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化学名师讲座心得体会(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一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 。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3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 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关于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实施阶段。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改变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的过程,任何学生都会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而教师观念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更新观念就是更新课堂教学。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凸现学生的个性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不同意见,对学生解题有创新的,即使在萌芽状态,都要积极扶持,千万不能有意无意的否定学生大脑中冒出的各种神奇的创新性火花;考试鼓励创新,凡是新颖的解法和独特的见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也要给予及时的赞扬;鼓励学生科学探究的冒险精神,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强化进取精神,以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纠正“唯分数至上”的评价观念,尤其是肩负高考压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我们对学生应实行多元、发展性的积极,给予不同发展机会。这样,我们不仅拓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求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学习用焓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时,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在实验室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课前,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脑思考,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之间交流经验,而老师根据具体情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的个性不仅得到张扬,而且教学气氛活泼、民主、平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二、更新教学设计观念。
教学目标设计和教材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内容
1、更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整体构思,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为宗旨的,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未来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更新教学目标
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化学名师讲座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