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数字化转型心得体会及收获 网格化工作体会(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网格数字化转型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关键词:公共管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社会治理中广泛推开,各地区结合党中央先关政策,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文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加快网格化管理进程。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做法集中于构建组织机构与打造专门队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整合资源等方面。从实践下过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社区信息更加准确、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等。但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摸索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重管理轻治理,重形式轻实质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更多的人力与资金支持,但职能部门更侧重工作本身的完成,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供给有限。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缺乏居民真实需求的稳定机制,网格化管理工作依托原有管理系统,导致工作停留在“管理”阶段,未体现更深层次的“治理”,比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社区资源配置的优化等。实践调查中发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部分工作“形式”突出,但真正落实到社区管理中的“实质”有限,缺乏相应的的监督机制,有些社区居民并没有体验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好处,甚至有群众表示“未听说过、不了解网格化管理”。
(二)行政色彩浓,资源整合不充分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社会自然组织力量的利用不显著。此外,虽然各地政府在加快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进程,但网格系统与其他政务系统的数据壁垒未完全打破,数据整合应用不充分,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屯、下移、权力下放”是中央改革趋势,社区网格化管理虽然吸收了扁平管理的有点,但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金字塔”式的组织框架并未得到实质改变。虽然地方政府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不断加强各部门间资源整合工作力度,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街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配合属于薄弱环节。
(三)力量统筹效能不高,公众参与度不高
社区网格化管理中,街道和部门间条块结合不紧密,胯部门、跨界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仍然出现权责交错的现象,尤其是在处理事件时,部门间、街道建缺乏联动机制,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社区网格与街道、部门联动不协调,缺少基层执法队伍和管理机构,进而使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足,网格员工作较为被动。此外,在城市社区中,居民间的熟悉程度不高,使其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不佳,因此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较差。此外大量社区互动缺乏创意和吸引力,这也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
(一)思想转变不到位,行政取向明显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旧的社会管理模式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一次创新式的改革,而这个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必须是思想转变牵头,政策与实践双轨并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加突出社区工作的服务性与主动性,但长久以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以及政府与群众间“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严重影响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进程,权利下放不明显,而实践到街道、社区的真正的网格化管理,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或者直接介入下完成的,具有较强的新政属性和命令模式,这也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中行政色彩浓、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的出现。
(二)职责界定不清晰,引导与宣传不到位
从实践工作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受到行政系统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上层建筑局限性,社区自治空间被积压与吞噬,而且传统“金字塔”使的管理体制与网格化管理体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职能部门间的角色定位模糊。比如在相关文件中,多数只对县区、街道、社区、网格垂直管理职责进行了划分,但各部门、街道等横向联动权责并不清晰,这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管理与治理、形式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社区工作准入机制缺失,导致社会自组织力量或无法进入,或无法发挥应由作用,导致资源整合效果不好。此外,政府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不到位,造成群众参与度不高、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了解等问题。
(三)政社互动少,社区自治力量薄弱
调查访谈中发现,虽然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但实际上行政部门权利集中程度依然较高,新政系统资源过于集中,导致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区自组织、社区居民等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行政系统的资源管控和内生强制性极大压缩社区自治力量。从国家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延展政府沟通渠道、增进政社交流的潜在功能,但实际上政府长久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单向控制,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出现力量统筹效能与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一)创新思维,理清治理框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政府各部门、街道、社区等参与主体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保质保量的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进程。各级政府要强调社区自治,通过宣传引导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提升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新政部门间需建立及和谐互动的关系,构建网格化治理的协商伙伴关系。在创新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领导机制的关键作用,要明确各级政府的领导框架与领导机制,进一步探索创新领导框架,完善顶层设计,完善社区网格化指挥中心建设,独立统筹,明确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挥中心机构设置。 (二)整合资源,注重基层党建
要注重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建设,从纵向、橫向与板块三个方面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强化市区、街道、社区、网格纵向的联动效能,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构建涵盖各部门的进准监控网络,完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集成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但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居民积极开展自治活动。
(三)夯实基层网格,推进精细化服务
服务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鲜明特色,不仅要实现社区自治,而且还需要强化社区服务,推进精细化服务。从目前现状来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是夯实基层网格,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对现有的网格管理员要培训到位,要配置得当,从业务知识、操作能力、情境处理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要解决网格管理员队伍编制问题,明确人员职责权利和角色属性。要提升合作服务效能,加强政府主动性,提升效率,确保无死角。此外,政府还应统筹分析,合理规划入格事项,一方面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另一方面加强入格事项的动态管理。
(四)提升智能水平,实现多方共治
结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原有的行政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科学划分地域网格,完善“三大板块”平台架构,将民生、人社、治安等纳入到网格化管理系统,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信息化市场价管系统”,完善社会管理系统。要加快一体化建设,运用统一平台整合民生各方面社会资源信息,推进社区协同治理,实现多方共治。要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策宣传机制,建立政社长期合作的协商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践探析-以温州社区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卢艳玲.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1).
[3]董一帆,吴俐民.数字城市的网格化管理——以昆明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6(02).
[4]陈柏峰,吕健俊.城市基层的网格化管理及其制度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5]王芳.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路径[j].中外企业家,2015(27).
关于网格数字化转型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根据海政办发〔20__〕32号文件精神,从20__年起在全街道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扎实推进街道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街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市、街道、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四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街道、村(社区)和网格管理责任人在安全生产网格监管中的职责,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无遗漏、全覆盖,达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隐患整治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要求,逐步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__年4月底前)。制订印发《硖石街道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召开街道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各村(社区)要在街道办事处动员部署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方案,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划分出覆盖全辖区的安全生产管理网格,落实各网格安全生产责任人和联系领导,明确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编制网格化管理区域图、责任卡,做好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二)培训准备阶段(20__年6月底前)。街道组织村(社区)负责人、各网格安全管理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海宁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法》相关内容、安全生产常识和安全检查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职责并统一上墙。各网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工作,摸清网格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建立安全管理基本信息档案,并按照安全生产评估分级标准对所有企业进行安全评估和分级,列出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三)全面实施阶段(20__年9月底前)。各网格按照要求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按规定频次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当场进行整改,对不能当场进行整改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需上级部门查处的及时上报,对重大隐患必要时进行挂牌整改。同时,在限期整改过程中,要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整改期间安全生产。从第三季度开始,根据考核办法组织对各网格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
(四)总结完善阶段(20__年10月底前)。各村(社区)及时收集、汇总、整理网格化管理工作资料,上报工作总结。同时对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回头看”,查漏补缺,进行进一步完善,确保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作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举
网格数字化转型心得体会及收获 网格化工作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