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严真细实心得体会范本 严谨细实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个人严真细实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家好!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区别在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用权是一面镜子,修身律己要通过用权来体现;用权是一种手段,干事创业要通过用权来实现;用权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名垂青史,用不好则会遗臭万年。我们要对“三严三实”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在严以用权中立起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
要有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用权行为。正确认识权力之源,来自于民、植根于民。深刻指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我们要明白“权力来自何处”、“权力为谁而用”,把来自人民的权力用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正确认识权力之本,执政为民、勤政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赢得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就必须把为民理念贯穿于为官用权全过程。作为领导干部,要分清权力与个人的关系,做到为民不为己、为公不为私。正确认识权力之责,为民掌权、受民监督。权力与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权就有责,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是共产党人权力运行中的铁律。要有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的境界和胸怀,切实做到为民掌权、受民监督。
要有植根于心的敬畏感。对权力要有强烈的敬畏之心,切不可触碰底线、逾越红线。要清醒,权力面前当自重。从政之路好比河流上行船,唯有保持清醒、谨慎“行驶”,才能避险,才能平安。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永远抱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不能当糊涂官、办糊涂事。要理性,权力面前当自警。要坚决克服权力的任性、“野性”和“惰性”,把握好慎用权力、敢用权力、善用权力的结合点。既不能在用权上独断专行、胡乱作为,也不能在用权上不敢担当、不敢作为。要谨慎,权力面前当自律。“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如果在权力面前妄自尊大、任意妄为,必将乱心智、乱言行、乱操守。要增强自律意识,经常掂量掂量分量、考量考量后果、衡量衡量风险,在权力面前严格自律。
要有遵法守规的约束力。严以用权,应瞄准“严”的标杆,拓展“用”的途径,强化制度规范、法纪约束。把秉公用权作为核心。用权要公是用权要严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政策办事,在用权上坚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对待,做到公平不倾斜、公正不护短、公道不藏私。把依法用权作为根本。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用权,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民主用权作为保障。遵守领导干部决策终身追究制度,在用权上更加科学、民主。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作为一种常态,做到果断不专断、当断不武断。把阳光用权作为关键。对权力而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也是对干部的最大关爱、最大保护。要学会在“聚光灯”下行权,习惯于在“监视器”下用权,形成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鱼缸效应”。
要有敢于担当的精气神。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不敢用权、不敢担当的倾向有所抬头,这对党的事业是一种损害。严以用权,既要谨慎行事,也要敢于担当。必须树立敢于担当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但干事必须有我、担当必须有我、建功必须有我。要以这种干事创业的勇气,全力把事干好、干成、干到群众的心坎上。必须增强敢于担当的智慧。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实践中,要善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在攻坚克难中释放严以用权的最大效应。必须涵养敢于担当的胸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困难所惧、不怕挫折失败,体现共产党人一心为公、勇往直前的政治情怀。作为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真正做到“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有关个人严真细实心得体会范本二
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新航标,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遵循。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
刚才,听了××同志的发言,很受启发、很受触动。下面,我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际,围绕研讨主题,谈一下我的体会。
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新航标,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遵循。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权力。对大家来说,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在如何对待权力、怎样行使权力上。
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当中,有的人一旦当了官,手里有了权,就昏昏然、飘飘然,搞不清“我是谁”,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结果导致身败名裂。当前,我县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正确看待和运用权力,但仍有极少数干部存在依法不严、用权任性的问题。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少数党员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就是在权力观上出了问题,“私欲”看“重”了,“脑子”想“歪”了,“屁股”坐“反”了,“权力”用“错”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权钱交易、谋取私利的工具,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而且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权力是柄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害人害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我们,一定要严把权力关口,正确对待权力,始终敬畏权力,依法用权、谨慎用权、阳光用权。
一要依法用权,不能滥用权力。
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握好“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要求,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严以用权,本质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权力法定,权力的边界是法制,法不授权不可为。领导干部要养成按法律与规章说话办事的习惯,恪守权力的界限。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坚决做到“五个必须”,自觉抵制“七个有之”。要做到“心中有法”,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严格按照宪法和党章的规定,带头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要做到“虑必及法”,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行必依法”,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原则、程序、规矩、法律,不越红线、不逾规矩,让权力造福人民。
二要谨慎用权,不能公权私用。
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意味着责任,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领导干部要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对权力始终心存敬畏。要存有“权为民赋”的敬畏之心,牢牢谨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各级领导干部是代表党和人民掌管权力、行使权力,任何任性用权、以权谋私都等同于违法犯罪。要存有“权为民用”的敬畏之心,谨记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不是个人享受的工具,只有把手中的权力用当其时、用得其所,才能为官一任,奋发有为,百姓称颂。要存有“慎权慎行”的敬畏之心,增强党性修养,内省于思,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对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始终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情怀,始终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严守党纪国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三要阳光用权,不能乱用权力。
“监督就是最大的爱护”。信任代替不了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党员干部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依法界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规范权力运行,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政府不能越俎代庖,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由集体研究决定,自觉按照规则和制度处理事务、行使职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防范权力滥用。要养成“愿意监督、适应监督、喜欢监督”的习惯,严用权,慎用权,严格依法循规地行使权力,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和广大民众的监督。特别是要时刻做好面对公众审视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能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两面人”、“阴阳人”。要严守权力边界,按照权力清单用权、按照法定界限用权,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防止利用权力设租、寻租。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有力的监督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领导干部要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有关个人严真细实心得体会范本三
前一阶段我从思想认识、查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方面进行了剖析,下面我从用权为民、遵守党纪国法、敬法畏纪和为政清廉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用权为民
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严以用权、用权为民至关重要。首先,在思想上:
1、必须敬畏权力。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敬畏就是心怀敬重并持以畏惧。古训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就有了准则和规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如果心里“无所畏”,做事“无所惧”,也就离犯错误不远了。一个党员干部,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才能恪守做人之本、为政之德,才能作出一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政绩,也为自己身前留下一个好口碑,身后树起一座真丰碑。
2、权力不能任性。“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是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一句话,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的话是警告掌握着权力的各级政府官员,当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切不可任性滥权、以权谋私。党员干部应该从思想根子上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时时刻刻自警自励,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严格按原则、规矩和程序办事,始终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外不越矩。在行使权力时更要慎之又慎,以负责的态度科学决策,倾听民声、尊重民意、爱惜民力,一切以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
3、权力必须监督。监督不力必然导致权力腐败。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自视特殊,不愿接受监督,刻意规避、干扰甚至对抗监督。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财政干部要在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上进一步完
个人严真细实心得体会范本 严谨细实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