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校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学校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6、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7、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重视试点研究,增强科研意识

1、试点班老师要善学、勤学,阶段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例会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思路、更新方法。

2、试点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展示。

3、试点班要重视调查分析、研究,并进行个案分析,不断地积累资料,逐步在校内进行推广。

(三)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通“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

3、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广播”栏目。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三中午12:00—12:45)。

4、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六年级学生)

5、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6、开展心里健康辅导示范课活动。

7、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8、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9、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最新学校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审视我校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当今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学习压力带来厌学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等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想及早预防、减少和解决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市区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模式的构建》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并不断发展完善。对个别存在障碍的学生给予适当帮助达到心理健康,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创新人格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措施

(一)设施环境建设

1.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活动室”,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2.积极装备心理健康教育“爱心书屋”,创设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3.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灵交融”的主题文化,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师生和谐、舒适、温馨的育人氛围。

(二)六条途径入手

1.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通过每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2)举行“心理辅导活动研讨课”、“心理辅导活动观摩课”,探讨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模式。

(3)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校本课程体系。

(4)不断积累研究案例,编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2.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依托“构建自主有效课堂”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

(3)提倡学生课堂大胆的质疑、批判,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3.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做好个案研究工作,每学期确定个别辅导目标后,分别对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校内外进行跟踪研究,写出辅导记录与个案分析。

(2)发挥每周一句的“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和每月一版的“心灵交融”功能作用。

(3)建立学生“知心姐姐”工作机制,建立学校、班级“二级”知心姐姐活动小组,实施“知心姐姐行动”,定期召开“知心姐姐”座谈会及时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创新家长学校工作,建立学校、班级“二级”家长委员会。

(2)对一年级新生发放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教育状况。每学期对全校学生

学校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心得体会(6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