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校本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心得体会(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音乐校本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促进我们的音乐课程进行必须的改革,但课改之事,无本可套。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改,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那就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学习方式,要师生共同合作、参与、体验音乐活动。让学生达到体验美、享受美、综合美、表现美,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片断一]:巧妙发声,解决难点,引出牧童
1、牧羊人的歌声引出衬词唱法:
你听,牧羊人唱起了歌儿在召唤羊啰!(师边范唱边用手势表演)
4/43233—|3231—|123352—|32166—|
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依哟啰啰啰
①比较音高:你们觉得四句唤羊声一样高吗?
②再听牧羊人用琴唱,用手势划旋律线区分音高。
③学生当牧羊人来听琴唱:(师)你们也来当牧羊人召唤羊儿吧。
④学生分角色分组唱。
2、结合羊叫声来发声。
师:牧羊人在唤羊,那羊会干什么呢?怎样叫?(咩咩咩—)
3、唤羊声和羊叫声结合唱(牧羊人唱一句,羊儿唱一句)4/4
3233—|333—|3231—|111—|123352—|
(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
|222—|32166—|666—||
(生)咩咩咩—(师)依哟啰啰啰(生)咩咩咩—
4、师生合作,生生分角色,分小组合作。
5、个别生上台来合作,引出牧童(把上台来的小朋友戴上草帽,挥起羊鞭,召唤羊儿们)。
[评析: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力。分角色演小羊和牧童,学会了与人交流,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教师引导得轻松愉快,学生也投入到音乐故事之中,使音乐课充满了生命活力。在平等`交往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也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自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片断二]:利用创编,认识牧童,解决难点
1、师谈话:小牧童们,你们想把小羊儿放到哪里去呀?(学生纷纷回答)
2、用唱得形式问答:(先师生,再生生唱问)
123352—|32166—|
(问)你放羊儿啰上哪里?
(答)我放羊儿啰上山坡。
去草地。
……
3、拓展:除了放羊,你喜欢放什么?(还是用唱问,学生自己来问答)
(问)你放什么啰,去干嘛?
(答)我放鸭子啰,去池塘。
我放牛儿啰,去吃草
……
[评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对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即兴式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编活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参与、体验是通向学生创作灵感的大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全体参与、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创新来展现音乐美。歌曲难点在学生的创编兴趣之中顺利解决了。这样的教学也适合低段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片断三]利用贴画,描述情景,结合歌词教学
1、听着优美抒情地《牧童》音乐,请学生描述小羊上山坡的情景。
2、师总结小朋友的描述情景,用故事的形式边讲边放背景音乐。
3、学生与师共同贴画,把描述的风景图贴出来。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白云下面有个小牧童赶着羊儿上山坡,绿绿的水,
青青的草,羊儿羊儿啰,吃个饱,舒服极了。”)
4、结合儿歌的形式,看着贴好的图,放着背景音乐轻念歌词。
5、学生自编动作轻念歌词。
[评析:“综合”是本次课改之中大力提倡的,音乐的学习原则不能依靠描述、讲授,必须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低年级学生记歌词是困难之事,以音乐为主线,这里以音乐为主线将美术贴画、儿歌、故事有机融合,既加深歌词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
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充分利用这条感知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认识、体验,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音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片断四]创设舞台,表现歌曲
1、师谈话:让我们这群可爱的小羊也去草地上、山坡上享受一番吧。
2、分工合作表演:有的扮演小羊戴上头饰,有的扮演小牧童挥着羊鞭,有的.扮演“蓝天、白云、绿水、青草”把小朋友坐的积木凳自己动手搭成小山坡状。
师旁白:蓝蓝的天飘着朵朵
白云……
3、音乐用快慢快的《牧童》音乐。
[评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天生爱表演,让他们担任相应的角色,在铺着绿地毯的教室里,寻找青草地的足迹,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综合表现,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对两首不同速度、情绪的《牧童》有进一步的理解、体验,对牧童生活也有了整体认识。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全身心融入了这个故事情节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陶冶。]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以“牧童放羊的行踪”为线索,采用快慢快不同《牧童》的音乐来贯串整个故事情节的。一开始“牧童赶着羊儿高高兴兴去山坡吃草”,用了欢快活泼捷克《牧童》,再是“羊儿在山坡吃草的各种形态”,用了优美抒情的江苏《牧童》,最后“羊儿吃饱了,高高兴兴离开山坡的情景”,又用了快《牧童》音乐。我是以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整堂课融入这个故事情节之中,把音乐与牧童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参与、体验、表演、综合、共同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来实现音乐活动,表达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我在上课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语言不精,启发性不够;2、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不够。
1、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体现了?
2、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结合的多还是少?
3、利用创编解决难点可行吗?
推荐音乐校本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您好!
感谢您抽空阅读我的自荐信,在自荐信中,我将对自己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个幸运儿,在我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在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做一名人民教师就成为我儿时的一个梦想,在实习中,我第一次踏上了讲台,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学生的天真、纯洁、甚至是调皮,他们欢乐的笑脸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此时此刻,我感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同母爱一样圣洁,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十六年来的求学生涯,有十年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当然这会使我比别人更加的独立、顽强。求实、进取,富有挑战性可以说是我性格的一大特色,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只要曾经努力过,失败了也是一种胜利!结果固然重要,但经历过程会使你整个人变得更加丰满、魁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很欣赏这句话,可以跟您很坦率的说,四年前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我,音乐素养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因为我是在高二时才有学音乐的意识,以前只是非常喜欢,从没受过专业训练,仅仅经过六个月的强化,我就能以国家统招的身份考入东北师大音乐系,老师们都感叹地说,这真是奇迹。
经过四年的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我在声乐、钢琴及其他各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方面有了惊人的进步,丑小鸭已经变成了白天鹅,如果您不信,我随时随地的等待着您的考核!随信附上我的.个人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日期:
推荐音乐校本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时间飞逝,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下面针对这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进行一个总结,理好思路,认真反思,下个学期继续出发。
今年我教的是小学四年级。学校四年级学生都是从别的学校转学进入我们学校的,所以对于他们的具体音乐素养,我是一点底都没有。据我所知,海南这边的音乐教育还不是很重视,很多乡下都没有正式的音乐教师。而我们这群小兵恰恰大多都是来自于乡下农村。为了摸一摸他们的底,第一节课,我就让他们给我展示一下。全班同学炸开了锅,这边说唱这个,那边说唱那个,五花八门啊,就是没有找到他们都能共唱的歌曲。他们会唱的歌曲大多都是老革命的歌曲和一些是流行音乐。在演唱时很多同学还是跑调的状态。学生的秩序也很随便,虽然我们都说音乐课需要一个宽松学习氛围,但是学生们的表现确实太过于宽松。一节课下来,我都有点冒冷汗了,看来今后工作的压力不下啊。
针对学生的总体表现,我做了整体的计划。围绕着计划周密的进行。一学期下来,收获不小。
一、在秩序上的管理
本学期我严格要求学生的秩序,在我的教学理念里,教学秩序的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整体质量,所以从开学起我就严格的要求学生,铃声一响起,大家就必须坐端正的等着老师来上课,一开始实施确实困难,那群兵向蚱蜢一样,蹦来跳去。经过一学期的慢慢培养,那群小兵也慢慢的养成了好习惯,能在每节课之前翻好书等着老师来上了。
二、课堂教学:
本人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整个学期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原音乐基础上巩固并提高。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唱歌方法,经过一学期努力教学,大多数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对课题教学内容较感兴趣。全年级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情况有所提高,各自都能达到当众表演18—20首歌曲,经课堂考核,有200多名同学取得了优秀等级成绩。学生学习较认真,能在一节课里学到一首新歌。之所以能较好地完成全学期教学任务,其具体实施
音乐校本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