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 安徽屏山写生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们四点起床,经过七个半小时才到安徽,途经好几个服务区和收费站,还上了两次高速公路。小憩一会儿后,我们三人恢复了体力。第一站,我们打算去“天柱大峡谷”。听导游介绍,天柱大峡谷有许多瀑布:彩虹瀑、游龙瀑、通天瀑,瀑布成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赶快出发。
在“天柱大峡谷”,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瀑布,禁不住下水洗洗脚、玩玩水,一路玩到了游龙瀑。和我们一行的小胖墩居然掉下了水,全身湿透,我们哈哈大笑,紧接着王周杰跳下水,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我大声说:“看我游龙戏水!”我活像一条娇龙,一头扎进水中,在水中自由嬉戏,大家都乐了。
我们一路走着,沿途溪流淙淙,潭水盈盈,伴有翠竹幽径、枫林桃园、山野人家,风景如画。荡舟桃源湖,令人心旷神怡;峡谷探险漂流,让我们荡气回肠。大佛听涛、猿人戏水、雄狮回首等奇形怪石,栩栩如生。
就这样,令人心情畅快而又开心的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喜出望外地开车出发,前往天柱山主峰。天柱山有峰四十五、岭十七、岗十七、崖十八、岩十四、关七、洞二十二、河十三、泉十七、井十六以及佛教禅教宗三祖寺、摩崖石刻群牛古洞等等,还是很久以前汉武帝立南岳时留下的!(现在是衡山,天柱山是古南岳)
天柱山主峰天柱景区有:晶莹透亮六月雪,惟妙惟肖大象石,天外飞仙飞来峰,耐人寻味男子背姑,鬼斧神工皖公石像,幽深莫测神秘谷,天柱松,渡仙桥,王母洗浴池峰,天柱主峰(海拔一千四百八十米),汉武帝拜岳台,御史夜宿仙八洞,惊险绝伦青龙仙境,中国三大高山平湖——炼丹湖……
我们打算上山坐览车,下山步行。第一次坐览车,没啥经验。还没坐,屁股先撞到了,不过坐在览车上感觉真不错、迎面阵阵微风犹如夏姑娘的手,拂过群山。古松的树枝被风吹得上下摆动,好像在向我打招呼。由于,上山不能全坐览车,要小走一段路。而这一段路便是天柱山大有名气的“百步云梯”。这一串石梯共有一百步,调皮的我们都用上了“狗爬式”。因为天柱山主峰太高太陡,游客不准上去,我们只好在对面观看。飞来峰十分险峻,上面还有一块两米高的飞来石,据说是人放上去的。我们在对面的山峰上休息、拍照……
之后,我们又去了“顶天立地石”,我们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还上了“云涌青龙背”。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长石上走很可怕,脚下是万丈深渊。但我心里想着“顶天立地”四个字,鼓起勇气,第一个走过去,碰到了龙头,摸了发财石,还拍了一张快照。
傍晚,我们下山,继续前往中国第一个炼丹师住过的地方——炼丹湖……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旅途辛苦了,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称的池州市,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此次九华山之旅的导游,我叫王兵,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众所周知,九华山是一个佛教名山,那么大家既然来到九华山说明与佛有缘、与山有缘,也就是缘分让我们聚在了一起,希望大家在旅途中呢注意自己的安全,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决的。最后,预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顺意!
各位游客,在未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之前这一段时间我给大家简单的说说九华山吧,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的青阳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刚才我听到一个朋友问为什么叫九子山呢?现在我就为大家解开谜团,原来是在南朝时因为这座山奇秀且高出云表的山峰有九座,故号九子山。唐代时,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于是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名,于是就改名九华山了,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中心——九华街景区了,到达景区我们由北向南游览,首先大家会看到一座石门坊,它的横额上刻着“九华圣境”四个大字,大家可不要小瞧这几个字,它是清康熙皇帝的御书,也是进入九华街最醒目的标志,转到北面的门额,刻着的“九华山”三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再到南额,这“莲花佛国”是原安徽省省长傅锡寺题写的,所以这座门坊上的字都很有来头的。
走过门坊,穿过迎仙桥,沿这条街道向前,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化城寺了,因为佛经里有“指地化城”之说,而这座寺呢又在九华山化城峰的西南,化城盆地的中心,总之是各种机缘了,取名为“化城寺”。据佛经记载,一次释迦摩尼与小徒弟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小徒弟又渴又饿的坐在地上不起了,这时候佛祖指着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徒弟马上就有了精神,其实所谓的城就是佛祖点化来的。
在入寺之前呢,我要对大家说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走进去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将红尘中的笑话带入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这些都是对佛祖的不尊敬,那么即使您不信佛也要尽量避免,俗话说信的佛多了自然就有佛的保佑了,好了,我们进庙里吧,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刚才我们游玩了很多景点,想必让大家大饱眼福了吧。
那么大家都知道九华山是一座佛教名山,那么它究竟是哪一个菩萨的道场呢?对了,就是地藏王菩萨。相传新罗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在九华山苦心修行,圆寂后成为地藏王菩萨,至此,九华山成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了,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肉身宝殿了,它可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了,一看匾额大家觉得奇怪,说是肉身宝殿,为什么写的是一个“月”字呢?其实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上的器官都是“月”字做偏旁。肉身宝殿是全国重点寺庙,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当然是金乔觉的了!走进肉身宝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的地藏大愿,众生普度,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北洋时期国民政府总统黎元洪写下的,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保佑,你我今后也一定会好运相伴的。
九华山风景优美、文化悠久、游人众多,香火也十分的旺盛。每逢地藏法会这里人山人海,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想去祈福了吧,那么给大家15分钟去祈福,十五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大家不要迷路了哦!我们十五分钟后见。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大家好!
很荣幸能成为诸位此次牯牛降之行的导游,我衷心的祝愿大家能有一次愉快的旅行。接下来,请各位听我介绍一下牯牛降景区。
牯牛降坐落于安徽省境内,地跨石台、祁门两县,是一片风景怡人的宝地。从石台县进入牯牛降,我们就感受到了漫山遍野的参天古树和浓绿的茶树,二者高低错落,相映成趣。
走过此处平坦的石路,就到了四叠瀑。一股急流从天而降,在悬岸上折为四段,然后注入深潭。一株不屈的树木劈开岩石,在峭壁中生长,体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各位游客请注意,前方是一段天梯,它带我们跃过深涧,到达另一座山头,在这天梯上,我们可以看到碧绿的溪水中树影摇曳,怪石嶙峋,水流拍打岩石,飞溅起一颗颗水珠。
朋友们请大家放慢脚步,前方就是密林一片了,想知道牯牛降的由来吗,向右边看,那边有一块巨石,相传为老君栓柱青牛之所,千百年来,这个神话传说在此广为流传,被当地人记在心中。
走过栓牛石,我们走在山腰的石路中,两边高大的古树遮阴,溪水伴在脚下,蝉鸣鸟语花香,薄雾清风阵雨,是不是似神仙的意境呢。
我们可以沿着山路盘山而下,也可以坐滑道直冲山底,我们的旅程就在欢快的节奏下结束了,我再次祝各位能在次放松心情,留下美好的记忆。
祝朋友们,旅游快乐。
对于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合肥市,历史悠久,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266(市区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区127.94)万。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甲等开放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高科技工业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等蜚声中外。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不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东淝河,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秦、汉在此设郡县,明、清为庐州府治,民国时为安徽省省会,如今已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近年来,合肥经济突飞猛进,城建日新月异,五里飞虹东西飞架,庐州灯火流光溢彩。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工业区等镶嵌周边。淝水穿城而过,环城公园似翡翠项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珍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的名胜古迹甚多。从前有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八处,统称“庐阳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等景,现已不属合肥市;镇淮角韵等景,因天长日久,物换星移,已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陈迹。现在的名胜古迹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遥津,包公祠等最为著名。
合肥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名人辈出,星转斗移,改革开放给合肥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学城、工业城、园林城、卫生城的崭新姿态,笑迎天下客,广结世界朋友。
安徽屏山心得体会及收获 安徽屏山写生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