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3

  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同事,此后二人形影不离,一同游玩,诗歌唱和,干了一切“好基友”之间会干的事情,这还是早年间的事,后来二人的命运更是时时牵连在一起,二人的心更是时时挂牵着对方。

  一、青春年少

  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于是二人“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

  二人形影不离,流连于花前月下,“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特别是“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怎么想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了。

  而一旦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时,元稹就写: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还有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中一句“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写到了巫山云雨,而且是“云雨久旷”,真是我想多了?

  再看元稹诗《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白居易的回应: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特别是白居易的《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中

  .......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天呀,“鸳鸾侣"这一下坐实了”云雨“了。

  二、两地相思

  幸福相聚总是短暂的,二人踏上仕途以后便是分多聚少。只能以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元稹对白居易是“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白居易对元稹是“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一

  还有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中一句“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写到了巫山云雨,而且是“云雨久旷”,真是我想多了?

  再看元稹诗《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白居易的回应: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特别是白居易的《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中

  .......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天呀,“鸳鸾侣"这一下坐实了”云雨“了。

  二、两地相思

  幸福相聚总是短暂的,二人踏上仕途以后便是分多聚少。只能以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元稹对白居易是“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白居易对元稹是“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一个是想起了对方的好仪容,一个是心里空落落了。

  《禁中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元稹排行老九,古称元九。 白居易给元稹写了一封信,把千头万绪写了两页,写完也不装进信封,而是一直反复读呀读呀,生怕有表达不清楚的语句,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夜 。这感情也太细腻了吧。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收到信以后,还没有看就不禁先流泪了。他的妻子和女儿问是怎么回事。得知是白居易写的信以后,也就不以为然了。“远信入门先有泪”,信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而是那信代表的感情。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州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居易梦到了元稹,早上起来顿觉得好不惆怅,只恨两人各在通州和湓水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不能见面,只有梦中相见。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收到白居易的梦到自己的诗以后,竟然神魂颠倒,一病不起。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相思病么?特别是“唯梦闲人不梦君”一句,我只梦到别人没有梦到你,梦中相见也是不能的,因此我就病了。这感情太真挚了吧。

  如果说以上还不算什么,下面的两首诗真是能看出两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自注说他在梦中和白居易、李杓直到曲江玩儿去了。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也就是同一天,他和杓直(李十一)去曲江慈恩寺了,他两喝酒时想起元稹。二人真有心灵感应。

  元稹到嘉陵驿,望见浩浩嘉陵江水,思念之情又如江水: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白居易回诗: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看看最后四句:谁知道你在江边想我的时候,我也在池塘边想着你。我很后悔我们一起说想着对方,不如让我先寄信给你吧。天呀,这句诗真让我想起现在人说的一句话“让我对你的思念比你对我的思念多一些,这样你能好过一点”。

  元稹在嘉陵驿,又赋诗《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当时他为了娶韦丛( 宰相裴皋 的外孙女)抛弃了《莺莺传》的女主崔莺莺,现在此时回首往事,不觉感慨: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白居易的回诗:

  露湿墙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阴。怜君独卧无言语,唯我知君此夜心。 不明不暗胧胧月,不暖不寒慢慢风。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

  你的心情只有我知道,让我来安慰安慰你吧。

  元稹行到望驿台,因思念结发妻子韦丛,做《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没想到白居易以苇丛的口吻回了一首: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家想念自己的老婆,你怎么这样有这样深的感触,难道想表达你比别人老婆更爱他?

  三、患难真情:

  当元稹母亲去世,归乡守丧“丁忧”时,过得十分艰苦,元稹的《遣悲怀》中说“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然后白居易大力资助他。

  当白居易也因为母亲去世,元稹慷慨送他二十万钱,让丧母后又失去幼女的白居易得到不少安慰: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元稹的爱妻韦丛去世后,曾写下三首著名的《遣悲怀》。而白居易竟然以韦丛的口吻写了首《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

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

  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个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