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礼仪感悟心得体会总结 交际礼仪的心得体会(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人际交往礼仪感悟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多参加一些场合活动
不管你在工作中有多大的能力,一旦不参与拓展人脉的活动,是不会交到很多有用的朋友的,就算自己偶尔认识一些朋友,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是很难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得到拓展的;在参加一些活动时,遇到的往往都是圈子里的人,这样认识的朋友跟自己才有共同的爱好或者需求,才会有业务上合作的可能;因此,大家可以多多参加一些场合活动来拓展自己的人脉。
二、拓展人脉时要有自己的标准
大家在职场中混,并不是说认识的人越多越好,也不是人脉关系越广越好,自己在拓展人脉时,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可以,通过这样的过滤之后,再结识的人才是有需求的朋友,当自己学会和这些人搞好关系时,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才会越来越顺利;因此,大家在拓展人脉时,不要忙目的结交朋友,而是有选择标准的去认识才可以。
三、拓展人脉时要学会重点突破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需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同时的,在处理人脉关系时,每个阶段都要有重点才可以,当自己的工作方向在某个领域时,自己的结交的朋友就必须和这个领域相关才可以,一旦自己能够在这个特点的领域里,不断的持续认识新朋友,对自己的业务或者能力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因此,大家在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时,要明白在某个领域里重点突破。
四、拓展人脉时要明白先舍后得
大家在职场中不管混得怎么样,每个月都不要忘记拿出一部分工资,用来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当自己学会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建立自己的人脉时,自己和大家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好,在自己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别人才会更愿意帮助你,这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人脉关系;因此,大家在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时,要明白先舍后得的道理。
对于人际交往礼仪感悟心得体会总结二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16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后面,各有a、b、c三种答案,请
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任选其一。
1. 在人际关系中,我的信条是
a. 大多数人是友善的,可与之为友的。
b.人群中有一半是狡诈的,一半是善良的,我将选择善良者交友。
c. 大多数人是狡诈虚伪的,不可与之为友的。
2. 最近我交了一批朋友,这是
a. 因为我需要他们。
b. 因为他们喜欢我。
c. 因为我发现他们很有意思,令人感兴趣。
3. 外出旅行时,我总是
a. 很容易交上朋友。
b. 喜欢一个人独处。
c. 想交朋友,但又感到很困难。
4. 我已经约定好要去看一位朋友,但因为太累而失约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
a. 这也无所谓的,对方肯定会原谅我。
b. 有些不安,但又总在自我安慰。
c. 很想了解对方是否对自己又不满的情绪。
5. 我结交朋友的时间通常是
a. 数年之后。
b. 不一定,合得来的朋友能长久相处。
c. 时间不长,经常更换。
6.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极有兴趣的个人私事,我是
a. 尽量为其保密,不对任何人讲。
b. 根本没有考虑过要继续扩大宣传此事。
c. 当朋友刚一离开,随便与他人议论此事。
7. 当我遇到困难时,我
a. 通常时靠朋友解决的。
b. 要找自己可信赖的朋友商量办。
c. 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求人。
8.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觉得
a. 他们大都喜欢来找我帮忙。
b. 只有那些与我关系密切的朋友才来找我商量。
c. 一般都不愿意来麻烦我。
9. 我交朋友的一般途径是
a. 经过熟人介绍。
b. 在各种社交场合。
c. 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还相当困难。
10. 我认为选择朋友最重要的品质是
a. 具有能吸引我的才华。
b. 可以信赖。
c. 对方对我感兴趣。
11. 我给人们的印象是
a. 经常会引人发笑。
b. 经常在启发人们去思考问题。
c. 和我相处时别人会感到舒服。
12. 在晚会上,如果有人提议让我表演或唱歌时,我会
a. 婉言谢绝。
b. 欣然接受。
b. 直截了当地拒绝。
13. 对于朋友的优缺点,我喜欢
a. 诚心诚意地当面赞扬他的优点。
b. 会诚心诚意地对他提出批评意见。
c. 既不奉承,也不批评
14. 我所结交的朋友
a. 只有那些与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人。
b. 通常能和任何人相处。
c. 有时愿与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和睦相处。
15. 如果朋友们和我开玩笑(恶作剧)我总是
a. 和大家一起笑。
b. 很生气并有所表示。
c. 有时高兴,有时生气,依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而定。
16. 当别人依赖我的时候,我总是这样想的:
a. 我不在乎,但我自己却喜欢独立于朋友之中。
b. 这很好,我喜欢别人依赖我。
c.要小心点!我愿意对一些事物持冷静、清醒的态度。
各题评分标准
1:a.3,b.2,c.1
2:a.1,b.2,c.3
3:a.3,b.2,c.1
4:a.1,b.3,c.2
5:a.3,b.2,c.1
6:a.2,b.3,c.1
7:a.1,b.2,c.3
8:a.3,b.2,c.1
9:a.2,b.3,c.1
10:a.3,b.2,c.1
11:a.2,b.1,c.3
12:a.2,b.3,c.1
13:a.3,b.1,c.2
14:a.1,b.3,c.2
15:a.3,b.1,c.2
16:a.2,b.3,c.1
总分介于38—48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很融洽,在广泛的交往中你很受众人喜欢;
28—3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人不喜欢你,如果
你想受人爱戴,还要做很大努力;
16—2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不融洽,你的交往圈子太小了,很有必要扩
大你的交往范围。
对于人际交往礼仪感悟心得体会总结三
【摘 要】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和谐的班集体人际关系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从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各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集体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关系。班集体人际关系是指班集体中师生、生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建立起的关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班集体人际关系的教育功能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的障碍和调整措施。
一 班集体人际关系的教育功能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的纽带,没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团结的班集体
班集体并不等于几十位学生简单相加的算术和,学生只有在共同活动中通过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后,才能形成群体。如果班里的几十位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听课,从不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可想而知,那班级将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个集体。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源
对学生来说,一天之中,他们与同学的接触最多,受其影响也最深。优秀的品格――正义、爱心、慷慨等从来不是某个孤立学生的品质,它们必然是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受别人影响而形成,进而也对他人施以影响。协调的人际关系是孕育学生完美个性的肥沃土壤。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在班集体内具有有利地位时,他在丰富的人际关系体系中也能表现其特长和施展才能,当他的这种能力被班级其他成员所珍视时,他就会在相应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出高涨的积极性,并努力与其他同学协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创设的条件,能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和管理功能。
二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的障碍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对于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功能是相当大的,然而由于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定会遇到许多障碍。如班内学生有关是非、善恶、美丑的一般观念,在对人的品格和事物性质的基本评价及态度方面,通常有较大的认知距离,从而在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矛盾。但最主要的障碍是学生对于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定位,也就是学生在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体系中确定或取得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有利的地位通常会很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干部的定位
有些学生在没有当班干部时与同学相处和谐,深得人心。但当了班干部以后,在班级中居于有利地位,以前很亲密的朋友反而疏远了,由于没有情谊性关系作调节,有时很难开展工作,以致威信下跌,使班集体建设难以顺利展开。
2.“头领”的定位
有的学生有很多朋友,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但由于其他方面能力的缺憾,集体并不委任他办理重大事情,由于他在公共关系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就常常会由集体的积极分子变成消极的成员。于是,他千方百计地在小群体中争取有利地位,甚至使小群体偏离集体,或不惜以任何代价达到引起同学们注意的目的,这种代价会导致各种恶作剧和偶发事件的产生,因而阻碍班集体的良好建设。
3.“沉默者”的定位
平时常听同事谈到某同学时说“这个同学有他没他一个样”之类的话。确实在每个班级里,都可能有几个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们不引人注目,似乎在班级里不起任何作用。他们大多在班内受到排斥、歧视,甚至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或“替罪羊”。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容忍它,就会使其他成员变得麻木不仁,对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产生销蚀作用,有碍班集体的建设。
可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人际关系面临着较大的障碍,那么,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如何去排除这些障碍,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呢?
三 调整人际关系的措施
1.优化集体背景,丰富人际关系
第一,运用组织手段,建构关系网络。教师可运用组织手段,为学生提供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建立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从而使每个同学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集体建设中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如变单人活动为多人合作活动,进行小队与小队之间的各种竞赛,让每个学生都能与其他同学和谐交往,增进彼此的了解,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情谊,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同时把温暖送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从而使集体变得生机勃勃,健康成长。
第二,采取接纳态度,引导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就是没有正式规定的自发形成的群体,如班级中的伙伴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共同活动比较协调,结构也比较稳定,有较高的凝聚力、功效性,所以对于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既要承认他们的存在,又要积极引导。而对于那种反集体的非正式群体,可采取情感疏通,积极引导的方法,逐步使它们与班集体的关系趋于正常化。
2.创设教育情境,克服定位困难
为了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克服由于定位困难而带来的情绪波动,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功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影响。如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这一阵地,通过演小品、哑剧、小辩论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如信赖情境、成功情境、挫折情境、道德选择情境等,使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受到教育,从而使班集体的生活具有强大的情绪吸引力。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冷漠的情感,从而逐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3.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
为了成功地调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班主任首先要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调整,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前提条件。师生关系对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结构有着一种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必须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并使他们居于有利地位,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如果某位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冷落,那其他同学也会避开、冷落甚至鄙视他。可见班主任应认真、慎重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在师生交往中把自己摆在恰当的位置,实行符合教育要求的适度控制,真正
人际交往礼仪感悟心得体会总结 交际礼仪的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