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五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大型 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11000平方米。馆内收藏文物37万多 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国家一级文物829件,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它以周、秦、汉、唐为时代重点,以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壁画和唐金 银器为藏品精华,集中了陕西乃至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历程。
大家请看,喷水池上的七个金字,这是集郭沫若先生的字而成的。水池内横卧的巨石,是汉武帝时期的石鲸。
首先我们进入序言大厅, 序言大厅不写一个字,以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高大雄伟顺陵走狮和绵延不断的黄土高原来昭示主题,构成独特的无字序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陕西 文化孕育生长的摇篮。走狮是武则天母亲陵墓的镇墓石狮,不仅显示了大唐王朝雄视天下的气概,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因此被誉为“东方第一狮”。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分为史前、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七大部分,用近3000件文物形象系统的展示了陕西地区自一百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进入“史前时期”, 揭示了人类早期的起源和发展。大家请看,这是蓝田猿人的化石,是1964年考古学家在蓝田县公王岭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是亚洲 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石器,是早期人类采集狩猎的生活工具。这是1978年在大荔县发现的距今20—18万年的猿人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发 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智人化石。
这里的陶罐、尖底瓶、鱼叉等,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表明人类已开始制作工具,从单纯的采猎生活向农业和渔业过渡。半坡出土的陶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
下面我们进入西周。 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和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主要展出的有鼎、兵器、编钟等。鼎原来是一种炊具,后来逐渐演变成礼器。相传大禹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都 城定在哪里,九鼎就放在哪里,所以古代称为“定鼎”。后来引申为建立新政权。再后来,人们把企图撺掇政权的行为称为“问鼎”,因此就出现了“问鼎中原”、 “问鼎天下”等词语。鼎的使用有“别上下、明贵贱”的严格等级规定,鼎的多少也成为了奴隶主贵族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志。
请看这个五祀卫鼎,是国宝级文物,内壁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记载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有确切纪年,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多友鼎是国宝级文物,上有铭文279个字,记载了周厉王时期多有率兵追击猃狁,杀敌俘获、收复失地的一场战争和周厉王奖赏而铸鼎的事。
下面是秦朝。秦始皇将半两的方孔圆钱确定为统一货币,蕴含“天圆地方”的观念,为历代统治者所接受,方孔圆钱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大货币之一。
这里展出的金缸,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用于连接房屋木构架的金属建筑构件。
郑国渠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不仅为秦统一中华奠定了基础,也为历代王朝在长安定都打下了基础。
还有秦阿房宫、兵马俑和彩绘铜车马等大量文物图片或实物,显示出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接着我们进入汉朝。汉朝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汉族、汉语等皆是由此而来。
汉长安城与当时的古罗马城遥遥相对,面积为36平方公里,比罗马城大了两倍还多。这里的陶制水管说明汉长安城已经有了我国最早的排水系统。
大家请看,这个“皇后玉玺”是国宝级文物,是1986年在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墓出土的,玉玺上方凸雕螭虎形纽,底面篆刻“皇后之玺”四个字,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皇后玉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朝皇后玉玺,对研究汉朝帝后玺印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20xx年)开始制造的,重五铢(约3.33克)。五铢钱一直沿用至隋末,流通时间长达7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大货币之一。
这个“雁鱼铜灯”造型别致,设计巧妙,既能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和方向,又通过水吸收烟尘,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体现了汉朝工艺品既追求美观又注重实用的特点,堪称古代灯目的珍品。
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后,长安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交流中心。这里的丝绸和西域各国的物品,是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往的见证。
然后我们进入魏晋南北朝。铁蒺藜又称马刺,制作很科学,四个一样长的尖,无论怎么扔出去总是三尖朝地、一尖向上,是对付骑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暗器。
大家请看这枚“多面体煤精组印” 共有18个正方形印面和8个三角形印面,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有文字。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多面体印章使身兼多职的独 孤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因此独孤信被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
现在我们进入隋唐。唐长安城周长36.7km,面积83.1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人,包括5%的外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李渊废五铢钱改铸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流通了整个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三大货币之一。
这个“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国宝级文物。此碗采用横冲加工手法,先从内向外捶打所需器形,然后在凸面上刻凿飞禽走兽和忍冬花草。碗内壁有墨书“九两半”三个字,表明碗的重量。
唐三彩是盛唐时流行的工艺品,以黄、褐、绿三色为主要色釉。三彩器流行的时间较短,烧制的地方较少,因此遗物不多,非常珍贵。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18件国宝中唯一的三彩器物。骆驼背上架着一个平台,七个向外的乐师神情专注,中间是一个舞女载歌载舞。三彩俑显示出唐朝工匠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的结合。
这件“兽首玛瑙杯”是唐朝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属国宝级文物。玛瑙杯选用缠丝玛瑙制成,纹理细致,层次感分明。兽角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兽嘴部镶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兽首玛瑙杯具有浓厚的波斯风格,是大唐与西域友好交往的见证。
唐墓室壁画,著名的有出土于永泰公主墓的“仕女图”;出土于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礼宾图”又称“客使图”;和出土于懿德太子墓的“阙楼.仪仗图”。这些壁画对考证唐朝宫廷生活、体育运动、友好往来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进入宋元明清。唐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仍是控制中国西北的军事重镇,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惯性,使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北宋时,耀州窑烧制的青釉提梁倒灌壶之所以形成倒流,是因为注水口在壶底中央,注水时倒过来,水从壶嘴中流出为盛满,然后把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不漏。这是运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原理。
这个黑釉油滴碗是国宝级文物。表面大小不一、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因此也称“油滴釉”。油滴釉属于结晶釉,工艺要求很高,火候很难把握,只有在1100℃时才会出现这种结晶。
这是宋代的秧歌画像砖,说明现在盛行于陕西的秧歌至少起源于宋代。
这个交钞铜版是金代印刷纸币的雕版,是研究金代纸币的第一手资料。
朋友们,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了陕西100多万年的历史,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描写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史。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既有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两幅照片的背后,陈列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皇帝陵墓的巨照,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段落是史前史,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发现,文化高峰迭起年、并首尾相连,在全国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的头像。她是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是一位年纪约30多岁的女性。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是迄今所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约20万年左右人类就已经发展到了智人阶段。陕西地区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距今约8020xx年左右,人类就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老官台文化是陕西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新旧石器时代区别主要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学会了制造陶器;二已经定居并有了原始农业;三是出现了磨制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发展的一个阶段。这类文化遗存由于是1920xx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为在这类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繁荣阶段。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文化。这类文化由于是在1920xx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的龙山镇,因此得名。又因为发现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龙山文化也被称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传说时代,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黄帝就是这个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来到黄帝陵寻根问祖,认同中华文化,爱国之情在这里升华,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黄帝之后,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领袖,他们是尧、舜、禹。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王朝的统治时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陕西境内主要是周族的发生、发展与兴盛。周族实际上经历了周民族、周方国、西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政权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
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博物馆设计制作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