长辈。我有意识地在他们面前表扬儿子在这方面的进步,也夸奖别人家孩子会劳动、能干。经过“长期抗战”,家里人终于肯放手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点一滴地学了一些劳动技能、生活常识。我们欣喜地看到,他的胆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连学习上也更灵活了,看来专家的分析就是正确呀!
2、养成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曾对女儿说:“劳动最光荣。”今天,有些孩子出现鄙视劳动的倾向,他们贪图
安逸享受,害怕劳动锻炼。我们要努力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让孩子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小就具有劳动光荣的意识,并让他们去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3、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享受劳动的快乐
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学会每一种劳动都要要经过一次次地尝试,逐步从失败中走向成功。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失败时,就不让做了,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劳动欲望就会萎缩。其实,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是在短时间里形成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也是如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开始时,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紧,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几次就会成功的。家长适时的鼓励是雪中送炭,会结出累累硕果。 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脱胶了,我没有时间,儿子这天刚好休息。我对儿子说:“洪渊,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吗?”他有点吃惊地说:“妈妈,我能行吗?”“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他听了我的话后,很乐意她答应了。我
家庭教育责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