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做好事心得体会和感想 一位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心得(五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副校长做好事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这一年,对我个人而言,也是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根据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副校长分管学生管理工作,开始接管德育工作。我坚信,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就能干好,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下面我将汇报今年以来的任职情况具体如下:
一、合理定位,发挥好助手和参谋职责
合理定位是职能发挥的前提。身为副校长,我认为要合理定位自己,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首先要做好校长的助手,准确把握校长的工作思路,并努力为校长的决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次是师生的参谋,为他们提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解决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困难。
二、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第一,完善制度,抓好学校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唯有提高要求抓好常规,才能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班主任队伍,制定新学期学工处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细则,制定学生星级评估细则和学生成长档案,制定学生安全常规要求,制定班会要求,制定国旗下讲话活动方案等。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学生自制、自理、自控能力的培养。每日对全校的安全、卫生、纪律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及时打出汇总一周一报,进行量化上墙。壮大了德育管理队伍,强化了年级管理,增强了德育管理有效性。
第二,抓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见实效。我深知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位,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四个月来,加强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搭建平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制定完善了考核细则,每月班级量化评比,期末班主任量化评优,制定班主任工作量化细则。
第三,注重实效,组织丰富活动。本年度学校举行了“良好习惯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并成功举办了元旦晚会、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德育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通过活动激发了学校的生机和活力,是素质教育生动画面的美好体现。
第四,重团结,提高团队凝聚力。在管理中坚持“民主团结”和“均衡发展”两大原则,年级重要管理决定和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共同商议,并在试行中倾听各种建议,制度管理、透明管理,以打造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同时注重班级均衡发展,每周班会,有主题,有过程,有记载,有评比,每周组织国旗下讲话,真正提供学校教师的团结和学生的素质。
第五,抓管理,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抓文明礼仪,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搞好班级常规性管理工作,建立班级常规,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和礼仪训练,带领班级学生积极开展“争创先进班集体”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全校及各班环境都有所焕新,文化氛围在逐步形成。
三、认识不足,提高自我,切实抓好下一步工作
学校工作一盘棋,需要顾大局、识大体,我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坚持与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服从组织安排,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做事敢负责任,从不推诿但是但是我深知,所有的成绩都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学校行政的支持、各位老师的付出。没有你们,我个人必将无所作为。一个人,终需背靠一个集体。当前在工作中我还有诸多不足。
一是满足现状,缺乏创新。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
二是德育处的工作繁琐,又耗时,要细说起来很多,每天从早到晚的常规检查,与学生谈话,与家长谈话真的是费时又费力。有的时候会有懈怠情绪。
短短四个月,匆忙又充实,忙碌与快乐同在,压力携挑战同行,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尽心尽责,一如既往,工作中能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做到育己育人,为人师表,为我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最新副校长做好事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尊敬的领导:
自20xx年至今,本人先后在xx区xx小学和xx小学担任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无论在哪里,本人一贯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改革创新,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人工作态度严谨,科学求实。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我能够紧跟教育发展形势,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观念,掌握教育的动态发展。我学习国务院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名师教育专著,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教育的最新动态。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本校实际,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新教法,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
1、聚焦课堂,打好课堂教学攻坚战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引导教师将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以立项课题为重点,以点带面开展活动。提出了“关注课堂,重塑行为”的口号,以“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预设与智慧生成”为关注点。
通过同课异构、多教多评的研究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较好的科研氛围,发挥了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成长。通过引导教师课堂研究,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改进了教学方式,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
2、积极为上研究课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在教师上研究课前,我常常组织相关教师为执教者进行导课,分析教材、教法,提出指导意见;研究课后,我再次组织相关教师为执教者进行析课,以其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向更深层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研究搞得如何,与教研组的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管理中,我引导教研组建设步入发展轨道,为教学质量提升推波助澜。
一是审核研究主题,帮助教研组科学合理制定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逐一指导审核各教研组研究主题、教研计划,做到每个教研组研究主题明确,计划制定合理规范,可操作性强。
二是指导、督促研究过程扎实。我提出了构建“说”“议”“研”“思”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让集体备课成为有效教学的孵化器。推行“同课异常构”“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方式,让课例研究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器。通过有效备课、上课、辩课、反思,引导教研组及时记载研究过程,走实过程每一步,让研究服务教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波助澜。
三是提倡教师及时写教学反思,创新教学行为。教学是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永无止境的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勇于批判、勤于观察、善于提升。反思是在自我分析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工作中,我积极提倡教师写教育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故事、教学案例等。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专家直面对话,把教学的困惑,教学所得与同行分享。通过多种反思、总结、交流,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潜力,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1、将教学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用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质量目标,对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进行诊断。通过检查、分析、控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我亲临教学一线,掌握第一手情况。每学年深入课堂,坚持听课近百节,了解掌握教学动态,适时指导。监控各年级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六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制定毕业年级预达目标,定期召开教师会,加强质量分析,及时调节
副校长做好事心得体会和感想 一位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心得(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