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 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300(4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有关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一
陈__,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关于有关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二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陈卓同学在“成长日记”中记录了大年初一他认为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很幸运,我是猪年第一个给老师打电话拜年的人!”原来,他无意中得知了我曾教过的学生把大年初一谁先给老师拜年、谁先听到老师的声音做为一年中第一个快乐和幸运的事,他就想超越我们以往的学生,争做这个第一人。他讲的经验是事先把我的号码输好,除夕夜电话里倒计时时,他就像手按抢答器一样,钟声一响,他迅速按过来。电话里他表达了对我的祝福和他的新年目标,我也真诚地祝福了他。他最后问了一句:“老师我是不是猪年第一个给您拜年的人?”我肯定后,他兴奋地欢呼起来。陈卓的占线让我的往届生赵凯挺郁闷,他考了全校第二的喜讯都不是很兴奋地告诉我,我对他还做了一番安慰。从新老学生抢占拜年电话这件事上,我再一次感受了做班主任的幸福。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需要额外的用心,用脑。我这里指的用心是指用真情,用爱心;用脑指的是用智慧,动脑筋。
我们在付家庄阳光学校上课时,我通常都是根据时间的早晚决定打车还是坐公交车。有家长一直想开车拉我,我都以互相等侯不太方便而谢绝了。我打车时一般都要到公交站点拽上几个学生一同打车走。一天早晨,时间有点晚了,我就坐上的士,又发现刘琳等三人在等公交车,我把他们叫上了我打的车。隔了两天,我在站点排队等
公交车,我看到刘琳的母亲领着她匆匆的走过我身边,还跟我打个招呼,说:“刘琳怕晚了,得打车走!”我看到娘俩在不远处打辆车一溜烟地跑了。我认为自己不是小心眼儿的人,但我当时真的在心里说了一句:“没良心的学生,我打车能带你,你打车却不带我。”坐在公交车上,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我反过来问自己:难道你当初打车带学生就是为了有一天他能打车带上你吗?这哪是爱学生啊,明明是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太卑鄙了。人家很可能是怕带上老师,又要让老师破费付车费钱了。我有一个习惯,定期让学生用书面形式与我沟通,刘琳向我承认了这件事:她有一天把练习册忘带回家,作业没完成,为了不给老师一个没完成任务的印象,她要赶在老师到校之前偷偷补完作业。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打车把我甩下,原来她也是被作业制度逼迫的。我为误解了这个学生和家长而愧疚,也为我班级制定的制度而悲哀。从这件事上,我理解了:“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含义。不要凭教师的主观臆想去猜测学生的心理,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他不愿意讲的故事。理解孩子,也是能使教师的心胸更开阔,让我们教师多一份幸福少一份酸楚。
每一个学生都值得班主任去“敬重”。李辰应该说是一个在外校无法“混”下去的学生,他的家长找到我在瓦房店的亲戚,让我帮忙让嘉汇收下他。这个后来的学生有着与本班学生不一样的作派,让我无法
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 心理教育的心得体会300(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