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总结 危害公共安全心得体会(六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公共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一
42、宣传、预防、保健、医疗是我们的职守。
43、一次性塑料袋,你还在用啊?
44、家门口的贴心医护,社区里的健康卫士。
45、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46、__协力,整洁卫生。
47、用心服务,让爱导航,科学高效,保障健康。
48、师生卫生活,师生会生活。
49、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50、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方便群众基本医疗。
51、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系统。
52、青山绿水好,农村要环保。
53、卫生整治,从我做起。
54、人人动手,除害防病。
55、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56、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57、祛除顽固污垢,就是采集乐趣。
58、营造清洁大环境,消灭“四害”保健康。
59、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60、美好生活靠我们创造巩固创卫靠大家努力。
61、卫生是健康之基,健康是幸福之源。
62、农民素质高一分,农村形象美十分。
63、让百姓公平享有公共卫生的“阳光”远离疾病。
64、鲜花还需绿叶扶,城市更需市民护。
65、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66、居民的贴心人,健康的守门人。
67、关爱传递真情,服务赢得健康。
68、以关心整洁农村为荣,损害环境卫生为耻。
69、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爱里。
70、社区和百姓两相连,卫生与健康一线牵。
71、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
72、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新丹阳。
73、健康一个居民,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
74、创居民就医暖心、舒心、放心、欢心的医疗氛围。
75、文明始于心,环保践于行。
76、文明伴我行,公德在我心。
77、伍市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78、用心服务,有爱相助,公共卫生铸就健康之路。
79、卫生促进健康,健康更需卫生。
80、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
推荐公共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做好重大活动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保障参与活动人员身体健康及活动的顺利开展,x县卫生监督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预防和及时、高效、妥善的处理活动期间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贺兰县卫生监督所决定成立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安全保障工作。由所综合科、监督一科负责。
三、工作任务
(一)前期的卫生监督
1.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内容、指标及要求。
(1)持证情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性检查,要求两证持有率达100%,且为有效证件。
(2)公共场所量化信誉度级别:是否是量化信誉度a级企业,对照量化评分表的要求进行打分看是否达标。
(3)消毒间的卫生:各类场所消毒间应做到专间专用,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消毒工作制度及工作程序;配备运转正常的消毒柜和合格的消毒剂。消毒采用双重消毒法,即:物理和化学消毒法并用;设置保洁柜并有标志。消毒后的各类物品分类存放于保洁柜中,并有清洗、消毒的专用容器设备。
(4)客房卫生间的卫生:重点检查面盆、浴盆、马桶的清洗消毒程序是否合理,及清洗消毒的工具是否分开,标志是否明显;通风换气设施是否正常;卫生间内供来宾使用的一次性化妆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要求必须索证(提供的化妆品应持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近期当地卫生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产品的标签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
(5)集中空调的卫生监督: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
检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前,是否对过滤器、存水部位、热交换器表面及室内进风口,回风口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检查记录。
(6)消毒的卫生监督:检查各类场所对空气、顾客用品用具及顾客接触部位的消毒工作是否规范,选用的消毒剂应在专业机构购买,产品符合卫生《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具体:
①公共用品用具:口杯、茶杯可清洗后放于红外线电子消毒柜中20—3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床上卧具可采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②公共区域接触部位:接触部位(柜台、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公用电话等)可用25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
③场所空气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320ml/m。
(7)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的监督:会议论坛举行前,对接待宾馆的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重点培训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消毒知识和卫生操作规程,要求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5%。
(8)公共用品用具配备要求:要求供来宾使用的拖鞋为一次性,口杯、茶杯、床上卧具数量按每个床位数与来宾数之比3:1的比例配备,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体温计。
(二)活动期间的卫生监督
对接待宾馆和活动场所派驻2位卫生监督员进行24小时全程卫生监督,并将每日监督检查情况按程序及时上报。监督检查内容及要求:
1.场所通风换气:各类公共场所首选使用自然通风,每天自然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使用集中空调的,空调运行前,对其过滤网、进风口、回风口清洗后用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使用的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2.场所消毒:每日对来宾下榻宾馆和活动场所的公共区域(地面、前台台面、电梯间及可能接触的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对来宾使用的茶杯、口杯、床上卧具应进行双重消毒,即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利用消毒柜物理消毒,所有消毒工作应有详细的消毒记录,并每日将消毒情况汇总上报;
3.从业人员每日健康个人卫生状况询查登记
(1)监督检查从业人员每日健康询问登记制度、测量体温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的停止上班。
(2)从业人员身体卫生和个人卫生行为的监督,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洗衣服、勤洗用、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遵守上班穿工作服,清扫消毒操作规程要规范。清洗消毒茶杯、口杯应遵循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洁规程;卫生间的清洗消毒顺序为:面盆—浴盆—马桶,清扫消毒工具应专用,标志要明显、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5.各接待宾馆的大门前及楼层设置专门手部清洗、消毒桶或盆,标志明显,标记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及浓度;
6.对使用二次供水、自备水源供水的宾馆、饭店、酒店等,要求每日对水质进行消毒,测量余氯含量并做记录。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对接待宾馆和活动场馆卫生监督的同时对接待场所的空气卫生质量、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效果、饮用水水质和一次性客用化妆品,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监(检)测工作由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
(四)卫生管理机构的要求
各接待宾馆内部应成立专门的卫生安全保障组织机构,由单位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责任到人、层层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自检机制,每天对其场所内的卫生进行逐一检查落实,考核打分,登记记录,并将每天的检查情况及时通过单位领导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对存在问题,在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下立即改进。
推荐公共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总结三
1、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2、全面动员,举市一致,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3、倡导礼貌新风,共建卫生家园。
4、用心服务,有爱相助,公共卫生铸就健康路。
5、创建卫生城市,构建和谐丹阳。
6、卫生是健康之基,环境是幸福之源。
7、加快城市建设,共创美好明天。
8、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卫生家园
公共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总结 危害公共安全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