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扶贫党史心得体会实用(六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扶贫党史心得体会实用一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开后,我们充分踩实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步骤,以此作为深化主题教育效果、转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按照方案具体部署,历时×天,重点对××个××和××个××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梳理总结出×个方面××个矛盾问题点,同时研究制定了×个措施办法。现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个汇报:
纠正“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调研发现,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体情形,呈现“三多”“三变”“五缺乏”特点。
“三多”,即会议文件多、检查考核多、报告报表多。有的执行文件、会议、简报等相关制度搞变通,正式发文减少,但利用电话传真、短信微信、电子信箱、qq等渠道下发文件不在少数;正式会议减少,但各种专题会、推进会、研究会多起来了,且大多要求主要领导参加。比如,某乡镇201×年全年收到各类来文来函×余个,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类会议×余次。有的刚布置完一项工作,马上就要求上报推进情4况、总结报告和经验做法,填报各类表格,检查考核紧随其后,基层疲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又如,某乡镇党委书记反映,曾一天迎接过×个部门检查,且都要主要领导陪同,否则不能体现重视。再如,有的地方把文件下发、会议召开、图片记录等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硬指标,把工作创新变成材料创新,大量人力精力耗费在文山会海之中。某街道迎接创卫检查验收,准备文件资料目录长达×页,全部内容可以装满半间屋子,且不同领导要求不同,先后×次返工重做。
“三变”,即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责任下沉变责任书下沉、事项下放变苦事累事难事无好处的事下放。有的落实工作喜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但往往是办公室“到边、到底”,人没到、内容没到。有的把层层压实责任变成层层签订责任书、承诺书、保证书,成了层层推卸责任。比如,某区县签订责任书×种,有的甚至把责任书签到普通群众一级,且要求全覆盖,要求村(社区)所有群众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社区所有司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又如,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允许收费后,一放了之,并要求通过第三方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如安全风险评估、环境保护评估、立项可研报告等),致使第三方机构变成“二政府”,少数第三方机构恃权态度蛮横、收费昂贵。
“五缺乏”,即缺乏调查研究、缺乏换位思考、缺乏协同配合、缺乏服务意识、缺乏责任担当。有的安排工作不调研、不思考,拍脑袋、凭空想,只管自己需要,不管能否办到,只管面上好看,不管实际成效。有的制定文件、出台政策不接地气,群众看不懂、问不明。有的本位主义突出,只站在本部门角度看问题。有的政策相互冲突,部门互不相让,群众无所适从。有的机械执行政策规定,即使与实际不相符,群众怨声载道也不管不问。比如,某社区支部书记反映,办理社区办公用房产权证时,经办同志给出一份清单,要求提供×项证明材料,自己作为支部书记都看不懂,也不知该找谁出具,普通干部群众办理难度可想而知。又如,某乡镇反映农村还建房屋问题,管征地的不管建设、管建设的不管征地,建成后的户型、面积、数量不符合群众意愿,分配工作难开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点多面广、形式多样、成因复杂,既有社会发展、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政绩观念等方面的主观诱因;既有安排部署不切实际、一厢情愿,也有贯彻执行弄虚作假、虚与委蛇;既面临线索发现、定性量纪难题,也存在监督不力、执纪不严现象。
一是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仍需进一步厘清。部分部门承担了大量该由市场解决的事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致使本该重点做的好事实事没做好没做实。二是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不尽合理。部门与属地之间职仅限责边界不清,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与空白地带并存,部门内设机构中直接面向群众、延伸基层的机构人员比例仍然偏低,区县部门与乡镇(街道)设置比例失衡。三是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意识不够、方法不多。比如,各方面信息数据尚未实现共享互通,信息平台建设五花八门、各自为政;行政办公流程繁杂,信息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
二是部分制度建设存在短板。一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上级单位考核权重高,下级单位、服务对象考核权重低,致使部分单位只唯上、不唯实。有的检查考核重过程、轻实效;有的现场检查不深入实际,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有的对检查考核工作统筹不够,存在多头考核、搭车考核等问题。二是问责容错机制不健全。有的片面强调严格管理、严格问责,对干部错误性质不加区分和甄别,严重挫伤干部工作积极性,且问责追责一线人员比例高、概率大,致使一些干部不愿到一线担任领导职务;有的仅凭文件资料中党员干部是否讲话强调过、单位是否开会或发文部署过、是否签订责任书,作为履职问责依据。
三是监督执纪问责有待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如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直观、具体,且造成的危害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后方能显现,普通群众信访举报少。不同个体和单位对待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认为是形式主义,有的认为是必要形式,缺乏统一的定性量纪标准。部分地方和单位以及纪检监察机关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对扶贫民生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较多,对其他领域广泛存在难抓住、难定性的问题查处偏软、办法不多,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调研、开会、发文等方面问题是“小节”,不认真对照检查,不能及时整改。
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受主观因素影响。有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捞取个人晋升资本。有的宗旨意识淡漠,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待基层干部、办事群众高高在上、态度生硬。有的贪图安逸,用商品交换原则对待党的事业、衡量手中权力。有的底线意识不强,不守纪律、不守规矩,甚至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收受贿赂。有的缺乏担当,懒散无为、得过且过,怕冒风险、担心踩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推诿扯皮。
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点上突破、由浅入深,紧盯党员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看得见、抓得住、做得实的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
2022扶贫党史心得体会实用(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