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 亲子阅读红色故事感悟(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儿时,最初的红色是幼儿园教师奖励的那些大红花。
在幼儿园时,每当我表现得好了,教师总会在我的额头上贴一个大红花,当我贴上这个大红花时,只觉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当时我年幼无知,还不明白那朵别有深意的大红花到底代表着什么,只明白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大红花,得了大红花,就高兴的不得了。长大以后,才明白,这大红花代表着教师对我们幼细心灵的呵护,对我们给予鼓励,信心,关心及勇气,使我们能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信心十足。此刻,每当想起小时候我额头上的大红花,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
长大后,红色是神圣而又庄严的红领巾。
在一年级时,我光荣地被选上了当第一批少先队员。我站在红旗旗杆前,敬着队礼,宣着誓,眼前浮现出那些英雄们在战争的硝烟中宁死不屈地冲刺着,不禁鼻子一酸,我心想: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是的,是因为那些革命战士的热血把它们染红了!我以后必须要向那些先烈一样为国作贡献,必须要对得起我胸前的红领巾。我十分自豪,因为我光荣地当上了少先队员。
此刻,红色是梦想路上的坚持。
就在上个星期,我们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要在我们班选上几个人参加比赛,我被选上了。不幸的是我在一次跑步训练中不细心摔了一跤,我不放弃,忍着疼痛站了起来,又继续向前跑,鲜红的血顺着膝盖流了下来,周围的训练人员都跑过来搀扶着我,一齐跑完全程。虽然我流了血,但我很高兴,因为这鲜血代表着我长大了,代表着我学会了坚持。
虽然大自然中色彩斑斓,但红色却是我难以忘却的颜色。它有着教师对我的呵护和鼓励,有着红领巾的庄严和神圣,有着我成长中的坚持。是红色,是我学会了成长,给我以信心和勇气。
2022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功名赫赫,芳名流传
这不得让我联想到了现在我们安逸的生活,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我们一个一个捧在手心。在这种幸福的生活下,我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挥霍钱财,肆意宣泄我们无止境的欲望。有了一个就想要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或者更多···看到他们,我羞愧,羞愧于自己知难而退的胆小,羞愧于自己半途而废的懦弱,羞愧于自己···因此,我们要开始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民兵是战争胜利之基石,将帅是战争胜利之力量胡锦涛说:在长期的革命岁月中,临沂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江泽民说: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
毛泽东说:愚公移山造就中国,愿家寨是一个好
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墙上的浮雕,地上逼真的铜像,展览柜里陈旧的儿童用过的红缨枪头,杀敌人用的柴刀砍刀,是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幅幅当时激烈的战场。民兵穿着草鞋,戴着草帽给战场抬担架,推独轮车,打水织布。他们是铜墙铁壁!陈毅在座谈会上说道“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场做出了许多可歌哭泣的事迹”他们曾经在沂蒙山这块热土上,同人民将帅并肩战斗。
他们曾经在蒙山沂水间,冒着敌人的炮火,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参战,拥军支前。他们是在枪林弹雨中锻炼成长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是沂蒙人民心目中指挥若定,率领冲锋的领导,不穿军装的将军!我不禁赞叹: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战争的胜利当然也少不了一位位英勇的将军。毛泽东吊念罗荣恒: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他感慨道:山东只要换上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活了,全国也就活了。在这一场场战争中,英姿飒爽的陈毅,张云逸,粟裕等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安定的生活。少了硝烟弥漫,我们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美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祥和。
2022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20xx年xx月30日,根据联社党委的安排我随联社党员一起,参加了红色教育学习活动。红二方面军长征路过地---石鼓,这里不仅有着绮丽的风光,更因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启人缅怀的革命胜迹成为令世人敬仰的红色革命圣地。在革命纪念碑前,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贺龙、任弼时等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充分领悟学习了共产党的精神和真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韦拔群等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共产党人,做清正廉洁的党的干部。当前,为尽快建成“目标一致、管理统一、运作高效、防控有力的云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向省联社党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一、要加强党性锻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坚定理想信念,首要要加强理论武装,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按党性原则进行教育、锻炼、完善,使党性不断升华,脚踏实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第二、要恪守神圣职责,增强服务为民责任。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责任往往同奉献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与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等优良品德联系在一起,真正反映一个党员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反映日常工作中的责任心。
第三、要加强学习实践,提高促进发展能力。一个共产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出色的能力和过硬的本领。共产党员的能力,关键是具有带领广大群众前进的本领。一是要提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做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二是要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能力,有效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发挥领头羊作用;三是要提高明辨是非、把握大局的能力,在复杂的环境和危难关头能正确判断局势,分清是非,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要坚持廉洁自律,塑造干净干事形象。形象是执政党的威信所系,魅力所在。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党员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理想是责任、能力、形象的源泉,责任是理想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桥梁,能力是实现理想、落实责任的基本条件,形象是理想、责任、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必须把四者统一于实践,统一于立足本职岗位、建设云南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用坚定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出色的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去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相信只要每个共产党员都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廉洁自律,我们中国的明天会更灿烂、阳光。
2022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名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我校将分五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
(一)前期宣传工作
1、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2、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
3、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
5、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
(二)中期学习活动
1、组织各年级进行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
2、各班开展班会主题活动,开展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
3、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红色电影,阅读一本革命历史刊物,写观后感。
4、红色教育知识竞赛。
5、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写活动心得体会。评选优秀观后感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学习。
6、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与爱心帮助等活动,写活动感受。
(三)后期总结活动
1、活动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
2、学生的书面心得体会。
1、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逐步推向高潮,深入开展各项活动。
2、各班级要挖掘资源、创新形式。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在继承中创新,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活动中班主任要策划好、组织好、协调好,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4、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在各次活动中,各班级要及时收集开展活动的信息和相应资料,做好重点突出、内容详尽的报道和宣传。
2022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近代土地革命时期,于都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尤其是党在廉政建设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1月21日—12月23日,县志办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精神,对表对标,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深入我县图书馆、党史办、县城邱氏祠堂(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旧址)、利村乡下垅村(中共于都县委旧址)、段屋乡围上村(红一军团团部旧址驻地)等地,开展调研活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进行实地走访,收获了一些成果。
(一)我县古代地方志记载的廉政文化现状。以方志记载廉政文化,是一门永恒的课题。在《雩都县志(清同治版)》中,全面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许多有廉政事迹的于都藉官吏。比如郭端、严銶、李涞、袁庆祥、宋昌恂、宋昌芹、管登等人。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于都本地记录这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少了。
(二)我县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土地革命时期,于都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11月,就成立了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从1926年11月至1934年10月,于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赣南“三个第一”广为人知。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毅在报告中称于都是“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
(三)新中国以来我县县志地情等书籍记载于都红色廉政情况。《中国共产党江西省于都县党史》第一卷(1926-1949),第八章,第95页—104页,记载了“于都事件”,以及党进行严肃处理,加强廉政建设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记录,比如于都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县赤卫大队党代表张文焕铁面无私处理自己三哥贪污十来块银洋的事情,等等。
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方面,于都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于都出版的一些红色廉政书籍数量上还远远不够。
(2)缺乏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廉政志书。
(3)由于人、财、物等原因,宣传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各类活动,在内容上、形式上尚不多。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近百年,百年光阴弹指即逝,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败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带领中华民族迈向了全新的时代。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何筑牢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廉政奉公的思想根基,永葆红色不褪色?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从土地革命时期于都的反腐败斗争中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做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教化、育人的文章。通过红色基因的教化育人,将重心转移到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上,使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红色廉政文化,从内心向上向善。
作为地方志部门,结合实际,就是要不断发掘、记录、整理、出版发行各种本土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料。要打造红色廉政文化精品,就要打造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志书。同时,打造我县红色廉政文化品牌,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红色廉政基因在更广泛地根植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好地发挥于都红色廉政文化品牌宣传效应。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积极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不断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将传统文化始终融入基层组织中。首先,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做好记载记录、编史修志。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于都县素有编史修志传统,自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癸酉年)至民国时期,先后组织过15次编修县志,其中南宋2次、明代5次、清代7次、民国1次,共有14次成书。于都县志办自1984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志书、年鉴的编纂工作。虽然单位小、人员少,但扮演着“史官”的重要角色。
其次,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通过抓好传统村庄、古村落的整治和打造,恢复古道、古井、古祠堂等一些古建筑,做好“修旧如旧”,完善基础设施,体现古韵厚重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做好一些古村落、传统村庄的村志、乡志的编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政基因。
三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在是新时代新时期,网络媒体信息发达,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在宣传方式与开展活动的手段上还要更加“接地气”,接近群众,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影像”的方式大力开展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留下许多关于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印象记录,这既是传承也是弘扬。比如开展“抖音说红色廉政故事”“‘红色廉政印象’摄影大赛”等等。这可以更加有效地拓展新渠道,也更容易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 ”模式,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工作,譬如,开展红色山歌、红色歌谣的收集整理、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又如组织本地“网红”分享红色廉政经典等等,将红色文化渗透进每一名于都人的心间,有效传承红色廉政精神,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四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不仅是因为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绝大多数的党员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任何时候发展党员都不能随意,马虎了事,必须严把“入口关”,坚决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土地革命时期,于都党组织自建立起就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坚持标准发展党员。据史料记载,当时新分子入党的基本条件有五条: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没有发洋财的观念;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不吃鸦片,不赌博。新党员入党时必须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等。这些条件从思想上、身体上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反腐败斗争事件之后,于都的党组织发展党员更是从严要求。那时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有了严把“入口关”的正确理念。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党,治大党如烹小鲜,必须严把“入口关”,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不变质,不让“东郭先生”有机可趁。严把“入口关”就是要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真正地考察、审核、检验一个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符不符合党员的标准。如果不符合,宁缺勿滥,坚决杜绝滥竽充数的现象。
五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人腐败堕落,先是从思想上滑坡堕落的。土地革命时期发生的“于都事件”,就是因为领导干部思想放松腐化,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从而导致行动上腐败堕落。这就给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新时期新形势,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党章党规,提高思想觉悟,努力向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标准看齐。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让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扎扎实实地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中国共产党才会永葆生机、兴旺发达。
六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任何个人入了党以后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可以凌驾于组织之上,作为一名党员还必须严格服从组织安排,时刻加强作风建设。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处理于都、胜利两县领导干部腐败事件之后,便着重加强了作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整顿作风与教育工作。比如,党组织进行了“支部改造运动”,即组织发动支部全体党员对支部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洗刷不称职的党员、干部。从而有效加强了作风建设。新时代,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腐败和歪风邪气彻底根除不易。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一优良的传统必须要大力传承与弘扬。作为执政党,打铁还须自身硬,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学风、工作、纪律、生活等方面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七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必须“刮骨疗毒”下足“猛药治病”。从“于都事件”中,可以发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处理贪污腐败,违法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那时期,党对于犯有错误的党员干部个人会给予指责警告、撤销党内工作、留党察看一定时间和开除党籍等处分。党组织执行纪律十分严肃认真,并且坚持把纪律教育贯穿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对违纪案件的处理严格按程序办理。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新时期,腐败堕落的土壤依然湿润,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从人人可敬的领导干部变成了人人可恨的阶下囚。对于这一部分违法乱纪的人,必须实事求是,采用铁腕手段,从重从严从快处理。这才能够起到刮骨疗毒、猛药治病的效果,才能够有效地震慑人心,刹住违法犯罪的风气。
八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必须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于都事件”之后,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专门撰写了《于都事件的教训》,发表在《红色中华》上。《红色中华》以大篇幅披露“于都事件”,这为苏区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深刻的警示材料。中共于都县委也以此为反面教材,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了遵纪守法、廉政奉公教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新时期,更要将反腐斗争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以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为典型反面教材,经常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让所有的领导干部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底线和规矩是什么,触碰了底线,破坏了规矩会受到什么样的惩处。
毋庸置疑,传承红色基因、彰显红色廉政文化,对加强党的建设乃至推动于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新时代,于都只要干字当头,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用心作为、大力作为,在破解反腐败难题、完善廉政体系方面,深入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必将成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红色故事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和方法 亲子阅读红色故事感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