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简案
《乡愁》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与眷念融于一体,表达出了渴望团聚和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下面是乡愁简案,一起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反复吟咏,把握乡愁的内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回顾“乡愁”
回顾学过的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歌
二、激情导入《乡愁》
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在大陆,定居在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1949年,21岁的余光中离开祖国,前往台湾,20年后的一个夜晚,他倚栏望月,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他一生流传最广的诗歌《乡愁》,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三、声情并茂读“乡愁”
1、学生试读
2、习:朗读诗歌应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导读:重音、停顿、语速(缓慢)、语调(忧郁低沉)
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4、听音频朗读
5、学生练习读
6、挑生展示
7、了解作者: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四、斟字酌句解“乡愁”
自主学习(4分钟):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乡愁?
2、按什么顺序来表达这种情感?
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情(个人之思)
船票--------夫妻情 ↓
坟墓-------- 1、学生试读
2、习:朗读诗歌应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导读:重音、停顿、语速(缓慢)、语调(忧郁低沉)
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4、听音频朗读
5、学生练习读
6、挑生展示
乡愁简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