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实用 安全环保体会心得(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实用一
二、主要任务
1、海南省20xx年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预报服务试点工作灾害区划评估。
(1)开展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2)建立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试验
2、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写
完善台风、暴雨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分区工作,进行综合防御区划,并编著相关章节,编写防御非工程性和工程性防御措施,绘制海南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区划、分区图,汇总气候、防雷相关风险性与区划材料。
3、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
(1)一种设施农业或特色农业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2)一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
(3)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
三、任务分工
(一)总体设计组
负责人:、
负责任务的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负责部门间协调沟通,负责总体的技术指导。
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项目管理,对外协调沟通。,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技术流程制定指导。
(二)中小河流组
负责人:
负责海南省中小河流试点工作中灾害部分相关工作任务实施。
人员:、(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乡村气象服务组
负责人:
负责乡村气息气象服务建设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人员:、在研生(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
(四)防御规划编写组
负责人:
负责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写。
人员:、在研生(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
四、进度安排
1、中小河流
20xx年2月15日前,完成实施方案,上报预减处。
20xx年3月31日前,选取试点流域,收集相关资料;初步开展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20xx年5月31日前,基本完成流域灾害评估区划和流域灾害评估模型建立工作。
20xx年6月1日~8月31日,流域灾害评估业务试验。
20xx年9月1日~12月31日,总结试验成果,改进、完善相关方法模型以及业务流程。
2、乡村气象服务
20xx年4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
20xx年9月30日前,设施农业或特色农业风险区划。
20xx年11月30日前,主要农业气象风险区划。
3、防御规划编写
20xx年4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
20xx年7月31日前,完成综合灾害防御区划。
20xx年9月30日前,完成灾害防御分区。
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全稿。
附件:所领导对近期生态遥感工作指示批示
1、 加紧三亚卫星站接收前期准备工作;
制定值班制度和业务流程。派技术人员去广州、北京进行第二次培训。邀请卫星中心、地面站专家来琼授课。
2、按照省局《20xx年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进度开展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3、《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写:综合评价。。。
4、《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结果验证。。。
5、中国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海南橡胶风害实时评估系统建设与应用 》;
6、台风灾害评估:应急值班、业务系统运行、评估报告;
7、两行业专项:卫星中心《热带气旋的遥感监测分析技术研究》、热带所《南海热带云团活动及其强风的监测和预报技术》;
8、《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实施方案》:科研组,完成一种设施农业或特色农业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至少一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完成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县政府正式发文下发规划。
有关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实用二
xx市xx小区
20xx年2月
小区生态环境变化及现状
实地调查结合多年的生活感受,查阅资料以及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寒假来临,为了增加自己对家乡生态环境的了解和热爱,锻炼自己的实践调查能力,增强环境意识,进行此次调查活动。利用社区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性,通过对社区生态环境的调查,探索城市生态系统的状况。
住宅和人居环境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和区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住宅、住区往往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给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人与自然关系失调、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高等不可持续性特征。城市和社区是开放的生态环境系统,它的存在和运转都是以周围外在环境为依靠的,它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物质和能量循环,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同时又不断地将废物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去,因此城市和社区的生态环境对外部整体的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已从一般的居住的向更高层次转变。于是,许多以“生态”为理念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运而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小区生态住宅?通过上网查资料发现关于生态住宅生态小区众说纷纭,有人总结说,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
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生态住宅生态小区要求具有:
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所在的小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xx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长达4至5个月,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冬季降水量在20~25毫米,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3.7%,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季平均温度在26℃左右,极端最高温度超过40℃。夏季不仅炎热,且多降水,雨热同季。夏季降水量全市各县区平均都在400毫米以上,全年6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日数平均在15天左右,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集中在7、8两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70%。小区属于xx市,自然气候于全市一致。x市地形复杂多样,南为泰山山地,北靠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小区位于南部,靠近山地,地下未可透水岩层,地下水经渗透向北流,与不透水层阻挡喷出地表,形成泉水。
x小区是x市第一个纯居民社区,建成至今有二十多年,现有百多座居民楼,人口约一万两千。有主要的街巷12条,路面被覆盖面积两万多平方米,人行道为吸水性彩砖,居民楼之间以花坛相间隔,其他乔灌木有一千余株,垂直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街心花园休闲广场5处,道路两边设有石凳供行人休息。生态景观良好。
小区内的植被以温带落叶乔木、常绿针叶树、常绿灌木以及草类为主,还有花园、花坛里和居民家中栽种的其他植物。街道两旁为法国梧桐、杨树和槐树,树龄约二十年。记忆中的这些树,春季万物复苏,生机昂然;夏季枝繁叶茂,树影斑驳;秋季多姿多彩,犹如童话;冬季萧条静默,也别有一番风韵。松树多见于花园和花坛中,四季常绿,花坛和花园由冬青的绿篱围起来,外围是绿漆护栏,花台内种植一些开花植物以美化环境。整体感觉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良好,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野生动物的多少往往可以从侧面反映生态环境的优劣,鸟语花香成为人们理想住宅环境的必备特征。小区中的动物,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常见的是麻雀和灰喜鹊,偶尔有猫头鹰出没;野猫数量也不少;家养动物多是宠物狗,养狗现象很普遍;昆虫如蝴蝶飞蛾蚂蚁等等。
该市地形是三面环山,犹如盆地,大气流动受阻,不能及时将废气排出,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形成逆温现象,大气状况不佳。小区的大气情况也如此,春季扬尘天气时喷频繁。至于大气污染,小区内的主要污染源就是露天烧烤和燃煤炉具。调查发现的露天烧烤共有将近二十处。露天烧烤严重污染大气,这种由羊油滴在炭火上而产生的浓烟中,含有污染大气环境的细颗粒,对这种细颗粒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能够去除,它严重影响环境景观和空气能见度。烧烤产生的浓烟中还有致癌物质,对生活在烧烤摊周围的居民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烧烤摊多在主要街道旁,行人较多,大量的烟雾对过路行人也是有害的。室内烧烤虽然有排烟管道,但排放集中排放量大,对于周围居民的危害更大。小区内的垃圾桶已经全部换成了分类垃圾桶。小区内设有一处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有专人收取后,集中到该中转站然后运往垃圾处理场。据以往观察,该垃圾中转站可以做到日开日清,保证将固体废弃物及时输出向区生态系统,这对一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时不可忽视的条件。但在夏季,仍不可避免有异味,映像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区内生活设施齐全,内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机构,社区诊所等医疗机构,还有商场市场,书店药店等等,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马路市场除了带来了方便以外,不可避免的带来的环境问题。它使道路变得拥挤,而且每天消耗的塑料袋不计其数,每天收市之后,原本干净的道路变得一片狼藉。这无疑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小区的美观。相关部门曾经多次整顿,但屡禁不止。
通过这次调查,使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总体来说,小区的环境建设还是不错的,绿化情况和生活设施还是令人满意的,但小区的环境卫生情况不佳,使整体收效与相应的付出不协调。建议如下:
1、普及集中供暖,尽量减少居民因自己燃煤取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整顿烧烤摊,提倡无烟烧烤。
2、提高居民环境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坚决杜绝乱贴乱画,随手乱丢垃圾的不道德行
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实用 安全环保体会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