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检测心得体会范文 化学分析实验心得(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化学分析检测心得体会范文一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 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主题化学分析检测心得体会范文二
本学期高二化学主要教学内容有:文科班要完成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理科班完成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新课教学。本学期文科班每两周完成一套水平测试练习,理科班每节课布置适应的作业和练习,每章要进行一次测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二化学学科组工作,将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二、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就化学而言,高二化学教学文科班要完成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该模块是在高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的学习,但学生进入高二后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化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建立,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理科班要完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班,高二年级共有3个理科班,其中一个理科重点班,一个音舞美班,一个体育特长班。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差,打好基础是关键。9个文科班,文科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化学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调整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
主题化学分析检测心得体会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3分钟 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 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 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培养
化学分析检测心得体会范文 化学分析实验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