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学第一课时心得体会如何写(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开学第一课时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大家上午好!
20xx年,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面临两件大事:一是“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二是12月12日将举行30周年校庆。“创‘示范’,迎校庆”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全校师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展示开成人的良好形象。根据新学期学校工作的目标任务,在此我向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一、讲礼仪,展示个人魅力。
讲礼仪是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我校的大部分同学都很有礼貌,遇到老师或来宾懂得主动问好。但礼貌不是礼仪的全部,礼仪包括礼节和仪表两部份,要求人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场合。如,学生的仪表和衣着应当符合学校的要求,而不能追求时尚化、社会化。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升旗仪式时大家应当保持立正的姿势,表情严肃庄重,达到“肃立”的要求,上课坐姿要端正,不玩手机,不得在教室及其他教学场所吃零食等。礼仪来自于平时的教育和训练,本学期学校将编写《德育7s精细化管理指南》,实施好“班级7s、宿舍7s、食堂7s、实训7s、食堂7s、养成7s和队伍7s”,规范和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实训习惯、用餐习惯、作息习惯、语言习惯和卫生习惯,开展迎校庆礼仪专项训练,让大家成为训练有素的未来准职业人,展示开成学子的风采和魅力。
二、讲环保,共建美丽开成。
为迎接30周年校庆,学校将加大校舍建设和环境美化力度。本学期将启动9层高的“校友感恩楼”的建设并力争在校庆前竣工,本幢楼将具备标准化图书馆、教师教研办公室、师生活动室、校友活动中心及停车场等功能,投资将近20xx万元,全部来自开成校友捐资,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我校的地标性建筑,更将是开成学子传承两代侨胞大爱、感恩回报母校的精神丰碑。另外,学校还将在金禧堂后建设4#学生宿舍楼(创新楼),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此外,学校将把校门口道路拓宽到15米并铺设水泥、设置绿化带和人行道,取名为“开成大道”,将把校门东侧至实训场的水泥路改造为沥青路面,并在沿途布置职业文化、建筑文化、雕艺文化的内容,将对校园几处绿化带进行景观改造提升。总之,在3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学校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美化。但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去年3#学生宿舍楼的周边环境很不尽人意,这跟部分同学乱丢乱扔纸张杂物的坏习惯有很大关系。希望大家落实“7s”管理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共建美丽的开成校园。
三、爱学习,练好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我们的谋生之本、创业之源。从去年起我国经济增幅减缓,建筑、雕艺产业的发展都受到较大影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增强危机感,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上个学期,308装饰大专班在一班一品创建中开展“技能展示班”活动,全班同学热情高涨,共完成雕塑史作品1512幅,还有玉雕、景观、色构、“最美笑脸”、自由创作等作品,出现了加班加点、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很值得大家学习。相比之下,在上个学期一年级大型作业期间,有的同学连图纸都不画、不交,在学习上一无所成、虚度光阴,实在是很不应该。在创建“省级示范校”过程中,学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实施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业布置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综合实践作业改革等改革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同学们从平时做起,积极参与到每一节课中,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本学期将对考试模式作重大改革,考期末、考书本、考考卷将变少,考平时、考能力、考动手将增多,希望大家在学习上要有拼劲,平时多用功,把知识学扎实,把技能练过硬!
同学们,这学期只有17周,比上学期少了6周,学习时间很紧迫,希望大家珍惜时间,抓好学习。开学初又正值春寒料峭之际,希望大家迅速调整状态,勇于挑战严寒,早睡早起、按时出早操,拿出精气神、展示新面貌!
最后,祝大家鼠年学业进步、健康成长、喜气洋洋!
2022开学第一课时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1、让学生明白:“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而感到幸福”,绝非一句格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平凡行动。。
2、使学生明白幸福是在他人的赞美、尊重、认同、关爱、欣赏等行为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爱与责任”促进他们高尚人格的形成。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怎样做才能“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而感到幸福”。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课时:1课时
一、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上课前)
二、授课:
投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马特洛索夫(苏联)
二十世纪的中国,因为毛主席的存在而赢得了自己真正的独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因为曾有邓总理的存在,而必将迎来自己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前景;兰考人民,因为焦裕禄的存在而幸福;西藏人民,因为孔繁森的存在而幸福;雨夜回家的一位大嫂,因为遇上了雷锋而感到幸福;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因为有李素丽这样的售票员而感到幸福……”
(一)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
老师:同学们,迈入陈惠南纪念中学,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在成长过程中,中学是一个非常特殊而具转折意义的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期又称为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许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明白了“爱与责任” 以及“幸福”的深刻含义。
投影:我们的同龄人马腾飞两岁失去双亲,5岁就开始照顾眼睛失明的奶奶。在奶奶生日时,帮奶奶过生日……马腾飞用爱与责任伴随自己成长,是我们广大青少年的楷模(老师边展示投影边引导学生讲出事迹)。
老师:对以上事迹做简介:小小的马腾飞用自己幼小的双肩承担一切,让奶奶觉得幸福。
(看视频:《开学第一课》中马腾飞的奶奶讲话的那一段)
后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的父母很疼爱他。在他9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突然染病去世了。黄香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日夜思念母亲,变得非常憔悴。因为母亲不在了,黄香小小年纪就做起家务。他还恭敬地照顾父亲,天天给父亲洗衣做饭,千方百计让父亲吃好穿暖。夏天天气炎热,为了让父亲睡个安稳觉,每次父亲睡觉前,他都要用扇子帮父亲把席子扇凉;冬天气候寒冷,他总是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体温暖热父亲的被窝,才叫父亲上床歇息。黄香的故事被编入了《三字经》,供后人学习。
投影: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老师:黄香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投影: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 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提问:看了以上事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感受。
过渡:讲得很好。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二)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
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
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
提问:怎样才是一个好学生?
怎样才是一个好伙伴?
怎样才是一个好少年?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小结: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啊!最后他实现了理想。残疾少年周炜顽强勤奋,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同学,他们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把欢乐带给周围的人。他们让老师觉得幸福。
对于同学们来说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更多的时候往往只需举手之劳:
投影:
图片及文字: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
图片及文字: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
图片及文字: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
图片及文字: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
图片及文字:在宿舍的楼道里,你为正在吃力上楼的大妈提一提菜篮子,她会为有你这样一位好邻居而幸福;
图片及文字:骑车过马路,你宁肯停在烈日下等候绿灯,也不愿擅自闯红灯,那警察叔叔和老大娘会因为有你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而感到幸福……”
投影:品德高尚,立志勤学,自立自强,乐于助人,健康快乐。
老师:我们要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使自己学有所长,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做一个让老师幸福的好学生,做一个让同学幸福的好伙伴,做一个让社会幸福的好少年。
(三)做一名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谈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观点。
1、视频:杨利伟着陆后走出分离舱说的第一句话: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杨利伟从小就是一个懂事、顾大体的人。无论做什么,小利伟非做明白不可,决不中途放弃。小利伟还是个节俭的孩子,别说是买玩具,就是爸爸给他一毛钱,让他买两根冰棍,他也只买一根,剩下的五分钱,舍不得花,攥出汗来,给母亲,让母亲给弟弟也买一根。
教师:"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2、投影:诚信小故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022开学第一课时心得体会如何写(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