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绿色校园环保心得(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一
大家好!
我想,大家也许都遇到过汽车疾驰而过,一团黑烟卷尘而起,一刹那,还以为是《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现身的情形!也遇到过上班途中交通堵塞,举步维艰,心急如焚的境况!或许更不会忘记打的还不如走路的快的窘困!是的,出行已成了迫需解决的问题了。而绿色出行便是我们所倡导的。因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各位评委、来宾,或许你们和我一样都看过这样的场景: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各中小学校门口一辆辆小轿车,红的、白的、黑的,横七竖八地停在马路边,占用了几个车道,那一位位立于车旁的家长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放学的“宝贝”,全然不管马路一边的车辆因为他们只能“龟行”——如乌龟一般爬行,你们说这样交通怎能畅通!这样的城市如何能绿色!
其实,我爸爸就是这些家长中的一个,每天放学他都会开车来学校接我,我也尽情地享受爸爸周到的服务。那时,我毫无愧色!
前几天,当我在整理演讲稿的时候,老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问:你爸爸为什么要开车来接你呢?我说:“我住在前埔,很远!”“那住在附近的同学呢?他们为什么也要家长开车来接呢?”老师又问。我想了一下,就说:“家里有车,炫耀呗!”“除了这点呢?自己开车未必比搭公车快多少,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选择坐公车呢?”老师再次发问。“这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太挤了,坐小轿车当然不一样,舒服多了!”我微笑的回答证明了这种享受的甜美。这时,老师的表情显得有些忧虑,他说语重心长地说:“再这样下去,中国还有希望吗?”一句话让我陷入深思……
是的,这几天,我也找了许多资料,下面一组数字,的确令人触目惊心!
据我国各地监测分析,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
城市中,每1000辆汽车每天就排放300公斤一氧化碳,100-200公斤碳氢化合物。
据调查,深圳市三分之二青少年血铅水平超标,汽车尾气难逃其咎!
另外,据估计,我国每年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损失高达60亿元。
而今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证据称:每年约有21万人死于接触噪音。而汽车噪音便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
又有一统计显示,职业司机70%患有高血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正智说,目前中国汽油年产量的80%、柴油年产量的20%被汽车消耗掉。到20xx年后,我国石油消耗总量的50%以上需要通过进口来提供,这无疑对我国能源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当你流连于风光秀美的校园中,当你沉醉于桂香袭人的学院路,当你漫步于芳草遍地的校园春景,当你徜徉于气象宏伟的象牙塔中的时候,你为自己是一个华农人而感到自豪吗?我们生活在华农,我们生活在天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地方在遭受着各种污染,环境日益恶劣。跨出校园,有害气体还在一些厂区弥漫;身边实景,废水、污物使南湖严重污损,白色垃圾还在蔓延┄┄所有这一些,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是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青年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广泛参与。我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社会主义新人才——大学生,作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学子,在20xx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绿色协会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及各种环境组织发出以下倡议:让我们努力做到“三不”、“三少”和“三个一”:
不往河道倾倒污物,不用含磷洗衣粉,不乱扔废弃电池。
少用一只塑料袋,少用餐巾纸,少用一次性木筷。
向家人做一次环保宣传,参加一次环保行动,为环境出一份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xx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一个热点话题”,英文原文主题:“meltingice—ahottopic?”。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xx”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今年的减排任务和配合20xx年环保重点工作,我国确定20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家园,就是保护自己;热爱家园,就是热爱生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以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以节电为荣――省一度电,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贡献。
以节粮为荣――爱惜粮食,让节俭美德代代传。
珍惜纸张――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养成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
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维护环境整洁。
爱护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保持空气清新。
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参与环保活动对我们认识社会,确定人生目标,挖掘自身潜力,承担公民责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我们选择、走好人生的道路是很重要的一步,与国与家与个人成长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环境保护,学子有责,我们郑重承诺:以自己的积极参与,融入社会的环保行为;以自己努力学习和实践,让环保成为大众的行为习惯;以自己捍卫环境的行动,让环保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本以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的获取!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环保的行动中去,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让生命之水长流,让生命之绿永驻,让文明之花永不凋谢!
此致
敬礼!
xxx
年月日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三
我又狼狈地败在了瞌睡虫的手下,小宇宙被搅的天翻地覆,手上的笔在书本上画出了几条“扭扭虫”。
我努力地将头抬起来,再抬起来,心虚地略微将眼光打向正前方,猛然,一抹清新触目的绿从头顶沿着脊椎直下,蔓延到心脏,贯穿全身。
几缕阳光映射,照通一条尘埃之路,一直稳稳地落到苍翠的叶上。尘埃跳动、阳光泼撒、绿意闪烁,一起谱成一曲极妙的和弦,使我的倦意、困意倾刻间消失殆尽。
我能描绘那景相,却无法表达那一瞬心底喷涌而出的震憾与感动。究竟是怎样一股神奇的力量,才能那样精准无误地触到那最柔软的内心深处。她的绿色?她的勃勃生机?亦或是她从原始自然遗传下来的野性?可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人与自然间最美的羁绊,犹如血液之于灵魂,骨肉不可分离。
我们不能人人都像梭罗,做一位原始的自然学家,走出尘世,淡泊名利,恣意享受“神的一滴”瓦尔登湖。自然使他没有欲望,没有热情,有的是坦然,是一颗永不老去的心。
但我总相信人与自然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纵然高楼林立,纵然排污不断,纵然路边的绿色因吸入过多的废气耸拉下了脑袋,但你总不能否认这个城市曾也有那样一道绿色的倩影令你刹那间魂不守舍,日思夜寐,我深信是有那样一股绿色的、隐约的,沁人心脾的力量,徜徉在城市车马繁荣的大道上。
怪不得,席慕蓉会说“在自然前,我是个知足的人。”
你试想:最远处是黛青色的山峦,如墨迹般浓浓淡淡,层次分明。接着是一袭一袭涌来的由深至浅的草色,一直迤逦到天边,参差不齐,种类不一,也许某一处还点缀着些蓓蕾。你不能说它芜杂,因为自然总有着激浊扬清的本事。再往上看,水汽氤氲,烟云绸缪,有着一群飞雁惬意地咬着云。这一切连某一棵大树上的叶子都看的“酪酊大醉”了。
我徜徉在这美景中,感念着那一抹又一抹泛上心头的绿,偶尔狂野,偶尔温柔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四
站在高楼上,我俯视着家乡的一切。看,那是高矮不一的楼房,再看,那是光秃秃的土山。我伸出指头,指着那一座座高山,1,2,3……我数得很清楚,因为家乡的山掰掰手指头都数的清。
可家乡的楼房却数不胜数,听爷爷说——
他们小时候,住在大山里。那的山,常常会让爷爷眼花缭乱。那时没有高楼,他们住的都是矮矮的木顶房,如果经济条件再差点儿,连风雨都会一股一股的灌进来。那时的他们连红砖房都没见过,更别说那些高高的瓷砖房。爷爷还会开玩笑说,小时候,我还以为所谓的瓷砖房是只要用瓷砖一砖一砖黏贴而成的,不用什么红砖做底,像一张张皱巴巴的折纸!
现在经济变好了,不用再住破房子。可现在的环境也没老时代的好了。是啊!时代在前进,一切都变好,变豪华了。我们这个绿色乡镇也变了。
但幸好还有些人值得我们歌颂。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中的老人他就值得我们歌颂。15年里,他不仅让那片土地绿色遍野,也让居住在那儿的老百姓过上了没有沙尘暴的好日子。15年的光阴啊,他仅仅只为了让那片土地绿色遍野,就花费了15年的光阴啊!不,应该这样说他花费的有价值,因为他用坚持演绎了一个村庄从狂风肆虐到绿荫棵棵的历史。
廖晓义,这个名字不陌生吧。她就是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数十年来,她不断努力,提倡人民开始“绿色生活”,为了警醒人们她自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地球的女儿》。在漫漫二十多年的日子里,她为环保事业付出心血,为环保事业付出青春,她的决心令人感慨。我感叹——
我感叹他们!我感叹他们不畏艰辛!我感叹他们不惜青春!我感叹他们做这些事,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环保事业发扬光大!
13年过去了,我从出生开始,至今已经在这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变化,如何之大啊。俗话说:没有了绿色就没有了生命。所以请大家不要让“豪华”掩盖了绿色,也不要把践踏成为习惯,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
家乡有1万多人口,让我们每一个人每年都种一棵树,积少成多,那每年就有1万棵树。长此以往,不出10年,我们这个家园就会被绿色环绕。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这样做,那么地球母亲,就会再次被森林环绕。
当然,这要在保护树木的基础下才能实现。我的家乡,种树者往往比伐树者少,就算我们每年都种一万棵树,伐木者也会随着越来越多,这样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伐木者的脚步。
爸爸常常唠叨:现在树木缺少很严重,要多多爱护树木……我虽然不把爸爸的唠叨放在心里,但自我记事以来,就有不少耳闻:许多人被沙尘暴,泥石流……威胁到了生命。
我越来越渴望,渴望着一个被绿色环绕的家园。那样的家园应该很美丽吧:处处是花香,处处是鸟语。
行动起来吧!为家而奋斗,为创造这片绿野而奋斗!让森林处处可见,让绿色飘满世界!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五
节能低碳倡议书
20xx年6月17日至23日是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是“绿色发展,节能先行”,6月19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值此节能宣传周之际,我矿向广大职工发出如下倡议书: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的点滴小事做起,做自觉践行节能低碳的楷模。
养成离开办公室、会议室及其他公共场所时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脑的良好习惯。
在办公室、会议室和家里都能做到:冬天空调温度不高于20℃,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
光线充足时,办公室、会议室采用自然光照。
开展节水行动,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离水断,发现损坏的水龙头,请及时报修,避免浪费水资源。
积极推广“无纸办公”,节约打印、复印用纸,提倡双面使用打印纸。
践行“文明出行、绿色生活、健康生活”,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率。自觉选择“135”绿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参与“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节约是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共同努力!
有关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六
浙江省xxx小学座落于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翠苑四区内。学校创建于1992年9月,原名为杭州市翠苑第三小学,20xx年4月更名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并成为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542平方米,学校有“口”字型教学楼一幢,南面大楼为四层,北面大楼为三层,共有教室22个。学校教学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育设施齐全。1994年学校自建房屋400平方米,配有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教学楼南面有5000平方米的大操场,内有200米的标准环形塑胶跑道,标准塑胶篮球场,双杠、单杠、云梯、乒乓球台等各种体育器械设备;20xx年,宝洁公司又捐助了价值十万元的宝洁娱乐体育器材,为学生锻炼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仪器和电教设备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于20xx年建成了校园网,大大推进学校现代化管理。今年暑假,学校又投入60余万元装修了教学楼,使学校的整体环境又有较大的改善。
省教研室附小在1992年9月创建时只有1个班,学生26人,教师5人。如今学校已基本实现规模办学,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541名学生,37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36名,小学高级教师13名,占教师数30%,大专以上学历25名,占教师数67.6%。学校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其中有1人被授予省“春蚕奖”的荣誉称号,4人被评为市优秀园丁、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市教改之星,9人获得区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几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策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三届毕业生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上一级学校的赞赏。20xx年起学校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并成为杭州市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的骨干学校。学生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并在全国、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校风、校纪、校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办学目标是:逐步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质量全面、团结向上、和谐文明、社会信任、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学校。我们的校风是“勤奋、进取、和谐、向上”。学校曾被评为区行为规范达标单位,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区优秀团支部,区档案先进集体,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区“绿色学校”,
绿色校园内容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绿色校园环保心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