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学设计经验分享(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会认15个生字,学会1个多音字“当”,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体会自己与喜爱的玩具在一起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导:你有哪些玩具,能给大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吗?
2、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3、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小诗里就写了一个十分可爱的玩具。板书课题:绒毛小熊。
4、齐读课题。
5、认识“绒”字。
指导学生比较“戎”和“戒”,提醒学生注意“绒”字的中间是一撇。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让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出生字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韵、轻声。
3、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一边读一边标出每个小节的序号。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节?
2、抽读4个小节。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师生共同评价。
4、全班齐读。
(四)合作识字
1、出示较易识记的生字:丁、旁、惊、讶、补,鼓励学生合作识字:可运用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编儿歌、出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
比较“乘”字和“乖”字。
提醒学生注意:“补”字的部首是衣字旁。
2、开展识字比赛:比一比谁的生字读得又快又准。
3、指导书写。
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旁”字,注意提醒学生“旁”字下面的“方”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学生练习书空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
学生在本子上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师相机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这一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导: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3、学生质疑。
4、教师相机进行教学调整。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思考:这个绒毛小熊是什么样的?
学生读后汇报:这是一个很旧的,打着补丁的乱蓬蓬的小熊。
2、自选一个小节来读,边读边想:“我”和绒毛小熊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难忘的事情?
学生汇报交流。
3、同桌一起读读课文,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绒毛小熊?
指名汇报交流。
4、导:听了“我”和小熊的故事,你喜欢上了这只绒毛小熊了吗?(喜欢)带着你对绒毛小熊的喜爱读读这首小诗吧。
5、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朗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推选出一位读得最棒的同学,和其他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联系生活,体会乐趣
1、自由讨论:介绍自己和玩具之间有趣的故事,说说自己和玩具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2、让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和玩具的故事写下来。
对于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
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学设计经验分享(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