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6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篇一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2.4×=2.4×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例5第(2)题,既复习了分数乘小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又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学习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方法,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分数乘小数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四)回顾反思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思考“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让学生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了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性,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这种算法不仅在分数乘整数中可以让计算更简便,在分数乘小数中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四道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不仅先约分再计算有局限性,分数化小数这种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最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结论,以丰富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加深记忆。】

(三)提高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题: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如果有2.5 kg的这种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这道题隐含了一个多余条件,增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准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掌握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小数)

分数乘小数怎么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学习重难点,又巩固新知识、强化记忆。】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和第3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 、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各地干旱图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少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你收集到的信息,并说明资料来源。

2、阅读资料p105页(阅读宝贵的水资源片段,了解我国及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阅读任务:

(1)用笔勾出相关的统计数据,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

(2)说出你阅读此片段的感想。

3、交流学习结果,板书:2300立方米 、1/4、121位

看了这些数据和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4、课前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试验,老师为你们每人都测量了一分钟的漏水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1)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平均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 1分钟 1小时 一天 1年(365天)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升水?(如果1立方米约重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水?(2.628升=2.628吨)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约为3吨

(2)在统计表中选择恰当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发现,滴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板书: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1、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生说说收集到的节约用水的资料)

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p106页第3题。(运用调查的和计算出来的数据解决问题)

2、 周围有那些浪费水的现象?你能算出一年全国家庭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吗?

(老师提供信息①全国大约有1.5亿个家庭,②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水龙头漏水,然后结合前面已得到的结果算一算全国的家庭一年大约浪费多少吨水)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 3单元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运算。

【导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下面的计算题。

(1)(9 11)×6

(2)75 20÷5

(3)100-10×4

(4)80÷(60-40)

教师:学生计算前提问,上面的每道题含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一步?

教师:指名四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回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篇二

1.出示例3。

(1)让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2)同桌交流,集体汇报展示有价值的信息。

(3)分组交流,展示思路(2种)。

(4)根据思路怎样列式?

(5)分组交流,这道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6)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7)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解决,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可小组内交流。

3.师生共同小结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篇三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 =2.1×0.75=1.575(dm)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交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使交流活动不至于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场展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二是全班交流,使全体学生在理解自己算法的同时,知道解决同一道题目还有不同的思路,享受不同算法带来的快乐,并掌握自己未考虑到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的这段简单小结以旧引新,促进知识迁移,巩固掌握新知识,实现了有意识的学法指导。】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篇四

1.出示÷9÷。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分数连除怎样计算呢?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让学生板演。

可能有以下几种:

a.÷9÷ b.÷9÷ c.÷9÷

=×÷ =× =×

=÷ = =

=

(5)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讲。

(6)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

2.出示×÷。

(1)分组讨论,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2)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讨论:以怎样简算这道题?

3.出示÷(15×)。

(1)讨论,这道题的运算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3)指名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检查。

(5)师生共同归纳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4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并说出解方程的依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六、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七第15、16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第2课时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1,练习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培养自己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 口算练习:

2、根据算式30×25=75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3、自学教材p30页的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察比较上面3道算式,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回忆一下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说说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4、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填在课本上,并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合作探究】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出示例2: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自己试着折一折,算一算。

(1)明确题意,小组合作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2)汇报交流各自的折纸方法、计算过程及其算理。

两种折纸方法与相应的算法:

① 把平均分成( )份,就是把( )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个,就是。

②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 ),也就是。

(3)如果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会用哪一种方法去计算呢?

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 ),也就是。

【知识梳理】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算法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 )种方法才方便,当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 )种方法简单,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可普遍使

2023年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六下几何题目及答案(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