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交流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座谈会的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学习交流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哲人詹姆士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无论什么人,受到激励而改过,是非常容易的,受到责骂而改过,则不太容易。而学生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在研究者、教育者、家长眼里,表扬能直接增强内在动机。我也从未怀疑过表扬的积极意义,然而那一次,使我对这“真理式”的做法产生了疑问。

在上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留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展现自己父母几个生活片段的作文,不能抄袭。这次写作练习难度较高,一方面检测学生描写人物特征的能力,另一方面体验父母的辛劳,培养亲子情感。我总以为这是充满人情味的作业,学生一定能写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来。然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却令我大失所望,一批优秀学生的作文也平淡如水。

正当我气愤之时,一篇流畅清新的作文映入眼帘。作者是一个文静女孩,叫小楠。小楠平时沉默寡言,安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这次作业小楠是照抄了一篇范文,但相对于其他作业,小楠写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作文虽不符合要求,但这种学习态度比优秀学生好上百倍,我倒要破例好好表扬她一番,好触动一下令我失望的“宠儿们”。

带着这种想法,我步入课堂。在小结了上次作业不足之后,我大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要重点表扬一篇作业,那就是小楠同学的作业,她的作业比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学生们把目光都移向小楠,小楠满脸通红,眼神里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说着,我把作业放在显示台上。“照抄的!”学生们不满地说,“这样的作业我们也写得出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立即发话:“小楠同学的作业虽然是仿文,但态度比我班几个写作小组的同学都好!你们虽然写作水平不错,但态度不认真,连小楠都比不过!”说着我瞪了瞪几个“宠儿们”,他们都有惭色。忽然,只听“叭”的一声,循声望去,小楠把铅笔盒重重地摔在地上,竟趴在桌上抽泣起来!面对小楠这突如其来反常的一幕,学生们都目瞪口呆,而我在一旁一阵茫然:真想不到,平时一个连说话都有点害羞的小姑娘,竟发这么大的脾气……难道我错了?难道表扬也有错?……

认真反思之后,我发现我对小楠的表扬不但没能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反而增加了她的心理压力,加剧了师生间的心理冲突,酿成了一个学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表扬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手段在这里竟然会如此贬值!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让我们对表扬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分析。首先,看看表扬的初衷:教师布置了一个有难度的作业,但优秀学生写的平淡乏味,这与教师的意愿相违背。小楠的作业虽是抄袭的,但很认真,这加剧了教师对那些“宠儿们”的不满,于是萌发了有意拔高小楠作品的质量来达到鞭策其他学生的目的。教师设计表扬的根本意图“不在于激励,而在于批评”。其次,从表扬的实施过程看:教师把“仿文”展示出来,学生都不能认同,他们马上意识到这是教师有意拔高,而非这篇作文有多少可取之处。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时,用“态度比我班几个写作小组的同学都好。”采用横向比较,教师把“态度”这个不稳定的因素作为评价的杠杆,对优秀学生“态度”的批评,其实是对他们“写作能力”的肯定,“批评”非批评。“态度不认真,连小楠也比不上!”表面上是对小楠学习态度的肯定,其实则在不断地暴露“小楠能力不如别人”这个缺陷,“表扬”也非表扬。最后,从小楠方面看:她一向沉默少言,是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这次作业难度大,由于能力不足,她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写作,偷了一个懒,仿写作文来搪塞老师,只希望不受到批评了就是大幸。而老师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反而极力表扬了她认为不应该表扬的作业,因此,小楠觉得老师表扬很虚假,再加上同学们反对的压力,使一个不善于表露情绪的女孩所积蓄的愤怒超出零界点,于是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发泄情绪。

从“表扬是为了批评”,到“表扬反而暴露了学生的不足”,再到“学生认为表扬的虚假而发怒”,从中最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教师表扬不真诚是造成本次消极后果的根源。

一般来说,如果表扬不是自然而发的,而是精心设计操纵个体行为的,就会被接受者认为是虚假的,也是无效的。不真诚的表扬,使被表扬者感到不舒服,表扬越脱离现实,这种不舒服感越大,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强烈反感,使师生关系日趋恶化。对学生而言,一方面使被表扬者觉得其他同学施加的压力,另一方面使被表扬者孤立,从而产生同学对他(她)的不信任,导致学生之间不合作,不友善,同伴关系紧张。

可见,表扬并非都有积极意义,不真诚的表扬是有害的。表扬是否真诚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越真诚的表扬,越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良好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如何做到真诚的表扬呢?

1、表扬是真实的欣赏。教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给予真诚的关注和发自内心的欣赏,不能带有某种目的和企图。切不可为了降低别人而有意拔高某个学生。

2、表扬要符合实际。高于实际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因此,表扬的内容要与学生实际行为相一致,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要让其他学生信服,从而产生更高目标迈进的愿望。对摸不准的学生行为,教师不可草率下定论,可以通过调查,证实学生的行为后再给予表扬。

3、表扬要善于运用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的一个亲切微笑,关爱的抚摩,满意的点头,赞许的眼神,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用非言语行为进行强化效果好。

4、表扬要注意层次性。教育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表扬也要注意层次性。实验表明,中高年级故意表扬对个性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而低年级故意表扬效果较好。对容易的任务进行表扬,对低年级有积极作用,而对高年级也许有消极作用。对男生进行能力方面表扬能激发动机,而对女生在努力方面表扬效果更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表扬的内容和方式,可避免表扬的消极作用。

一口气能吹旺炉火,一口气也能吹灭灯火。表扬是一门艺术,注意平时表扬中的一字一句,让表扬具有激励又不失实在性,让表扬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真实实的营养吧!

对于学习交流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但社会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他们,孩子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据这些现象分析,当今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娱乐的项目多了,对学习不敢兴趣;生活的条件好了,不愿多吃苦;疼爱的人多了,听不进相反意见等等。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也给其它家长们一个参考资料。

一、相互沟通

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未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了,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开始产生,危机也就开始潜伏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贪玩的毛病,我的措施是参入一起,陪他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过去我很少打球,为了达到目的,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打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等。小孩与大人打球毕竟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他快要失去信心时我常故意放他一马;但当他开始得意时我又毫不手软地击败他。他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和失败的滋味。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单纯去满足他的高兴他会认为胜利得来很容易;反过来老是让他失败他会失去竞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小小球场与人生这个大“球场”的道理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二、善于发现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我是一个很爱音乐的母亲,很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和我一样这么喜欢音乐,因此从他五岁时我就让他开始弹钢琴。在弹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长处,他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看来要着重;培养,首先不能让他对钢琴产生厌倦,更不能按我的一厢情愿去强求他。所以当他不想弹琴的时候我并不批评他,只是找机会对他讲述一些有关音乐的趣闻与故事,这时,“引导”应该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就马上抓住不放,对他进行鼓励与赞扬。虽说他弹钢琴的进度非常慢,主要原因是停止的时间过长,最长达到半年以上,但他从来没有产生过厌烦情绪。这也是一种成功。以后,他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我敢肯定,目前音乐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

关于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我没少费心机,学钢琴、打击乐、羽毛球,包括语文、数学课外补习班等等,这些就省去不谈罢了。

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领,你也就成了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所有能锻炼他的大小场合,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让他去经受锻炼。谈到这个问题上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孩子提供了不少机会,如“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班集体联欢会表演,都没少让他参加。作为家长更是尽心尽力,为他借乐器、租车、搬东西、辅导等等,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虽然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比,但比起过去来大有进步。

其次,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显示出了逻辑思维的不足,因此我在辅导的过程中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过程的思维,哪怕结果是错误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思考问题首先要合乎逻辑。在小学的中,几乎每个假期我都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诱导。同样,比他人不足,比自己却大有提高。

当然,培养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据他的自身条件、个性、爱好,正却作出各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它的复杂性。

三、正确对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我这里只说说具体事例仅供参考。

有一阵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 ,为了鼓励他,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他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 有一回我们无意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他作了一些

学习交流座谈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座谈会的心得体会(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