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爱我中华心得体会及收获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民族团结爱我中华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好!
翻开词典,“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中国,一个它如东方巨龙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
每个民族由于处于不同地区,所以,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同。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重。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往送,拜会尊长,送别远行,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平,表示对方的尊敬和致以最深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要以恭敬的姿态双手平接。
骑马坐车到蒙古包时候,要轻骑慢行,进包时候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包后,坐在右边,离开包时候要原路返回,待送你的主人回去后再上车或者上马。蒙古族对守门狗和猎犬都很爱护和尊重。禁止外人打骂。否则就被认为是对主人不尊重。同样对狗很爱惜的还有满族。满族人很忌讳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子和衣服饰品。在满族家做客,请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讲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以为你在当面羞辱他,会毫不客气的下逐客令的。
哈尼族的待客之道:先敬一碗酒,二片大肉。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堂的一方为首。首席为长者的席位,客人告辞时候,要送一块米粑粑和腌肉,酥肉等物。
维吾尔族在待人接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如不当长辈的面吸烟,喝酒,不从长辈面前横行穿过,不取笑老人,到他家做客,让长者先进门,就座。泼水节是傣族人的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脚鼓的伴奏下跳起美丽的孔雀舞。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适宜合作互助,再加上长期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早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农民运动学习所内,就专门设臵了回族饭桌。等好多故事都传为佳话。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关于民族团结爱我中华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鲜花开在吔阳光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那是一个深秋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驾车到洱源县三营镇的一个生态农庄游玩,我甭提多高兴了,摘果子、捞鱼儿、捉蝴蝶、采标本、荡秋千……不知不觉间,一天美好的时光很快就度过了。
当我们准备返程的时候,一件糟糕的事发生了——汽车发动不了。要说这事都怪我,来的路上我在后排闲得无聊,就摆弄开关玩,下车时没关车顶灯,导致全车无电。爸爸只能打电话求援,可是由于离县城较远,修理工最快也得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我们只有焦急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一位身穿藏族服装的妇女从旁边的村子里走了过来,满怀关切地问道:“我是前面郑家庄村的,瞧你们半天了,是不是车坏了?叫救援没有?”得知情况后,那妇女又说道:“那你们先跟我到村里坐会儿吧,天快黑了,夜里凉!”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好跟着她到村里等了。
来到村里,村民们正在广场聚会庆祝丰收呢。只见大人和小孩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节日盛装:有藏族的、白族的、彝族的、傣族的、傈僳族的、纳西族的……漂亮极了!经过交流得知,郑家庄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不同衣着的人围在一起,用夹杂着民族方言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虽然彼此之间听不大懂,但心意总是相通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见有客人到来,大家都热情地迎上来跟我们打招呼,都希望我们加入到她们当中去。我们的双手总是被热乎乎地握着,暖入人心。
我们刚坐下,藏族村民就端来了热腾腾的酥油茶,纳西族村民请我们品尝香喷喷的“丽江粑
民族团结爱我中华心得体会及收获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