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铁路车站值班员思想汇报(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联防不设分界线,安全不留空白点。
3、规章制度记心中,处理故障不盲动。
4、人人爱护铁路,天天守望平安。
5、联防从我开始,铁路因你平安。
6、作业防护好,安全跟着跑。
7、小小烟头隐患大,疏忽大意酿成灾。
8、钩链挂正调凹涨,开机起铆要缓慢。
9、技术不过硬,安全无保证。
10、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11、有一万的把握,也要防万一的准备。
12、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13、遵章守纪是安全屏障,有章不循是自种祸殃。
14、班前充分休息好,途中作业事故跑。
15、班前一杯酒,事故在招手。
16、道岔转动如虎口,切莫放入脚和手。
17、出乘提起心,退乘放宽心。
18、大事化小教训难找,小事化了后患不少。
19、安全生产无止境,按章作业是良方。
20、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力创建平安铁路示范路段。
21、红牌脱轨器——我们生命安全的保障。
22、危险因素一件件,件件排除莫小看。
23、安全乃效益之本,效益依安全而存。
24、爱护铁路光荣,破坏铁路犯罪。
25、断电必验电,地线要挂好。
26、密切监视控制台,安全隐患不再来。
27、自控互控加他控,劳动安全不失控。
28、群防群治搞好护路,群策群力共保安全。
29、手握闸把重千斤,安全责任记在心。
30、冷铆防机具,热铆防高温。
31、监视列车运行好,安全避车莫忘了。
32、在线路上打手机,等于在和阎王通话。
33、不下现场是官僚主义,不查现场是好人主义,不帮现场是形式主义。
34、遵章守纪一丝不苟,落实标准一点不差。
35、牢记高压两万五,网下作业不含糊。
36、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爱护铁路。
37、预防早,纰漏少;防范多,事故消。
38、跟着感觉走,事故牵你手;跟着规章走,安全永长久。
39、天窗制度要遵守,大小事故靠边走。
40、抽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
最新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时间如流水,一年的见习期一晃即逝,在这过去的将近一年的见习期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深刻的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的真正含义,尤其是使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xx立交箱涵工程
去年x月份,领导派我到xx项目部xx立交工程处见习,此前,我对铁路工程可以说是了解甚微(自己所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了能尽快的适应工作,我业余时间积极自学铁路工程有关方面的知识,购买了相关方面的书籍,读不懂的地方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边学边干,将实践与所学相结合,尽快让自己适应的工作岗位。
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工程,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条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领导与同事们热情的接待、帮助与关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静了下来,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现将在xx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工程测量
在浐河立交,在领导的安排下,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测量当之无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在项目副总工的耐心指导下,与其进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测量工作,工作中,就测量的每一环节,不管是我知道的还是我不知道,他都会耐心的指导我。
因在xx立交是用全站仪放线,放线地点就在陇海线附近,过往车辆及其频繁,要求操作技术非常熟练,速度很快。
自己再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工作之余,我积极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权转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个按键的使用功能,练习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了解,掌握了全战役的操作方法。
为了让工程不因为测量而耽误进程,只要需要测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还是寒冷的天气下,我都会毅然的去完成。
特别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桩位多次被破坏,这无疑给同一道工序带来了多次麻烦,这就是领导给我们倡导的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工作管理。
箱涵预制
箱涵预制在箱涵顶进施工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顶进工序的成功与否。
在预制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响顶进过程中箱涵是否抬头的重要因素。
底板坡度的设计,应根据基底地质条件、箱身孔径及埋设深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顶进当中谨慎从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尽,并达到需要高程抬头的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同时,为了防止扎头,在预制箱身时也可在箱底前设计船头坡加固,以便顶进时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增加其承载力,防止扎头。
后背虽是桥涵顶进时的临时设施,但必须确保安全。
顶进前要承受背后填土的水平推力,顶进时,板桩式后背由桩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顶的顶力。
正确的确定顶进时的顶力,关系着决定顶进设备和后背的规模合理安全可靠。
因此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箱涵预制时不发生预制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设计高程、和顶进步骤扎头、抬头现象的避免,我与x总每天反复的复核箱涵标高,以及后背装的施工工作。
现场施工
前述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指导现场施工,都是为该实质性工作作准备,到浐河立交后,当时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说实话,在这样的天气、在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场面进行测量工作,我还是第一次,毕竟有些不适应。
我负责用全站仪放出箱涵顶板中线。
当时,天气寒冷刺骨,又在线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结束测量,早点找一个避风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时候还是非常沉稳,支镜、对中,后视、前视,一步一步来,确保得出每一个数据的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真的,箱涵预制,说粗则粗,说细则细,粗的地方,它不等同于公路工程;细的地方,尤其是各技术参数的控制,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基坑开挖工作底板的制作/后背桩的制作箱涵底板预制箱涵边墙、顶板的预制线路加固箱涵顶进等整个过程的控制就是如此。
换句话说,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的过程,让我再一次的意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除上述工作外,在浐河立交还协助瞿总(瞿兆远)编写过施工方案(曾对一些施工工艺提出过改进意见),填写过验工单,对一些需结算的分项工程作过预算以及独立处理过一些很重要的技术性工作等。
总之,在此过程中,我学习了一遍理论知识,让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团结协作一项工程,并非一个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不管是自己单位、监理单位、业主以及其他单位。
但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与其处理好协作关系,尤其是工程的各关键环节,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这样做,让各部门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对工程的进展、对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数,不会因协调不当出现各种闪失,影响工程进度。
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短短2个月的工作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结协作对干好一项工程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它是顺利干好一项工程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成熟的基点。
最新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31、严禁在铁道上投放障碍物
32、注重基础教育,爱路护路从娃娃抓起
33、强化铁路防控措施,维护铁路治安秩序
34、千里铁道线,牵连你我他
35、铁运安全高于一切,护路责任重于泰山
36、铁路沿线治安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37、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确保铁路安全畅通。
38、人的生命一生一次,重视安全一生一世。
39、铁路通、百业兴,要想富、护铁路。
40、一站二看三通过,人身安全牢记住。
41、禁动牌、安全带,呵护生命不懈怠。
42、焊机接地为保险,手持面罩为护眼。
43、面罩、脚盖、防燃服,未曾开工先防护。
44、不怕千日严,就怕一时松。
45、平时多练基本功,安全救援显神通。
46、红线管理高压线,切莫靠近防“触电”。
47、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动力,您的安全是我们的宗旨。
48、电虽看不见,一触就危险。
49、上岗之前多预想,安全生产更牢固。
50、搞好护路联防,振兴一方经济。
51、铁路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52、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53、安全严,事故闲;安全好,收入保。
54、车在轨上行是幸福路,人在轨上走是危险路。
55、建好示范带,保好安全线。
56、检修马虎必出错,作业违章必惹祸。
57、铁道绵延万里长,路旁严禁牧牛羊。
58、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59、驼峰解体作业时,峰下作业应停止。
60、多一份安全预想,少一份事故威胁。
最新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在为期两天的实习中,我们观看了有关铁路建设的视频教程,指导教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令我们掌握了一些有关铁路工程的基础知识。
1、铁路的发展
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1825年,以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于城市之间以输送货物或旅客的运输方式在英国出现。1825年以前,也曾有过马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或把蒸汽机装在车辆上以驱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但是这些都并非铁路运输方式。百余年来,铁路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新发展时期。
1825-1850年为铁路发展的开创时期。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这样,促使铁路迅速地兴起。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1850-1900年为铁路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内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在这个时期工业先进的国家的铁路已渐具规模,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和美国开发西部修建的铁路,都长达数千公里。此外,这个时期在铁路建筑技术和铁路机车制造技术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如铁路隧道开凿技术方面,1872-1881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5公里,首次采用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在铁路机车制造方面,蒸汽机车的性能日趋完善,同时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先后于1879年和1892年研制成功。
1900-1950年是铁路发展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内,又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些新建铁路大部分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而且大多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国家因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开展剧烈竞争,促使铁路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改进了铁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设施,开始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来代替落后的蒸汽机车。但由于铁路运输难以同公路运输的方便和航空运输的快速相竞争,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如美国在1920-1950年拆除9万多公里铁路。
1950年至今为铁路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原来是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取得了修建铁路的自主权。铁路的技术改造也获得重大进展,60年代初期,日本建成东京大阪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专门行驶旅客列车,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10公里。此后,法、英、美等国和联邦德国都开始修建行驶高速列车的高速铁路。在高速铁路出现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大宗煤炭或其他矿产货物输送任务的国家开始行驶重载列车,
铁路值班室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铁路车站值班员思想汇报(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