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 参观美术展的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一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欣赏画,绘画,手工,电脑画等几部分内容,内容丰富多彩,由线入深。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全书共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来设计。把相互之间的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的知识延伸,或者是与前面几册知识的联系。同时本书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艺术,使学生的学能结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其次,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课时安排:
周 次 时 间 课 题
1 2.11-2.13 鸢尾花
2 2.16-2.20 1、植物写生
3 2.23-2.27 2、巧用对称形
4 3.2-3.6 3、放学了
5 3.9-3.13 4、设计生活标志
6 3.16-3.20 5、生命之源-水
7 3.23-3.27 6、材质的美
8 3.30-4.3 7、用彩墨画鸟
9 4.6-4.10 8、用彩墨画鱼
10 4.13-4.17 9、刻印的乐趣
11 4.20-4.24 10、学画农民画
12 4.27-5.11 11、提袋的设计
13 5.4-5.8 12、降落伞
14 5.11-5.15 13、别致的花瓶
15 5.18-5.22 14、艳丽的大公鸡
16 5.25-6.5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17 6.8-6.12 16、画家凡,高
18 6.15-6.19 17、大师画我也画
18、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19 6.22-6.26 19精彩的戏曲
20 6.29-7.3 复习考评
21 7.6-7.10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二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学习新大纲,把握教改动向。我认真学习《课程计划》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明确小学美术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我征订了《美术导刊》、《少儿美术》、《中小学美术教育》等专业杂志,课余时间经常钻研、探讨,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3、我的理论与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学期中,我们班的同学美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画画水平得到我很大的提高。得到我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抓好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我在本学期初便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
2、这学期二年级使用的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3、课后,我积极组织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新的课程理念
1、新的课程理念推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我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新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我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三
为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且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我校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艺术兴趣和特长。美术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但是仅凭课堂教学进行美术教育是不够的,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专业训练,面对21世纪的教育,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在本学期我加大了对第二课堂的指导,现总结如下:
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常识、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理解色彩、透视、构图技法知识;掌握剪纸技法、简笔画中写生画、临摹画、想象画、记忆画特点和画法以及基本的国画知识。在活动中我重点培养了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审美意识:初步理解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具有爱美、追求美的意识以及有一定的内心情感积累。
创新意识:具有敢于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渴望和创新意识。
学习习惯:养成刻苦认真的学习习惯、深入全面观察的习惯、大胆耐心的绘画习惯、细致有序地制作的习惯等。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注意进行审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自觉接受真理和道德教育。
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是他们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青少年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思维表现特点。在评价青少年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在他们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青少年,尊重青少年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他们的作品。
采取措施:我们的孩子临摹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但创作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语文、数学,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会欣赏美,学会发现美。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
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的内容:
1、学习剪纸的基础知识、国画的基础知识。学习、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学习剪纸的简单物象的剪法以及国画写意花鸟的用笔、用墨方法。
2、学习剪纸中植物、动物、人物剪法,国画写意荷花、菊花、水仙、凌霄花、麻雀、鱼类等的画法。
3、进行剪纸、国画创作。
4、画日记画,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
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许多教师都会感到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叫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份的味道,不符合青少年感知规律。好的作品应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兴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绘画水平大大进步,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专业训练,让专业特长生带动全体学生进行美育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学校增光添彩。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四
<>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鼓励幼儿对太阳的认识有个性化的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我设计了本节美术活动《我给太阳穿新衣》。
<>
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
1、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多种画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太阳。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
课件《我给太阳穿新衣》、太阳公公不同的形象,小鸟、小猴、长颈鹿图片、水彩笔、画纸。
<>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太阳公公),你们看他是谁?可是今天他呀很不高兴,你们知道原因吗?(幼儿回答)他来到中班,看到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他自己呢?一年四季天天都穿着这身衣服,他觉得很是难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太阳公公开心起来。(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给太阳公公设计新衣服)
二、范例作品欣赏、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很好的办法,打算给太阳公公设计新衣服。森林的小动物们听到了你们的主意,他们也觉得很不错,你们看,他们给太阳公公送来了自己设计的新衣服。
小鸟:小朋友们,你们看,我给太阳公公设计的衣服怎么样?(出示范例作品1)
小猴:我呀,给太阳公公画上了眉毛,胡子修成了八字胡,你们喜欢吗?(出示范例作品2)
长颈鹿:小朋友们,我给太阳公公的戴王冠,还给他戴上了一副时髦的眼镜,你们觉得酷吗?(出示范例作品3)
三、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作
1、小朋友们,为了让太阳公公开心起来,我们也来为太阳公公设计一些漂亮的衣服好吗?
2、给幼儿分发绘画材料和画纸,让幼儿进行创作。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背景图上,并请幼儿评价。
五、结束活动
太阳公公看到你们为他设计的衣服,他开心的笑了,谢谢你们!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五
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观察能力的重任。而备课是完成授课任务,实现这一切的基础。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制定初步计划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全面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程序,内容和组织方法,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集体备课要把原来书写的时间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必须真正提高备课质量。要更加自觉地根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收到实效。
二、备课操作程序
本年度的集体备课形式和方法有所变动。地点固定,时间固定。由本学科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1.个人钻研
主要是指本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根据指定的备课内容,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在各自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主要教法与学法、教具准备以及每一课时的主要教学思路等。
2.集体研讨
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突存难点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主备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备课组的其他几位教师围绕主讲辅导情况,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对主讲辅导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高补充、修改意见,同时主讲人认真做好记录,综合后实施到教案之中。
3.定稿
定稿前,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结果,结合本组其他教师的意见,取长补短,补充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撰写每一课时科学使用的教案。
三、过程管理
备课的时间定为每周一上午10:10—11:30,地点为美术组办公室。在备课时间内教师不得缺席,保证好参与的质量。备课组长合理安排好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定稿的时间,并及时作好记录。及时解决集体备课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问题、管理问题,使集体备课有序进行。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六
<>
(一)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素描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通过素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观察方法,使学生拥有好的绘画技巧和独立的艺术创作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顺利升入美术类高等院校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课程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技法演示及个别指导训练,要求三个月内学生掌握素描的方法与步骤:石膏、人物写生、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体感感、空间感、光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素描艺术创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静物结构素描、静物全因素调子素描、石膏、人物头像、人物半身带手,人物全身
<>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二)考试方式:
考试方法:根据开设课程每月测试一次
成绩构成:构图30% 形体40% 塑造30%
<>
<>
<>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透视关系对画面的影响:线条对画面虚实关系的作用。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严谨的运用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结构、虚实、质感。
<>
(1)、教学重点:构图、结构、质感、虚实空间的线条表现。
(2)、教学难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曲线)透视)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程讲授、示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
(1)透视的原理认识与应用 a、平行透视 b、成角透视 c、曲线(圆形)透视
(2)内结构与外结构
(3)结合几何形体的表现
(4)构图学基础知识
(5)线条与空间的关系
(6)曲线形体的表现
<>
<>
<>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调子在画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样运用调子表达画面虚实关系。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准确运用构图、画面黑白灰处理手法、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光感,体感,质感,虚实等气氛。
<>
(1)教学重点:光影在三维空间转换为画面二维空间的运用。
(2)教学难点:从结构素面到全因素调子素描的转化,及线条的与调子的统一处理。
<>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训练相结合。
<>
(1)三大面、五调子的构成与应用 (2)结构线与明暗交界线 (3)观察能力训练 a、整体观察 b、局部观察 c、立体观察 (4)调子与形的关系 (5)画面的深入刻画
5、作业练习:
几何组合结合形体明暗调子训练8张、曲线组合形体明暗调子训练8张,蔬菜水果等常见静物组合临摹加写生40张,静物组合默写20张。
<>
<>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石膏像的结构及调子分布,整体概括处理对象。
(2)要求:学生根据构图的基础知识,造型能力,形象生动的表现出石膏头像。
<>
(1)教学重点:石膏头像的抓形与形体关系的训练。
(2)教学难点:石膏头像的外形与内结构的统一。
<>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
(1)头骨结构(额节结、眉弓、颧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节结)
(2)石膏眼、嘴、鼻、耳的立体框架分析与表现
(3)石膏头像绘画步骤
(4)石膏胸像训练(明暗,空间,质感)
(5)石膏头像头,颈,肩,的动态关系
<>
<>
<>
(1)目的:让学生掌握人物骨骼与肌肉的关系,五官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
(2)要求:学生能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的进行头像写生和默写。
<>
(1)教学重点:整体形象与五官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根据人物特征气质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
<>
(1)真人头骨与肌肉的关系。
(2)真人的五官结构和明暗局部训练。
(3)真人头、颈、肩、凶的关系(脖子的透视关系,衣领与脖子肩膀的关系和表现)
(4)头发的表现训练(头发与头骨的关系,头发的概括与表现)
(5)真人头像调子表现和五官塑造
(6)人物特征与表现手法(造型、特征、结构、整体感的综合训练)
(7)男女青年特征区别与刻画
5、作业要求:头像五官临摹、头像临摹、头像写生、头像默写
<>
<>
(1)目的:让学生掌握半身带手,全身的结构衣服纹样的搭配关系,手的刻画与表现。
(2)要求:学生能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的进行人物半身带手写生和默写。
<>
(1)教学重点:人物各局部比例关系的掌握及刻画。
(2)教学难点:人物比例与透视的应用及其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
(1)头、颈、;肩、胸、腰、臀、手、腿之间的关系。
(2)构图组合关系小图训练。
(3)衣服纹样的概括处理与表现
<>人物半身带手临摹、默写、人物全身写生、默写 四、课程设计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准备教案,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图片,范图,按照 循序渐进 、 因材施教 的原则,努力让你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逐步提高,学有所长!
主题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七
<>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资料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资料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资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提高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
1、知识和本事方面:
经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我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完美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忙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我感受或意愿的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本事、形象记忆本事、形象记忆本事和创造本事。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资料和活动方式要充分研究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构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展出心得体会小学 参观美术展的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