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扶危济困心得体会简短 扶贫道德讲堂感悟发言(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道德讲堂扶危济困心得体会简短一
道德是什么?在我的理解,有以下四点。
一、不侵占、不伤害他人利益,建立自由、自愿决定,尊重彼此选择的社会。随着文明的发展,人权越来越得到保障,民主、自由这两个词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慎独,也可以说是在没有法律、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仍然能做到严于律己的自觉性。我们在逐渐建立法制社会,但在法律的威慑之旁,道德约束的力量,也是社会向前和谐发展的必要润滑剂。
三、对利益的态度,看重何种利益。或者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记忆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我们生命中追求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都应该有个目的,是为了什么?
四、灾难面前显本性,灾难面前方显真性情。人是社会动物,在社会中的行动,往往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只有灾难,才能让人显现出真正的内心选择,是否还能坚持道德高度。
参加过《道德讲堂》的活动以后,我的头脑中浮现几个词语,我愿牢记并坚持鞭策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达到这样的要求:坚韧、负责、善良、助人、勇敢、独立、真诚、恒心、耐心、爱心。
坚韧不拔,也有恒心、耐心的意义。我以此鼓励自己对人生追求要坚持到底,节约宝贵的青春生命,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更多光和热。
负责,是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对自我的负责,自我提醒和监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善良和爱心,心向大善、大爱,热爱人类、热爱地球、热爱生命,不以国界、民族、语言为隔阂,公平、敬畏、尊重。
助人,贡献一己之微薄之力,让世界改变一点点。给自己的人生,涂抹更亮丽多彩的颜色。
勇敢,世界太精彩,值得去冒险。勇敢面对,经历风风雨雨的洗礼,欣赏雨过天晴的灿烂。风、雨、雪、霜、雹、雾、晴、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独立,有所依,有所放,心灵经得起世间的喧嚣,也能放空身心,独自思考。生活琐事,容易让人迷失,给自己一点独处的空间和时间。
真诚,是信任,是纯洁,但也要对外来保持去污除噪的能力,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自己反馈外界的,都是高山流水,小溪潺潺。
关于道德讲堂扶危济困心得体会简短二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张家港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学生中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效搭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生动化,通过讲道德故事、唱道德歌曲、诵道德经典、听道德评议等形式,把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好人品格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
2、工作目标: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崇德向善、知礼尚义,自觉成为道德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
营造“群评群荐”的氛围。把“道德讲堂”活动与荐评身边好人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身边人评身边事,身边人学身边人”,让学生自发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形成“好人好报”的共识。大力宣讲道德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在生活上、学习上切实给予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
弘扬“争当好人”的文明风尚。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全体学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提高,倡导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1、成立“道德讲堂”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
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田金石
副组长:庞培刚、朱钧
核心组成员:陆建忠、蒋燕军、杭志明、郭颖莉和全体班主任
组员:全体教职员工
2、健全队伍,建立“学校道德讲堂”宣讲队伍。
建立高水平的宣讲队伍,是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我校根据本校自身师资优势,重点发挥四类人员的作用:一是学校德育干部,这是“学校道德讲堂”的专职宣讲员;二是发动“五老”人员及运用社区教育资源,配好 “学校道德讲堂”的兼职宣讲员(退教协会侯景祥、钱振兴);三是吸收学生家长中的优秀代表等作为特邀宣讲员,丰富 “学校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四是教师和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代表,拓展 “学校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
3、主题明确,丰富“学校道德讲堂”的内容和形式。
“学校道德讲堂”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学校道德讲堂”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必须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惑,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宣讲主题,主要包括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内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等形式,广为宣讲历史上以及学生身边涌现出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
我们将开展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发现、收集身边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中的“四德”道德典型,并将其真实的先进事迹编写成真挚感人的故事;二是设计主题鲜明、循序渐进、形成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 “学校道德讲堂”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听”:听道德故事、听先进事迹报告、听演讲等;“看”:看道德模范和感动人物影视、看图片展等;“讲”:各班召开“道德故事宣讲会”,讲模范的事,讲同学的事、讲自己的事等身边的道德故事;“思”:在以上各类活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征文活动,反思、总结等提炼模范典型的道德内涵;“做”:以践行道德规范、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展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进步和成效。
4、加强保障,建立“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物质保障,结合实际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并确保物资、经费的落实。
二是加强制度保障,逐步建立 “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各类制度(1、“道德讲堂”管理制度,2、“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
三是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5、注重实效,提升“学校道德讲堂”的德育功能。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实效,以实效作为评价“学校道德讲堂”工作的唯一指标。使塘高的“学校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学生广泛知晓,愿意听、主动来;真正让参与者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好人好报”的导向和“崇德尚善”的风气。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六月份,举行张家港市道德模范--吴雪芬(塘中职工)事迹报告会。
2、七月份,组织全体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公民道德三字经活动。
3、八月份,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赛。
4、九
道德讲堂扶危济困心得体会简短 扶贫道德讲堂感悟发言(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