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心得体会范文 经济发展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当前经济心得体会范文一
2、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熊猫标准)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
4、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5、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6、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民航)
7、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8、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9、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可再生能源法》)
10、(技术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11、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
1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俄罗斯)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4、“碳锁定”是指(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15、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煤炭)
16、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17、(《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18、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19、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20、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禀赋)21、2008年欧洲能源研究联盟联合欧洲能源研究院启动的推进战略能源技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有(欧洲生物质能源计划、欧洲风力计划、可持续核裂变计划、欧洲电网计划)
2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
23、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碳锁定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24、我国为争取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实施的主要政策有(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25、低碳经济应包括的核心要素有(资源禀赋、消费模式、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因素)
26、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
27、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28、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尚未形成、尚不健全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机制、对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存在误区、没有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艰巨性)
29、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
3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多个小组组成,他们的职责有(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以及天然生态的损害程度、总结对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缓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评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及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31、根据罗斯托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阶段中完成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有(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成熟阶段、起飞准备阶段)
32、目前,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丹麦、荷兰、意大利、芬兰)
33、气候博弈的本质,包括(技术开发与转让可推动国家的发展、减排措施的成效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碳排放权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空间、资金供给与获取影响国家投资情况)
34、ccs技术的核心是(碳存储技术、碳捕捉技术)
35、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发展核电、发展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替代煤炭)。36、1、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消费角度)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共同但有区别)
3、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4、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桂林)
5、6、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施,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
7、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 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化石能源)
8、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9、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10、欧盟国家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扶持制度是(“固定价格收购”制度)
11、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限额—交易)
12、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13、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活动)
14、碳生产力是指(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15、16、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即“碳生产力概念”。
17、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胶)
18、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不同,为统一度量温室效应,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
19、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0、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21、国际财政政策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领域,这些领域主要有(节能技术的研发项目、能源审计项目、节能技术示范项目、节能宣传推广和教育活动)
22、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所面临的障碍有(意识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经济障碍)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的有(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定特定产业、低碳经济就是贫困经济、零碳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24、低碳经济的要素中属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是(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技术发展水平)
25、人类活动导致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卤代碳氢化合物、甲烷)
26、(巴西)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2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8、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气候变化)
29、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量化温室气体减排)阶段的结果。30、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发展低碳经济)31、32、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北京环境交易所)
33、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34、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消费角度)
35、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
36、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范、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37、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贴息、直接补贴)
38、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双重收益模式)
39、(温室气体排放权)是碳金融的原生产品。
40、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41、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
42、《低碳经济法案》试图制订的美国排放交易规则包括(配额的产生与交易体系的建立、有关信用额度的
条款、配额的分配与拍卖)
43、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44、德国颁发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特点有(固定入网电价、不断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强制入网、发挥市场调节职能)
碳锁定的不利后果包括(“以大为美”,追求规模效应、形成产业垄断、造成社会对可耗竭的化石能源依赖、导致价值单一化)45、2009年4月,欧盟通过的《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将能源效率提高20%、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设定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
46、尽管中国节能成绩有目共睹,但能源效率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有(汇率影响、经济结构影响、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距)
47、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经济部门)48、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律规范要有力度,对高能耗行业要有硬性约束、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坚持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49、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国家,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有(节能项目投资、节能项目设计、节能项目施工、节能项目监管)
50、下列选项中,与碳金融有关的活动有(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51、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从1990-2009年,共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
当前经济心得体会范文 经济发展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