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 叶公好龙体会到的道理(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一
大意为: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心志不一岂能共处我将自我离去,适彼远方!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队伍威武,隆隆驱驰。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2、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北宋·韩崎)
3、喜迎龙年
神龙化雨润丰年,福境宏开艳丽天。
华夏中兴酬众望,炎黄后裔乐陶然。
4、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5、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6、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全唐诗》李硚)
7、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宋·陆游)
描写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二
1、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2、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3、是龙到处行雨,是蛇到处伤人。
4、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5、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6、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7、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老实(石)人
8、二月二,龙抬头。
9、龙一条胜过蚯蚓一畚箕。
10、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11、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12、擒龙不怕浪涛涌,打虎不怕虎逞凶。
13、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14、龙怕揭鳞,虎怕抽筋。
15、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
16、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17、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18、猛虎不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19、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20、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21、涉浅水者得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22、龙斗鱼损。
23、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24、龙有蛇之一麟,不害其为灵;玉有石之一脉,
25、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26、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27、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28、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29、龙多旱,人多乱。
30、不害其为宝。
31、龙眼识球,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32、龙虎相斗,鱼龟遭殃。
33、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34、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35、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36、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37、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38、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39、云从龙,风从虎。
40、一龙阻住于江水。
41、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42、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43、龙行熟路。
44、二龙相斗,鱼鳖虾蟹受伤。
45、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46、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47、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48、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49、龙逢浅水遭虾戏,凤入深林被雀欺。
50、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51、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52、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53、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54、在家似龙,出外似鼠。
55、独龙难斗两头蛇。(一作强龙。)
56、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57、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58、龙肝凤胆拢歹医
59、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60、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61、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62、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6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4、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65、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6、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67、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68、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69、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70、龙下三泷,舟楫莫当。
71、老虎嘴里拔脱牙,青龙头下拣明珠。
72、二月二,龙抬头。
73、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74、是龙来去大海,是蛇草里钻。
75、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76、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77、身无斩龙刀,也敢下东海。
78、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79、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80、蚯蚓成不了龙。
描写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三
巨龙腾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七龙八虎、龙子龙孙、望子成龙、
二龙戏珠、攀龙附凤、龙章凤姿、龙盘虎踞、龙争虎斗、生龙活虎、
笔走龙蛇、叶公好龙、龙钟老态、来龙去脉,车水马龙,画龙点睛、
活龙活现、降龙伏虎、乘龙快婿、龙蛇混杂、鱼龙混杂、群龙无首、
蛰龙待伸、藏龙卧虎、龙吟虎啸、鱼跳龙门、龙潭虎穴、白龙鱼服、
龙颜大怒、龙颜大悦、痛饮黄龙、鱼龙繁衍、直捣黄龙、龙生九子、
龙门点额、麟凤龟龙、龙翔凤翥,暴腮龙门、屠龙之技、一龙一蛇、
一龙一猪、登龙门。
描写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四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读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文”通“纹”。
闻:听说。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好:喜欢。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描写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五
1、飞龙引(陈陶)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青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2、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薛逢)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皇家思眷,星使忽登临。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沈。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瘴川风自热,剑阁气长阴。迅濑从天急,乔松入地深。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东开洞君听,南辟纳蛮心。渥泽濡三部,衣冠化雨林。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鸟道经邛,星缠过觜参。回轩如睿奖,休作苦辛吟。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4、赠龙泉洞尘上人(李涉)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
5、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张说)
石涧泉虚落,松崖路曲回。闻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近念鼎湖别,遥思云嶂陪。不一样奇觏往,空睹斯文来。岁后寒初变,春前芳未开。黄蕤袅岸柳,紫萼折村梅。尽室兹游玩,盈门几乐哉。嗟留洛阳陌,梦诣建章台。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
叶公好龙心得体会三年级和方法 叶公好龙体会到的道理(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