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心得体会如何写 基层治理感悟(三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一、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现状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获得了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尖锐复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迫切要求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迫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和党员教育方式,迫切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总体上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能够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但也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一些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障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推进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关于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某某镇基层党组织中心组
20xx年上半年度理论学习的意见 各基层单位党组织: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了使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根据区委宣传部的部署,结合我镇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现制订《某某镇基层党组织中心组20xx年上半年度理论学习的意见》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相处的总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 学习内容(主要是六大专题)
第一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学习时间:1月
二、学习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部分
2、辅读:《纲领性文件诞生记》《解放日报》20xx-10-24第1版
三、学习重点:
深刻认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深刻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正确认识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四、讨论题目: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第二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学习时间:20xx年2月
二、学习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二部分
2、辅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人民日报》20xx-11-8第8版
三、学习重点:
深刻理解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九个方面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弄清其中深刻体现的核心要求、重点内容及相互联系。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遵循的“六个必须”的工作原则,充分认识“六个必须”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
四、讨论题目:
如何深刻理解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第三专题: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一、学习时间:20xx年3月
二、学习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三部分
2、辅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日
报》20xx-10-20第1版
三、学习重点:
深刻理解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刻理解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讨论题目:
如何全面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专题: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一、学习时间:20xx年4月
二、学习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部分
2、辅读:《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人民日报》20xx-10-30第1版
三、学习重点:
深刻理解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正确理解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六项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四、讨论题目:
如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五专题: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学习时间:20xx年5月
二、学习篇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部分
2、辅读:《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
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心得体会如何写 基层治理感悟(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