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心得体会精选 个人历程及感悟(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历程心得体会精选一
xx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概括,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的政党。
回溯历史,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就一国来说的,而是就国际社会而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和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
怎样为世界谋大同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子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xx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xx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再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阐明。
xx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总体性、全方位的深刻阐明。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向世界政党发出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美好倡议。他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xx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句话既强调了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变局中看到机遇和挑战。“两个大局”是对中国和世界未来走向的回答,也是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一个精辟论述,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格局演变乃至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完善提供重要动能。同时,它也是对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的精准定位。
早在xx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复兴重任的担当者、推动者和建设者。
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百年历程,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断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主题历程心得体会精选二
时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艰苦岁月和辉煌的历史,感慨万千。
1921年7月23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开拓天地的大事。这一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次党纲,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会议召开标志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分推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将革命推向全国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建立革命军队,开始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之路,第五次反包围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导,抗日战争开始后,积级提倡国共同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抵抗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为了和平建立国家,为了危险的国家,向中国中国解放了新的民族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历史开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全面恢复和发展全国人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造在1956年基本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共产党创造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建国以来党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转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多年来,我国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开展,部分高新技术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初步建立了中国以宪法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中国逐渐走向依法治国道路。对外加强共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颠覆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的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标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寻求同存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设,两国关系正常化。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济组织会议的2008年奥运会胜利,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才能真正释放国家,才能真正引领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呼吁力,是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作为初中生的心理常常感叹共产党的不懈精神,感叹共产党的好,我要努力学习,跟着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2011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挫折,有错误,但谁也不能否认,成就巨大,业绩辉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危机、社会各阶层探索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革命正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被侵略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在国力强劲的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1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历程心得体会精选 个人历程及感悟(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