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梯田设计心得体会 梯田建筑设计以及理念(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梯田设计心得体会

龙脊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

龙胜梯田景区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已列入1999年国家专项投资计划,总投资6042万元。目前通往a区的旅游出路已全部建成,龙胜梯田景区内电力、通讯、旅游接待设施也已初步完成,景区旅游条件已根本改龙胜梯田善,具备规模接等能力。

龙胜梯田的景色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开春之际,灌满水的层层梯田映衬着天光,如同根根银带相叠;夏日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禾苗随着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蜿延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烟袅袅的山寨里,偶见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在流泉飞瀑下,溪水潺潺中,时有红瑶妇女洗梳长发,玩水嬉戏,不时飘来几缕悠扬纯朴的山歌声,令人陶醉其间。龙脊梯田景区特色:

1、国际化的乡村旅游、在龙脊梯田可以领略乡土气息,又可以感受异国情调。

2、龙脊梯田当地的壮族、瑶族、老伯、老太都会say hello

3、z 龙脊梯田10—60岁的当地人都可以当导游。

4、龙脊梯田有房就有店,具有民族气息浓郁的农家吊脚楼旅馆,一户农家可以容纳20人左右,可以自己做饭、炒菜。

5、龙脊梯田中国人来、外国人来、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黄头发、黑头发、红头发的人都来,国际化休闲乡村旅游气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

6、龙脊梯田由金坑瑶族梯田和平安壮族梯田组成,金坑梯田气势磅礴,规模宏达,平安梯田则不失小家碧玉,规模较小。

龙脊梯田观景指南

龙脊梯田常规来说有3个入口,一个是平安村,一个是大寨村,还有一个是龙脊村(龙脊古壮寨)。

推荐梯田设计心得体会

各位朋友,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的名山美景后曾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而朋友们到我们云南旅游,面对如画的绝世佳景,不免也会有如霞客般的赞誉。曾经就有人这样总结在云南旅游后的感受:“云南归来不看彩云,罗平归来不看菜花,东川归来不看红土,元阳归来不看梯田。”今天,就请各位朋友随我一起,到元阳去享受这“甲天下”的极品梯田美景。

1、元阳哈尼梯田概况

事实上,梯田不止元阳才有,在红河州的其他地方,如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海拔从700米至1900米的山地地区均有分布,但就梯田的总面积和单独连片面积而言,元阳梯田堪称之最!在元阳,基本上山山有梯田,户户种梯田,层层叠叠的梯田,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异常壮观美丽。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县境内无一平川,为山高谷深的切割中山地貌,垂直变化的山地立体气候表现得十分充分。生活在这里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环境特点,

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特别是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更使梯田文化内涵深厚、独特、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哈尼梯田历史悠久,仅汉文字史料记载就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其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哈尼梯田不仅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它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是中外任何梯田都无可比拟的;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三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坝达、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6900亩的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地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的景观。这些景区就是我们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来元阳看梯田,晴天有晴天的看头,阴天有阴天的味道。同一地点的梯田,在不同的时候也展现出变换的色彩,既可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来看,也可以一天分早、中、晚三时来看,真可谓“看她千遍也新鲜”。

好了,现在就请各位朋友下车,我们一起去看那如诗如画的梯田风光。

2、老虎嘴梯田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老虎嘴梯田。为什么称这里为“老虎嘴”呢?请大家看我们身后的山坡——曲折的盘山公路从山腰上穿过这道悬崖峭壁,在拐弯的悬崖上凿开了一道缺口,就象张开的老虎嘴,故而得名。因此,我们现在正在老虎的嘴里观看风景呢!老虎嘴梯田是元阳梯田中山势最险峻,气势最恢弘,布局最壮观的梯田风景区。朋友们请看:整个地势是两山夹一谷,坡度都在70度以上。两面山坡是青山流水,绿树村庄。村子下面就是层层梯田直落河谷,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差达1200米。朋友们再从河谷往上看:一沟一梁的山岭上,布满了或宽或窄、或长或短、或直或曲的错落有致、形态不一的梯田。它们从河谷中缓缓向两边山坡舒展升高,一层梯田就像一级台阶,满山梯田就像登高的天梯,直上蓝天。冬春季节,梯田装满了水,阳光洒在水面,一层层梯田又像一面面大小不一的镜子镶嵌在大山上,放射出漫山的粼粼波光。由近到远,顺河谷看过去,两面山坡

上波光闪闪,就像一望无际的立体海洋,堪称“山体雕刻”的最高典范。需要给朋友们补充介绍的是——在老虎嘴四周散落着的村寨不是哈尼村庄,而是彝族寨子。彝族是一个热情好客、情感奔放的民族。他们开垦的梯田,也如他们的性格一样,奔放豪迈,大起大落。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都要欢度他们最为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到时欢迎大家再度光临!

3、多依树梯田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多依树梯田。多依树梯田由多依树村而得名。多依树村是一个哈尼族聚居的美丽山寨,是明朝万历年间皇帝赐封的宗瓦土把总司署所在地,村内还有司署、家庙的遗址可考。多依树村海拔1700多米,村子下面的这片9700亩的梯田是观看日出最好的景点,也是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之一。清晨,当鲜红的太阳冒出山顶,朝霞映红了半边天,满山梯田就会被朝霞染得金光闪闪,水波粼粼,整座山野就像披上一件五彩斑斓的霓裳,夺目耀眼。在我们对面那座高高的山叫观音山,又称五指山神女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那里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黑熊。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长蕊木兰、木沙椤等。观音山主峰海拔2939.6米,是元阳海拔的最高点。

4、坝达梯田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元阳梯田又一个重要景区——坝达梯田景区。坝达的“坝”是拦河大坝的坝,“达”是兴旺发达的达。坝达梯田面东靠西,是一个落日景点。也就是说,它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在太阳即将落山,满天红霞的时候。坝达梯田从海拔800米的麻栗寨河沿山而上,坡陡田陡,坡缓田缓,山岭相连,重重叠叠,一直伸沿到1700多米海拔高度。上万亩梯田组合在一起,就像一气呵成。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撒满山谷,层层梯田金波荡漾,整个山野披上了一层金辉。夕阳晚照下的坝达梯田被摄影家们拍摄下来,制作成为美丽的金泊画,也成为了红河州的旅游形象之一,希望夕阳下的坝达梯田给大家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

5、箐口梯田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箐口梯田。箐口梯田位于箐口哈尼村下方,海拔1400米至1750米之间。由于地势平缓,起伏不大,每丘水田的面积显得比较开阔,线条明朗。朋友们请看,层层的梯田之上由一间间古朴素雅的蘑菇房组成的哈尼山寨,而寨子上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绿树、山寨、梯田相互映照,组成了

一幅多么优美的山水画。对箐口梯田而言,梯田、云海、日出三景合一是其最美的时候。当北面的红河峡谷是一片茫茫云海的早晨,东边的山顶放射出紫色的霞光,三景合一的奇观就出现了。白茫茫的云海填满山谷,与梯田连成一片,霞光洒在上面,只见云海金涛漫卷,梯田闪动着耀眼的波光;天上地下合为一色,可谓“人间仙境,天下一绝”。好了,接下来就轮到大家自由拍照了,请不要吝啬你的胶卷,希望你把所有的美景都拍下来带回家去,成为各位永久的美丽回忆!

哈尼族小知识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墨江、元江、普洱、江城等县。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总人口为1424991人。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也有一部分哈尼族人口,自称阿卡。元阳县是哈尼族人口最多的县,大约有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2.7%。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哈尼族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等。十月年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街心宴”或称“长街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一个接一个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谁家吃客不绝证明人缘好。六月年的节期为3至6天,哈尼语称六月年为“苦扎扎”,意为度过青黄不接的岁月,驱赶瘟神,确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过此节时,要举行歌舞、荡秋千、摔跤等活动。

推荐梯田设计心得体会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龙脊梯田距离龙胜县城17公里,龙脊梯田距桂林市80公里。龙脊梯田从广

梯田设计心得体会 梯田建筑设计以及理念(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