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思想论坛心得体会怎么写 教育论坛感悟(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我的教育思想论坛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爱,所以爱》。
人人都说教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如果心中充满了爱,我想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我的教育旅途中,有太多值得让我回味的东西,在这里我就采撷一朵小花,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张同学是从xx一所学校转过来的,听熟悉他的人讲,他在那边可以说是"罪行累累",学习成绩自不必说,光纪律方面就很让人头疼:上课睡觉、与老师顶嘴、打架斗殴、上课端着一杯茶随意进出校长办公室等等。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转到我们班,当时的心情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才能有很好的形容,不过我坚信,既然他分到我班,那就是缘分,我有责任挽救他,帮助他。
听他爸爸讲,他的语文,那我就从这里入手吧,只要他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就大力表扬他,第一堂课,我让学生默写古诗,因他八年级重读过一学期,我想这首诗对他来说应该不是问题,谁知他上黑板后除写了个题目和作者之外,就什么也写不出来,另外更让人吃惊的是杜甫的"杜"字写成社会的"社"字,看来表扬他的理由就泡汤了,但我不罢休,我灵机一动,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到没有,这位新来的同学,能这么镇定的上黑板默写古诗,他之所以没有写对我想是新环境还没有适应吧,另外他很诚实,虽然不会写,但绝没有偷看旁边同学的意思。下次让他上来的时候,我相信他一定能完全写对,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回到座位,虽然他当时没说什么,但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一丝丝的感动。我想,有戏了,后来他果真上来默写时全写对了。我想我已经悄悄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诚实。
后来的一次平时的测验中,他的语文考了59分,我也觉得很正常,毕竟他以前都不怎么学习,也只有这个分数,谁知他找到我说:"老师,您就再给我加上1分吧,加上一分我就是60分了,就1分。求您了!"我问"为什么呢"他说:"我还没有考过60分,这次是第一次与60分最接近的。"我想他已经慢慢向学习靠拢了,我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但也不能滋长这种不好的习气。于是我说:"分不能随便加,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借。"结果,在下一次测试中,他得了66分,扣掉10分,还剩56分。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或许我又在他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另一颗种子——进取。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我播种的种子越多,他也开始变得安分了许多,我很欣慰。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和他交朋友,下课多和他说几句。上课时也不会忘了他,总会记得多提问他,多用目光关注他。我知道是我和班上的同学真诚的鼓励和赞扬使他发生了改变,渐渐的他也开始融入到我们的中间来。
对于问题学生而言,我想他们就像一片未被开垦的一块荒地,杂草太多,而我们老师就像是一个农夫,要不停的向里面撒播种子,天天浇水、天天施肥、天天除草,才能让曾经荒芜的一块地长得郁郁葱葱。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不如人意,有的可能会反复违反纪律,但他可能是运动会上的冠军,可能是劳动中的能手,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学生,世界上又有谁是完美的呢?连佛桌上都能开出花朵,何况人呢?因为,因为爱,所以爱!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描写我的教育思想论坛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案例背景:
鲁迅先生是充满良知的文学家,现代意识的启蒙思想家,文化巨匠。他的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最好的文化大餐之一,有助于学生养成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
但在实际教学中,“鲁迅文学作品怎么教,怎样学”却始终在探讨在争论,一直没有得出完满的答案。
上学期的一节课,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过程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是出自《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所以在她去世三十年后,作者写了此文纪念她。
课堂上,我正在引导学生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一向不爱发言的一男生大声问:“老师,阿长到底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上书店呗!”,“可她不识字呀!”,“问别人呗。”,“可她不知道书名呀?”
看着大家七嘴八舌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说:“是呀,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那就让我们展开想象,填补这个空间。
随即,依照这个生成性的问题,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问题并在写法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实现读写结合双赢的目标。
阿长是如何得知这本书的?(语言描写)
知道后如何想的?(心理描写)
她怎么找到这本书的?(动作描写)
买到这本书后神情如何?(神态动作描写)
见到我如何表现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这时,阅读仿佛成了一次精神的散步,在步履中,同学们重新审视这位封建社会身为保姆的人物形象。 学生走进了文本,可以跟鲁迅交谈,可以与长妈妈沟通,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还剩十分钟,我说:“现在我们就写随笔,题目就叫《阿长买书记》。带着激情,带着想象,同学们驰骋在自己的天地中„„
在批阅中,我多次为同学们的真诚,理解,善良而叫好。
在点评中,我给每一个同学以极高的评价,肯定他们真正做到了读得懂,悟得深,想得全,写得畅。在阅读交流中,同学们自豪地读着自己的创作并彼此感染着!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达到了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 教后感言:
反思中,我想到,如果我忽视这个不经意的提问,将会失去多么好的机会呀!正是精彩缘于生成,“精彩不容错过”;如果学生不能进入文本的纵深,就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些过程又岂是分析出来的,还是让他们用心去体味吧!让每一位作家的每一次心路历程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精神的烛照。
学
我的教育思想论坛心得体会怎么写 教育论坛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