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扫英烈心得体会总结 清明节祭扫英烈感悟(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清明节祭扫英烈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大早,我们来到云居山脚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脚下踏着石阶,迫不及待的爬上云居山。到了目的地,同学们一个个像好奇宝宝似的,东张西望,感觉一切东西都很新鲜。
活动开始了,两位主持人上来了,他们先向烈士鞠了躬,接着说起了洪亮的台词“祭英烈活动开始。渊源流传着钱塘江,流淌着多少个动人的故事……”剩下的人神情严肃,没有一个人动,没有一个人笑,同学们平视前方昂首挺胸。
两旁,松树、杋树、香樟树也挺立着,像一位位英烈。接着我们唱起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阵阵歌声是我们对烈士的崇敬。
唱完国歌,我们给英烈们献上了花篮,我还想对英烈说作文:“英烈们,朵朵白花寄托着我们的哀思,请你们放心长眠吧!革命自有后来人。”我们还向烈士墓行了鞠躬礼。
然后我们朗诵了诗歌:“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轻轻,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沉重……”朗诵中,我觉得眼前出现了一面情景:英烈们在战场上,拿着手枪和步枪,一枚枚子弹打向敌人。一位战士倒下了,又有无数的战士冲向前,一面红旗倒下了,又有无数面红旗高高举起。英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英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
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拿着手中亲手制作的白花,放在烈士墓周围的小松柏上,把白花献给万古不朽、不屈不挠的英烈们。
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英烈们的不容易,如果不是英烈们,我们就不会有美好的今天。
有关清明节祭扫英烈心得体会总结二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我家也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务,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号召下,我们向县城的东南方向进发,我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到达目的地,锁好车后,我们开始上山,大概由于刚下过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铺成的,所以格外湿滑,十分难走,一路上我的运动鞋
清明节祭扫英烈心得体会总结 清明节祭扫英烈感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