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培训心得(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心得体会总结一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主要以鼓励为主,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常见的问题是计算的速度慢和正确率低。而这两个问题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影响最大,也最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利用数字卡片、算式条、速算本来对孩子进行训练,提高孩子的口算潜力。如果孩子上课时能第一个算出结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但是,计算训练比较枯燥,我还用星级方式进行鼓励,比如三十题正确二十五算3星,积累星星能够换奖品、兑红旗等。数学教学务必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2、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别的孩子那么优秀,同时也可能学习起来缺乏自信,调皮捣蛋,与老师对抗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能学会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能学会自爱。有时我们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表扬,都能够在孩子身上转化为无穷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要精心呵护每一颗完美而脆弱的心灵。当我们的爱注入孩子心田时,我们的爱就会转化为孩子对知识和世界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良性发展。
3、信任,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
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同样需要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这是一种用心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用心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构成具有用心的鼓励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不能单纯地以成绩好坏来划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对待学生我都一视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还注意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树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期望,教育好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我清楚地意识到,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难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必须会有所收获的。
对于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心得体会总结二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因为这周放月假,原本安排在周六的周测只能取消,但周测的各科试卷都发给我们回家啃了。我刚啃完了数学试卷,想您了,于是想到给您写这封信。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写的,您就当作是我刚啃完数学试卷太饱消化不良,写信就如散步,助于消化吧。呵呵,您不用羡慕我们学生哦,不用羡慕我们放月假也还有试卷啃。
这周的数学周测是空间几何体测试,说起几何体,我就想到几何体的三视图。
其实画三视图挺“麻烦”的,尤其是圆柱、圆锥这样的三视图。它们的主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相同的,课堂练习上画还真的挺“浪费”时间的呢。于是,我们规范地画了主视图,在应该画侧视图的位置上标注“同上”或“同左”。结果呢,当然是要被您“批斗”一番啦。但是,在您批评我们的同时,您笑了,笑得可好看了。后来,遇到圆柱、圆锥的三视图,您问我们各视图形状时,我们回答了主视图的形状后,到回答侧视图的形状时就回答“同上”。您说,不要给您“同上”这个答案。我们全班同学的脑子都很“灵活”,不约而同地大声回答道:“您懂的!”那节课,基本上是笑着度过的。
还有,老师一定还记得书本的一道习题吧?那道题是要求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画出相应的几何体。记得第三小题像实物倒放的圆锥,上面是一个圆,下面是一个顶点向下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和甜筒的形状十分相似。那节课正好是上午的第四节课,当时大家都饿了,我们就说那是雪糕,是甜筒。您一边笑,一边给我们纠正错误,但我们仍然坚持我们的最初观点。课后,您和班主任说,我们看到几何体就只知道说吃的。
老师,在您的眼里,我们18班的学生都是“调皮”的吧?其实,我想,我们“调皮”的原因是想令您开心,看见您笑吧?说句真心话,我很希望能够经常看到您的笑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看到您笑,我就会觉得很幸福。
这个学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下学期就要重新分班了,不知道您还会不会继续教我数学,继续当我的数学老师呢。想到这些,我不由地伤感起来,鼻子有一种小于ph7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会过得很快。天空从黑到白,不停地转换着。人生微妙圆润地变化,但我相信真情永在。就如我们的师生情,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这封信就到此搁笔,而我却不知所言。老师尽可以把这些文字当作是杂乱无章的滥文来读,但愿这些字能给老师的工作之余带来快乐!
祝身体健康,生活康乐!
对于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融美课堂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培训心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