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亲子同行心得体会及收获 亲子同行感悟(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亲子同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这是篇值得所有家长阅读与思考的文章,它向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前进方向,读了此文后,我深有感触,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会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主题亲子同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亲子活动是我公司211项目中关心,关爱,关怀员工活动中的一部分,和谐、温馨的氛围是孩子健康活泼成长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首次启动211项目,以亲子活动为开头,创设合适的环境、空间、时间和活动内容,让孩子、家长在活动中互动起来,有利增进情感,加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

场景布置:在需要活动的场所悬挂印有文一logo的汽球,在饭堂大厅及投影幕上方各挂一个模幅标语:文一集团211项目之亲子活动

1.让孩子、家长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亲子情。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2020年09月21日(星期日)上午9∶30--14:30

1、扩音器一个、哨子6个及各游戏材料具体详见各游戏另需的道具(另加:汽球一部分、礼品一批)

2、小礼物人手一份

3、照相留念

4、少量食物及饮用水

1、亲子游戏:(9:30-11:30)

(1)亲子赛跑:《道具:绳子4根》游戏规则:4个家庭为一组,共为4组,每个家庭2人一队,孩子和父亲或母亲各绑一只脚,听到哨声后,从指定的a点跑向b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出,(奖品为:)

(2)球拍夹汽球接力赛:《道具:羽毛球拍4付,汽球4个》游戏规则:4个家庭为一组,共为4组,首先妈妈在a点和孩子用球拍夹好汽球,听到哨声后,马上跑向b点爸爸处,孩子再与爸爸合作,将汽球夹着运回a点,途中汽球掉落可捡起继续游戏,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出。如果家庭中,不是双亲来参加的,家长可同时扮演2个角色。或找工作人员帮忙。(奖品为:)

(3) 传球接力赛《道具:篮球4个》游戏规则:4个家庭为一组,共为4组,现声划分为

妈妈先拿着球,听到哨声后,马上跑向b点孩子处交给孩子,孩子抱着球再马上跑向c点爸爸处,爸爸再抱着球马上跑向d点终点处,途中球掉落可捡起继续游戏,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出。如果家庭中,不是双亲来参加的,家长可同时扮演2个角色,或找工作人员帮忙。

(4)投篮球比赛:《道具:篮球4个》游戏规则:4个家庭为一组,共为4组。一家子轮流每人投篮一次,每投一次必须换一人,投篮时间为5分钟,以投中数量的多少排名次,如果家庭中,不是双亲来参加的,家长可同时扮演2个角色,或找工作人员帮忙。

(5)乒乓球拍运球赛:《道具:乒乓球4个,乒乓球拍2付》游戏规则:4个家庭为一组,共为4组。妈妈先把球放到拍上,听到哨声后,马上运着球跑向b点孩子处交给孩子,孩子运着球再马上跑向c点爸爸处,爸爸再运着球马上跑向d点终点处,途中球球掉落可捡起放好继续游戏,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出。如果家庭中,不是双亲来参加的,家长可同时扮演2个角色,或找工作人员帮忙。

主题亲子同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前奏:播放“xxxxx之歌”。

2、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进场仪式开始。

开场白:运动会入场仪式现在开始,请运动员入场。

(1)国旗队:伴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六名小运动员迈着稳健的步伐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主席台走来。本次亲子同乐运动会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形成小朋友主动、乐观、团结合作的态度。

(2)园旗队:xxxxx国际幼儿园的园旗在小运动员的护卫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来,他们走得是多么潇洒、多么稳健,体育运动培养孩子们健康的体魄。

(3)园徽队:园徽上的xxxxx代表xxxxx,地球象征着国际性,地球上的飘带将全世界儿童的心连在了一起,xxxxx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家庭。

(4)彩旗队:看!彩旗飘扬,迎面走来的是大段的彩旗队,英姿飒爽的小旗手们,手举彩旗,迈着矫健的步伐,描绘了一幅

亲子同行心得体会及收获 亲子同行感悟(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