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答辩心得体会精选 答辩感受感想(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论坛答辩心得体会精选一
20xx年3月8日,我们将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为庆祝这一全球女性的盛大节日,我们特别举办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为海内外精英女性搭建一个专属的高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既是职场女性共庆节日的年度盛会,也是探讨女性话题、共商女性发展的高端舞台。论坛期间,还将隆重揭晓“新世纪十年十大杰出女性”评选结果。
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全国妇联共同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举办时间:20xx年3月4日下午13:30-18:30,举办地点:人民日报社综合楼。
第一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于20xx年3月份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时正值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知名的女市长、女企业家和女学者,围绕一百年来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政经领域中的作用、女性独特的领导力和创新力,以及女性如何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作为由官方媒体牵头的公益活动,论坛以主办单位权威、论坛主题鲜明、参会嘉宾高端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现场跟踪和深度报道,使论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女性、尊重女性,重视和发挥女性社会作用的重要平台。
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办好第二届“女性的领导力与创新力”高峰论坛,组委会敬邀您作为贵宾出席本届论坛。您的出席是论坛组委会的热切期待,您的光临将给与会嘉宾以极大鼓舞。
特此敬邀
xx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20xx年01月20日
有关论坛答辩心得体会精选二
当下,全球宏观经济饱受危机存诸多变数,大宗商品大幅下行之后亦是扑朔迷离,油脂油料市场何去何从?
美豆价格创两年高位后回落,现货市场出现了棕榈油价格高于豆油,豆油高于菜油的行情,油脂区间震荡的行情仍没有改变,油脂油料市场产业格局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如今美豆单产不断上调增加市场压力,美豆却在900美分附近徘徊。后市的油脂油料行情将如何演绎,策略投资交易机会在哪里?油脂油料市场特征及未来市场热点有哪些?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xx期货定于20xx年11月8日下午1点30分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三楼相见欢厅举办《xx期货20xx年油脂油料产业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油脂油料市场专业精英、投资公司崛起翘楚,共同分析油脂油料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行情变局,分享实战经验,深度挖掘油脂油料策略投资机会,我们试图带给您一个清新、轻松的专业会议,欢迎阁下及尊友莅临参加。
【会议主题】xx期货20xx年油脂油料产业高峰论坛
【会议地址】香格里拉大酒店三楼相见欢厅
【会议时间】11月8日下午13:30至17:30
【主 办 方】xx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议程】
有关论坛答辩心得体会精选三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这是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我谨代表中国科学技术部和论坛组委会,对各位嘉宾和代表出席会议表示诚挚的欢迎!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严重影响,这种影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可能趋于恶化,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建立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和政治基础。201x年12月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这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又一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本次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的召开,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
科学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多年来,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国际社会也实施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等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四次评估报告对深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与合作将为我们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之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早在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中国政府就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
201x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
201x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了对《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统筹协调国家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xx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二是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加强了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1x年单位gdp能耗比201x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的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采取了节能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科技作为重要的支撑手段,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对节能和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汽车、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方面加强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安排了一批重大和重点项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此次论坛所用的清洁汽车,就全部来自中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研究成果。“”期间,截至目前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人民币。通过积极有效的科技工作,中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有了明显加强。
三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科技合作。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免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环境等各个相关领域开展广泛的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中国政府已与97个国家签署了103个科技合作协定。气候变化正在逐渐成为双边科技合作的优先和重点领域,在清洁发展机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和能力建设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领域,中国政府于201x年11月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希望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与我们一道推动该计划的实施。
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中国重视提高社会公众的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努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多年来安排开展系统的宣传、报道和全民参与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加强了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对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推动全民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气候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严峻,我们对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还存在很多瓶颈,气候友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障碍。为此,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有效发挥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在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中处于核心位置。这种创新要体现在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以使我们能更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的成因,更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更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这种创新还要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战略的研究中,以使我们能够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正确且经济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机制、政策和战略;这种创新更要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以使我们能够有效地突破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清洁汽车、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的瓶颈,从而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衡量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的高低,不仅要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自身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看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与引领作用,看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
论坛答辩心得体会精选 答辩感受感想(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