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 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图片(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

一、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调查了6个革命老区贫困村,分别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其中5个列为贫困村扶持,1个未列入贫困村范围。总的看,列入贫困村扶持的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得到广东帮扶的村变化更大。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我区长期来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思路是正确的,取得很明显的效果,老百姓高兴。所调查的6个村都修了公路,其中1个村公路实现硬化,4个村通了班车,1个村为机耕路。东兰县的板登村通了水泥路,该路投资主要由广东帮扶资金援助,4个自然屯都通了机耕路,用电、自来水也都到户,沼气池基本普及,村委会办公楼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卫生室,还有硬化的标准篮球场。我们到村屯走访座谈,群众都是很高兴热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政策,感谢广东帮扶。田东县巴麻村也是广东帮扶示范村,村部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事村办服务点、计生站、卫生服务室等。8个自然屯,屯屯都通机耕路,其中7个屯实现道路硬化,屯内支巷到户路都已硬化,卫生情况好。基本实现自来水到户,3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近年还修了5公里三面光的水利渠道,改善了生产条件。博白县永安镇新茂村20xx年才修通扶贫机耕路,尽管只通农用车,终究使老百姓摆脱肩挑背驮的历史。龙州县俸村、灵川县正义村、象州县中团村的大多数自然屯都能通机耕路,不少群众买了农用车、小型拖拉机、摩托车,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二)部分优势产业初步形成。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是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有3个村的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田东县巴麻村、龙州县俸村围绕县里的蔗糖支柱产业,大力种植甘蔗,20xx年实现人均分别为7、6吨和5吨,成为人均增收的主渠道。象州县中团村,充分发挥耕地多的特点,20xx年种植优质稻7200亩(人均2、09亩),还有甘蔗2200亩,桑园850亩,实现人均收入2810元。

(三)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外出务工是改革开放一个重大现象,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把劳务输出作为广东广西结对帮扶工作内容后,经过开展培训、输送、上岗、跟踪服务等环节,贫困村外出务工(主要到广东)大量增加,一般占劳动力的20—30%,多的达60%。

(四)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经过多年的扶贫,绝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相当部分群众建了新房,购置家用电器,如彩电、洗衣机、电饭锅、多媒体播放器,许多农民用上手提电话。田东县巴麻村、东兰县板登村75%的农户建了钢混结构楼房。如表:

二、革命老区村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基础设施落后。

所调查的6个村,通班车的有田东县巴麻村、东兰县板登村、龙州县俸村、象州县中团村、灵川县正义村,博白县新茂村不通班车,农用车雨天不敢走。屯级路就更差了,博白县永安镇新茂村39个自然屯有25个不通机耕路,全村没有自来水,还有7个自然屯不通电视广播。我们在村部开座谈会,村部办公室是1958年盖的小木楼,“三个代表”就用粉笔写在木条川方上。龙州县俸村、象州县中团村、灵川县正义村的屯级路标准低,也只能通行农用车。饮用卫生安全水困难很大,中团村9个自然屯,有8个屯是季节性的自来水,干旱季节不正常,其他村也有部分屯饮水不保证。目前全区还有585个贫困村未通四级路,8700多个20户以上的自然屯不通机耕路。

(二)部分农民住房较差。

我们每到一个村,都深入两个自然屯实地调查,发现一部分村屯农民住房还是比较差。博白县新茂村有363户,只有25户盖了钢混结构房,占7%。我们到丹竹屯,该屯21户,有两户盖了新房,其余都是老房子,部分已成危房。象州县中团村钢混结构房约占30%,龙州县俸村、灵川县正义村约占10%。在象州县调查时,县里的同志一定要我们去运江镇上圩村看一看,该村5个屯,都没有自来水,还是到沟边挑水饮用,思柳屯22户人家,除两户在建钢混结构房外,其余都住在干打垒房里,有的已是开裂了的危房。

(三)少数农民生活困难。

从调查的6个贫困村,20xx年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县水平,有5个村农民人均收入在20xx元以上,而博白县的新茂村人均收入不到20xx元(1765元),占全县平均数的46%。这个村的人均粮食产量不足300斤,低收入户有108户660人,占全村人口32、4%。该村地处大山区,水田和耕地很少,且质量差,光照少,产量低。我们在丹竹屯访问,当时正值中餐时间,一些家庭吃的是糖水煮木薯片。

三、革命老区人民的呼吁

(一)正视革命老区的贡献和现状。

在调查中,6个革命老区贫困村群众要求要重视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毕竟老区在过去的年代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牺牲,涌现了韦拔群、朱锡昂、李明瑞等杰出人物,老区人民为战争流血流汗。现在革命胜利了,还是要正视这个历史。革命老区有许多变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有的地方还是很困难。老百姓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了,胡讲话了,但没有具体政策,实际惠顾革命老区民生的不多。有的基层干部说,扶贫做了很多好事,但还是要有革命老区的政策,不能只靠扶贫的政策,两块牌子应该有两块资金。

(二)加大革命老区建设投入。

基层的干部和群众说得直率,革命老区的困难问题是明摆着的,光靠列入贫困村,一年大概20—30万元的投入,很难解决问题。实际上一个村要有500万这样的投入,才可以解决基本的交通问题。希望有革命老区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市、县老促会的同志说,没有政策和投入,我们也不知促什么,以致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凡是贫困的革命老区村都要扶持。

现阶段全区列入贫困村扶持的老区村占60%,这是很好的照顾。但全区8000多个老区村列入扶贫的只占1/4多;所调查的6个县镇共有1012个村委会,老区村有936个,列入贫困村338个,占老区村36%,还有许多的贫困村因指标所限未列入扶持范围,他们的困难不亚于现在扶持的贫困村。例如灵川县的正义村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区,交通不好,22个屯自来水是季节性的,生产发展慢。博白县有326个革命老区村,有105个贫困村,但列入扶贫的只有26个村。即便是田东、东兰、龙州等扶贫开发重点县,也还有部分贫困老区村未列入扶贫范围,有的老区村由于得不到扶持,显得无奈,迫切要求得到帮助。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革命老区发展慢,基础设施特别交通落后是重要原因。博白新茂村长期不通公路,处于一种闭塞状态,出去读书的不多,高中文化的人很少,外面的人不愿进去,连老师都难找,现在全村12个老师,仍有6个是代课老师。镇、村干部一致要解决从永安镇到新茂村16公里的标准硬化公路,以解决2万人的交通困难。我们在座谈和问卷调查中,84%的干部群众要求把基础设施列为今后扶贫的主攻目标。

(五)扶持产业开发。

基础设施解决之后,应该抓产业开发,这是群众生活的保障,是增收的主渠道。群众说产业开发要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市场环境,还要尊重群众的意愿。

(六)搞好技术培训。

群众对扶贫培训是肯定的,博白县新茂村党支书、龙州县俸村党支书、东兰板登村的主任都到南宁参加过培训,他们都说这样的培训效果好,增加了知识,扩大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对劳务输出培训和农民技术培训也予以认可,希望劳务培训能和学历培训结合。

四、建议

(一)树立长期扶贫观念。

贫困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历史形成的。从6个村的调查看,经过多年扶持的村,加上投入的力度大,面貌变化就大,群众生活明显提高。比如田东县的巴麻村、东兰县板登村,扶贫开发以来都有一定的扶持,列入整村推进后又得到广东的援助,加上整合各方面的资金投入量都在500万元左右。再如俸村,由于龙州县一直是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所以得到扶持的时间长,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还不错。相对刚列入新世纪整村推进才给予扶持的中团村、新茂村,变化就小些。因此,对革命老区要树立长期扶持理念,当然也要有相应的投入。

(二)制定革命老区建设的政策。

在革命老区开展扶贫工作是革命老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扶贫工作以外,革命老区建设包括改善革命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央和自治区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建设的投入。我区从20xx年起专门设立了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并将革命老区乡镇比例达80%的33个县确定为享受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的补助范围,由自治区财政厅投放,这些县每年均能获得400万元左右的老区建设资金,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老区乡镇比例较低的县,他们的革命老区乡村如何才能得到扶持,自治区老建办(扶贫办)如何履行革命老区建设的职责。我们认为,我区应参照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的做法,制定规范的革命老区建设指导性文件。

加强革命老区建设的会议开了不少了,会战投入也不少,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作为长期的经常性的投入是不够的。**年把老建办拼入扶贫办作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后,只有老区牌子,没有老区建设资金,而扶贫资金的量不多,顾不了那么大的面,扶贫办就很难向老区人民交待。我们认为有任务有责任,还要有投入。

(三)坚持以加强基础设施为主攻方向的扶持路子。

在调查中,县、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最统一的就是搞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村、屯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把屯级路、自来水(卫生水)搞好。有的群众说,政府帮我们搞好这些事,我们就有信心发展生产。当然还要抓好产业开发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

(四)提高扶贫投资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革命老区的扶贫投资标准也应提高,要标准化,要与其他部门投资标准一致。过去我们扶贫的投入标准比较低,群众不高兴,基层干部难办事。今后革命老区村的建设项目,不要搞地方配套。群众说这是公平公正,也是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

关于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xx县县委关于开展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实施意见精神,xx局迅速出台了联村联户方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人,通过数次对联系村、户走访、摸底和与联系对象的交流沟通,我对所联系的对象有了深入的了解,现根据联系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联系对象基本情况:

我所联系的特困户叫,男,家庭人口4人,文盲,由于长子自小患病,20xx年去成都手术,共花费5万多元,家庭收入以农业为主,加之灾后重建搬迁建房,累计负载7万多元。

三、脱贫帮扶计划:

1、鼓励他们对比较熟悉的农业经济做物的种植和养殖,如建议其扩大在山上的经济农做物种植;在家中开展小规模的生猪养殖等项目。

2、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资料,联系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和栽培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供最新的农业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3、充分利用国家小额贴息贷款扶贫政策,帮助他们贷到小额扶贫开发款,作为养殖、种植项目的启动资金,保障养殖、种植项目能正常开展。积极与教育局相关股室联系刘芳芳考入大学后的助学贷款事宜,以解其燃眉之急。

4、建议乡镇增加他们家享受低保的指标,提高低保的级别,以保证他们正常的生活用。

关于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

根据《xx县企业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经甲乙双方协商、中心审定,针对贫困户的家庭实际和所需帮扶的生活生产困难问题,双方同意签订如下协议一、用工方面。公司通过固定用工和临时用工,可增加贫困户收入,尽快实现每人约18000 元到220xx元的年收入。a、固定用工方面。公司在种植基地,纸箱厂,冷库储存,农资等子公司,根据帮扶户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让帮扶户通过在企业务工获得的18000 至220xx元的年工资收入,实现当年脱贫的目标。这样一方面帮扶户获得工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培训,获得劳动技能,从而实现永久脱贫,不再返贫。b、临时用工方面。公司在每年苹果入库和出库的过程中,对普工的需求量大时间长,大约有8个多月。车间用工每人每天可收入70元至200元左右,苹果收购期间外围还需要采购人员350左右,根据帮扶户的自身状况,可安排合适的劳务岗位,实现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可带动人均20xx0 元左右的收入。带资入股和收购果品方面。a、带资入股。公司对于有意愿的帮扶户优先考虑其将资金投入公司,享受年10 %分红。一方面解决了帮扶户无劳动技能,无创新项目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让其获得稳定的年收益,实现脱贫的目标。(注:带资入股者优先按排工作)b、收购果品方面。我公司每年都会收购大量的苹果入库,做为将淳化苹果品牌推向全国的优质果品供应源泉,这需要大量的贫困户,农户参与进来。公司可以将帮扶户集中进行科学种植的培训,帮助其进行土壤改良,集约化管理,高产量和果品质量,将其培养成优秀的现代苹果种植农民,贫困户实现早点脱贫,平均每户可实现每年3000元的增收。

三、通过公司集中培训管理贫困户种植的苹果,符合公司要求的,公司优先予以收购。形成公司 市场 基地 农户(贫困户)的双赢,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果品卖得好价钱,不仅能实现高收入,还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其他贫困户进行效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使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四、我公司愿通过实施苹果产业精准扶贫,扶持有条件、有意愿、适合苹果产业开发的20xx户左右贫困户参与新开发苹果生产,并将我公司2万吨气调冷库特推出一部分库位,供应贫困户直接入库。并通过我公司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可以在网上卖苹果、微信卖苹果,我公司承诺可优先解决贫困户苹果贮存难、销售难的困难。

五、我公司尽自己最大力量予以帮扶农户扶助,优先吸收帮扶农户进入企业务工,助其增收,但这必须建立在帮扶农户的家庭成员进入公司后能遵守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能认真负责完成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之上。

六、所有和我公司签订协议及用工合同的,我公司会按照国家和陕西省有关政策规定为贫困户办理意外保险。

七、本协议为期年,从年月日始至年月日止。本协议一式份,xx公司和贫困

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 扶贫路上白改黑心得体会范文图片(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