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通史朝代心得体会怎么写(二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中国通史朝代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2.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3.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举行,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5.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7.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8.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
9.党的二大确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0.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1.七一五“分共”事件,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
1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3.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4.北伐战争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15.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
16.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会议上提出。
17.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20.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起至1936年10月止。
21.《八一宣言》的全称是: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22.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
2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批判了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作战基本原则,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5.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26.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7.瓦窑堡会议的内容是: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28.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
29.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一二九师、第一二〇师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30.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安徽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
3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2.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3.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34.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一二·一运动。
35.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6.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37.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从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8.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3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工业化。
4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41.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2.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43.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44.“两个务必”是: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5.“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46.“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47.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焦裕禄。
48.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
49.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试验基地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50.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有关中国通史朝代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同志们:
学习历史,我们必须掌握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定论,从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28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段历史29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建设”。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历史34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改革”。第四个历史时期: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复兴”。
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我们可以把“四件大事”用4个“天、地”或是4个“大业”来高度概括,即: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第一个“天、地”,即“开天辟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的“救国大业”。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最终归于失败。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1941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把7月1日作为建党纪念日,7月23日是诞生日,7月1日则是纪念日,两个日子是有差别的),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第二个“天、地”,即“改天换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的“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解放,很多基层政权尚未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1954年6月,毛泽东主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6年,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有了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它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
有关中国通史朝代心得体会怎么写(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