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 成语什么语连珠(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3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一

【解释】

薪:柴草。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烂,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

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解释】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解释】

形容朋友交谊深厚。

【成语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二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undefinedundefined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出处: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三

注音:yùn chóu wéi wò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解释:运:运用;筹:算筹,引申为策划;帷幄:jun队的帐幕。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近义词:握筹布画、运筹决策 、运筹决胜

例句:第一线工人辛勤劳动,贡献的确不小,领导和科技人员~的功劳一样不可埋没。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

刘邦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

有两位头领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同事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在军帐中出 谋划策,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面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态,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才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重要的谋士范增,但()他却不信任。这就了被我攻灭的原因。”

注音:yǐ yī dāng shí

出处: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西汉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形容jun队来势汹汹,非常厉害。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能力大。

近义词:一以当十、以一顶百、用一当十

反义词:一夫之用、卵与石斗

春秋时期齐人孙武受吴王阖闾的邀请来到吴国著书讲学,一段时间后阖闾想见识孙武的真本事,孙武以宫女代替士兵演练给吴王看。吴王封他为上将军。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注音: kāng kǎi jī áng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

解释: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情绪激昂

近义词:热血沸腾、意气风发

反义词: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例句:《黄河颂》这首歌,慷慨激昂,雄壮有力。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而激昂,感人肺腑,一行人洒泪告别。

注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带头

近义词:遥遥领先、争先恐后、首当其冲、勇往直前、一往直前、一往无前

反义词: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三国时,黄忠的jun队来到定军下,黄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军山的作战方案。法正指着定军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说:“这座山比定军山高,如果攻占它,居高临下,定军 山上的情况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军山易如反掌。”黄忠抬头观察了一蕃,当天半夜就发动了进攻,占领了山头。法正说:“老将军,请您带领jun队在半山腰,我 在山顶监视。夏侯渊的jun队来攻打,我就举旗帜为信号。举白旗,老将军就紧守不出击;举红旗,就立即冲下山狠狠的打。这样,一定能取得胜利。”黄忠完全赞成。

夏侯渊得知对面的高山失守后极为偾怒,下决心把它夺回来。张颌劝他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应该坚守,决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渊听不进去。他亲自带领一支jun队下 山,围住那座高山,大声叫骂,向黄忠挑战。法正在山顶上举起白旗,黄忠看见,守在山腰不下来。

到了下午,法正发现魏军已经疲劳,乘他们没有防备,连忙挥舞 红旗。黄忠看到信号后,发起进攻。随着一片喊杀声,黄忠已飞冲到夏侯渊面前,夏侯渊被连头带肩砍作两段。

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下了顶军山,为夺取整个汉中扫除了障碍。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四

2013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备考:近义成语辨析

2013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近义成语辨析,供大家学习参考。

1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五

1、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2、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3、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5、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6、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7、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8、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0、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11、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12、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3、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15、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16、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7、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8、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19、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20、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2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22、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3、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24、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25、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26、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27、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28、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29、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30、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31、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32、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33、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34、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35、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36、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37、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3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39、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40、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41、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2、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43、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44、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45、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46、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4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48、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49、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5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51、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52、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5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54、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5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56、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57、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58、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59、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60、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61、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62、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63、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64、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65、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66、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67、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68、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69、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70、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7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72、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73、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74、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75、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76、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77、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78、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79、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80、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81、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82、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83、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8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85、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86、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87、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88、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8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90、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91、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92、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93、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94、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95、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96、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97、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

98、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99、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10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01、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102、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03、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104、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105、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106、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107、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108、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109、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

110、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11、活蹦乱跳: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112、不死不活: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113、百花争妍: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14、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115、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116、醍醐灌顶: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117、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118、痛心疾首:形容伤心悔恨之极,也形容怨恨之深。

119、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120、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121、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22、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23、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124、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125、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26、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127、喜眉笑眼: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28、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129、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30、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31、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132、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133、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134、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135、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136、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37、哭丧着脸: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138、酒酣耳热: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139、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140、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141、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满意。

142、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143、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144、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45、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146、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147、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148、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149、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150、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151、眉欢眼笑: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152、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153、眉飞眼笑:形容非常高兴

154、惊喜交集:交集:交错在一起。又吃惊,又高兴

155、形容生气的成语

156、形槁心灰: 〖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157、息怒停瞋:〖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158、吹胡子瞪眼:〖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159、宜嗔宜喜: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160、旭日初升: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161、鲜蹦活跳: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162、死样活气:形容没有生气。

163、浓眉大眼: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164、艴然不悦: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165、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166、半死半生: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167、转嗔为喜:由生气转为喜欢。

168、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169、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170、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171、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172、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173、肝胆欲碎: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174、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175、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176、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177、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六

1、 敌人吓得惊恐万状,草木皆兵。

2、 警笛声声撼人心,泣诉当年倭寇侵。一寸河山一寸血,卢沟月映金陵难。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柳条湖畔祭忠魂,草木皆兵齐默哀,奋发图强看我辈,勿忘国耻强中华!

3、 他坦白:“是,我们之间没有误会。可是,你身边的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草木皆兵。”。

4、 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把很多香花都看作毒草。

5、 我知道,我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草木皆兵,应该兵皆草木。

6、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

7、 于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开始丑态百出,出狠手整顿者不在少数,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8、 你这样疑神疑鬼只会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最终使自己“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自己被自己打败,断送一段美丽的姻缘。

9、 现代信息化战争,心理战是主要的作战样式之一,心理战失败,心理防线崩溃,必然导致战争失败,所谓“草木皆兵”、“风声鹤戾”即是心理崩溃的写照。

10、 说好的天潢贵胄,金口玉言呢?说好的唐室昏庸,懦弱娇柔呢?他俩可不是没见过逃难中的皇室班子,闻风丧胆,草木皆兵,皇帝都畏畏缩缩无法振作。

11、 飞青门七星崖上,草木皆兵,鹤唳风声。

12、 但在“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压力下,高考已然变成了“鬼门关”。

13、 在眼下半岛气氛剑拔弩张的时刻,这真有点风声鹤戾,草木皆兵的味道。

14、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例举的‘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声东击西’等方法,都是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从而出奇制胜的范例。

15、 从两天前,金库和大粮仓被盗的消息传出后,东阳城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连宵禁令都动用了,从早到晚,都有全副武装的精锐卫兵,梭巡在街道上。

16、 据合肥晚报报道,“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句让世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起源于八公山。

17、 三个人再也没有先前的淡定从容,就像是败军之将,一溃千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8、 他们可以呼风唤雨,草木皆兵,甚至可以飞天遁地,填海移山,摘日月星辰。

19、 笔者认为,不应“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对禽流感病毒风险应有理性的认知。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七

成语解释

雕龙画凤

放龙入海

凤表龙姿

虎斗龙争

活龙活现

踞虎盘龙

亢龙有悔

跨凤乘龙

老迈龙钟

龙韬豹略

龙腾虎跃

龙头蛇尾

龙行虎步

马龙车水

马如游龙

盘龙卧虎

白龙鱼服

暴腮龙门

笔走龙蛇

藏龙卧虎

车水马龙

成龙配套

乘龙佳婿

人的女婿。

乘龙快婿

人的女婿。

打凤捞龙刻绘龙凤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形容英俊的仪表比喻群雄互相争斗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形容地势雄伟壮丽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指兵法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和困难。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龟龙片甲

龟龙鳞凤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虎踞龙盘

画龙点睛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形容字势雄浑超逸。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降龙伏虎

困难。

矫若惊龙

骥子龙文

蛟龙得水

龙骧虎视

龙跃凤鸣

龙肝凤髓

龙鸣狮吼

龙潭虎穴

来龙去脉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龙盘虎踞

龙马精神

龙血玄黄

龙蛇混杂

龙骧虎步

龙肝豹胎

老态龙钟

龙蛇飞动

龙争虎斗

龙驹凤雏

龙潭虎窟

龙章凤姿

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

龙跳虎卧

龙飞凤舞

龙蟠凤逸

龙肝凤脑

配套成龙

攀龙附凤

炮凤烹龙

盘龙之癖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指吉庆之事。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烹龙炮凤

乔龙画虎

群龙无首

人中之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比喻人中豪杰。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生龙活虎

土龙刍狗

屠龙之技

望子成龙

痛饮黄龙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卧虎藏龙

匣里龙吟

一龙一蛇

药店飞龙

一世龙门

仰的人物。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鱼龙曼衍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元龙豪气

元龙高卧

鱼龙混杂

云起龙骧

游云惊龙

直捣黄龙

鳌愤龙愁

扳龙附凤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形容书法精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谓依附龙凤而升空。

禅世雕龙

乘龙配凤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指文章世代相传。比喻得佳偶,结良缘。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犹言打凤牢龙。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鼎成龙升

鼎湖龙去

飞龙乘云

飞龙在天见“鼎成龙去”。同“鼎成龙去”。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凤附龙攀

凤骨龙姿

凤狂龙躁

凤楼龙阙

凤毛龙甲

凤髓龙肝

凤舞龙飞

凤舞龙蟠

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

凤翥龙蟠

凤翥龙翔

凤翥龙骧

凤子龙孙

附凤攀龙

讬凤攀龙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比喻珍奇美味。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形容奋发有为。帝王或贵族的后代。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八

[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矜纠收缭]形容骄傲、急躁、暴戾。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目空余子]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志骄意满]形容得意骄傲。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志满气骄]形容得意骄傲。同“志骄意满”。

[克伐怨欲]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气充志骄]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负才傲物]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气满志骄]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同“气充志骄”。

[气骄志满]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同“气充志骄”。

[位不期骄]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器满将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同“器满则覆”。

[器满则覆]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亦作“器满将覆”。

[骄兵必败]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器满意得]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反骄破满]反对骄傲,破除自满。

[长傲饰非]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戒骄戒躁]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骄兵之计]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不骄不躁]不骄傲,不急躁。

[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1、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人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的。

2、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3、骄傲的人会越来越远离成功。

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5、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6、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7、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

8、百合花,虽然长得美丽,但她不骄傲。

9、秋色渐浓,荷塘早已是一片残败,曾经的骄傲已随着秋风凋零。

10、失败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好你的骄傲。

11、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2、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13、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14、不要用借口搪塞失败,不要让骄傲占据心灵。

15、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

16、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17、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18、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19、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0、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1、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后,小明就立刻骄傲起来,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

22、他这次考试又得了个高分,他很骄傲。

23、他特别骄傲,而且还看不起人。

24、他得了一个奖,就骄傲了,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他骄傲的扬起下巴,轻蔑地看了我一眼。

26、小明考了个100分就很骄傲。

27、小明的考试成绩一向不好,偶然考了100分,十分骄傲,看不起别人。

28、小型考试考了一百分,他骄傲了,结果第二次只考了70分。

29、小敏上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后就骄傲自满,结果这次只得了第16名。

30、他太骄傲了,所以这次考试没及格。

31、看他骄傲的,有什么了不起!

32、因为她那骄傲的个性,以为又会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而顾着炫耀却忘了温习功课,导致她在这次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33、他太骄傲了,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34、太骄傲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35、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有关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九

风号雨泣: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 渲染悲壮的气氛。

风娇日暖: 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风卷残雪: 卷:收。 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风狂雨横: 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风雨。

风里来雨里去: [unstable life;come in the wind and go in the rain;carry out ones task even in the teeth of wind and rain] 形容生活、工作勤苦 俺们种一年地,风里来雨里去,落那么一拧拧,你们财主分这么一大堆

风流佳话: 有关男女相爱婚配之类的好事或趣事。

风流佳事: 风流:指男女相互爱悦之事;佳事:美事。 指男女情爱的美事。

风流浪子: 风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风流水性: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风流雅事: 雅:风雅。 风雅而有情趣的事。

风流旖旎: 风流:风度和韵致;旖旎:愿意指旌旗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美的样子。形容风韵娇柔。多指妇女的神态。

风流宰相: 不拘礼节和法度的宰相。

风魔九伯: 疯狂痴癫。

风木叹: 同“ 风木之思 ”。

风轻日暖: 微风轻拂,日光温暖。

风声目色: 指纵情声色。

风树悲: 指丧父母的悲伤。

风树之感: 父母已亡故,不得孝养感伤之情

风丝不透: 透:通过,穿过。风刮不进,雨透不过。形容封闭十分紧密。

风俗习惯: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风飧露宿: 飧:晚餐;露:露水,露天;宿:住宿,过夜。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恬月朗: 恬:平静,安适;朗:明亮。风静月明。形容夜色宁静幽美。比喻清白高洁。

风微浪稳: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风向草偃: 风一吹草就倒下

风言俏语: 打情骂俏的话语。

风雨剥蚀: 剥:侵蚀;蚀:损坏。物体因受风雨的侵蚀而损坏。

风月常新: 指 唐 开元 初进御的宫人臂上所印的记纹。 谓情爱长久如新。

风月场: 情场。多指妓院。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老天生我多才思,风月场中肯让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邻舍有个 杨二郎 ,也是风月场中人,年少风流,閒荡游耍过日,没甚根基。”《白雪遗音·马头调·劝嫖》:“风月场中,劝君休把痴心想,切莫要称强。”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风月场中也有她才显得热闹。”

风月子弟: 沉湎于风月场的人。词性成语

成语连珠心得体会精选 成语什么语连珠(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