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课题心得体会总结 qc的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qc课题心得体会总结一
专业论文
qc成果报告
qc成果报告
课题名称: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
小组名称:中铁十一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三项目分部qc小组
关键词:课题,方案,目标。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 a
我分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单线18.3km,其中路基长度2128.17km/9段,占正线长度的23.3%;桥梁4431.73km/6座,占正线长度的48.4%,隧道2592km/3座,占正线长度的28.3%。
(1)本公司的管理方针。
(2)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整体工艺复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质量要求严、进度要求快、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为了保证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一次性成功,小组成员对多个在建项目进行了参观学习,听取了有关施工单位的介绍,收集了相关材料。对于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主要质量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底座板底部混凝土烂根严重。
(2)底座板侧面混凝土面有蜂窝麻面;曲线超高段侧面混凝土面有错台。
专业论文
(3)底座板顶面平整度较差、高程控制超标。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控制两个关键点: ①外观和线形;②顶面高程。
一般底座板施工通常采用可调式钢模,通过模板顶部来控制底座板高程,底座板平整度通过人工用刮尺来回刮平。用这种方法施工底座板,外观质量较差,底部混凝土烂根严重,曲线超高段两侧混凝土面出现错台、平整度较差、模板容易上浮,控制混凝土面高程难度大。我们立足于实际,为保证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结合我标段曲线较多的施工特点,采用可调轨道式模板 自行悬挂式整平机组合模式。可调轨道式模板,直线段(底座板厚度20cm)采用单层模板(高度28cm),曲线超高部分采用双层模板(高度28cm),该工装的加固和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采用可调轨道式模板 自行悬挂式整平机后,工装重量直接压紧在两布一膜上,加上垫块和拉紧装置的使用,能有效的解决两布一膜起拱的问题,并且解决底座板烂根、混凝土错台的问题。
2)底座板施工使用该半机械化组合能较大的提高施工工效和实体质量,悬挂式整平机自身有60cm上下调整空间,通过调整整平机的高度来控制底座板顶面高程,一次提浆收光,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尤其对曲线超高段底座板顶面高程能精确控制。
3)底座板模板采用可调式螺旋套管支顶加固,中间采用160mm槽钢作为支撑杆件对称支立,槽钢通过箱梁泄水孔加固,螺旋套管支顶间距为1米,两侧直接支顶在防护墙上。
4)底座板模板控制的重点为线形和宽度,施工中底座板宽度按296cm控制(设计295cm,每侧放宽5mm)。
专业论文
如果ca砂浆厚度小于2cm,底座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去打磨处理; 如果ca砂浆厚度大于3cm,由于ca砂浆材料价格高,会增加大量的成本。虽然可调轨道式模板 自行悬挂式整平机能够有效的控制无砟轨道底座板标高,但是毕竟是机械设备控制,存在误差。为了确保无砟轨道底座板标高不超标,我们采取技术主管、测量员、施工班组捆绑式管理模式。在底座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主管、测量员全程跟踪,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复测底座板高程,出现高程超标时,施工班组及时对混凝土面进行处理,确保底座板高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七:方案实施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首先完成下部结构沉降变形评估、cpiii建网及评估、底座板段落划分、梁面验收、桥面防水及滑动层施工。
我标段桥长都在2km以内,底座板分成:永久端刺 常规区 永久端刺。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滑动层验收→钢板连接器安装→钢筋笼安装→模板安装→埋设温差电偶→浇筑混凝土→后浇带连接→混凝土养护→检查验收。
1)钢筋工程
为提高工效,采用桥上钢筋安装绑扎方案,定尺钢筋进场后直接上桥,箍筋于钢筋场内加工成半成品,后吊装上桥,配置纵横向卡具,现场绑扎。同时在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在每个浇筑段距离后浇带约1/3浇筑段长度位置处,在横断面的轨道板放置边缘埋设温差电偶,用于测量混凝土的芯部温度变化。底座板钢筋包括主箍筋绑扎、剪力钉安装、钢板连接器安装三个方面内容。底座板钢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箍筋、马凳筋在钢筋场集中加工,运至施工地点吊车垂直上桥。
②为防止梁缝处底座板混凝土下塌,在两布一膜上垫钢板。
③纵向钢筋搭接时,还应满足钢筋搭接接头终点之间的距离为1.3倍的搭接长度(即连接区段长度为搭接长度的1.3倍),以满足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的要求。
专业论文
图1底座板钢筋绑扎图2 底座板钢板连接器施工
④纵向钢筋搭接区不得位于剪力齿槽后浇带(bl2)处,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单元划分情况,调整纵筋的长度。
⑤在钢筋绑扎前采用纵横向卡具控制钢筋主箍筋间距,尤其对于剪切连接打孔部位的钢筋位置必须准确。
⑥钢板连接器安装过程中注意控制上下层保护层厚度,直接支垫在钢板连接器下的保护层垫块不得大于25mm
⑦剪力钉安装前首先对剪力齿槽预埋套筒内杂物进行清理,剪力钉安装扭入丝扣长度不得小于42mm,扭紧力矩不得小于300n.m
图3底座板剪力钉施工
⑧剪力钉安装与剪力齿槽凿毛作为钢筋质量管控的关键工序,要求进行逐根检查验收签证,实行架子队、技术主管、监理三级报验检查制度,以保证其质量达标。
2)模板工程
①采用可调轨道式模板 自行悬挂式整平机组合模式。
图4 自行悬挂式整平机及模板加固
②底座板后浇带采用竹胶板加固,通过画线保证保护层厚度来确定钢筋顶面高度和平面位置,模板缝隙采用泡沫胶填塞。
专业论文
图5底座板后浇带模板安装
3)混凝土工程
当底座板的钢筋安装完成,模板支撑牢固,温差电偶安装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底座板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汽车泵送入模,每个单侧工作面配备2台50mm振动棒和一台自行悬挂式整平机,混凝土作业工序主要为:
①首先进行人工振捣,再使用整平机压实、提浆、整平,测量底座板标高,最后再用人工收光、拉毛。对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超高范围混凝土通过整平机的螺旋杆能自动输送到位,底座板两侧排水坡和拉毛采用简易小工装解决。
图6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②底座板整平收光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拉毛。拉毛质量的好坏受工装和时间影响较大,项目部分别采用软刷、硬刷、钢刷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底座板拉毛的工装及时间(工装为硬质塑料刷,拉毛时间白天为20-60分钟,夜间为60-90分钟)。
③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采用土工布 薄膜全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图7底座板混凝土流水坡收光、顶面拉毛
专业论文
图8底座板混凝土养护 图9 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
①自行悬挂式整平机只是起到压实、整平、提浆的作用,不能代替人工振捣,所以每台整平机必须与2台50mm振动棒配合使用。
②严格控制混凝土顶面高程,施工过程及收光时,必须对顶面标高进行复测,确保底座板厚度。
③严格控制模板线形和混凝土抹面、收光及流水坡质量,对于曲线地段注意不要出现反坡。
④对梁端1.45m和剪力齿槽侧模板悬空部位,建议采用废旧挤塑板支垫并循环使用,能有效的解决该部位漏浆问题。
⑤底座板拆模后应及时进行横向加固,防止底座板出现横向位移。
⑥底座板要做好混凝土的洒水覆盖养生工作,杜绝出现收缩裂纹。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增强了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积累了经验。我们qc小组总结出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无砟轨道施工要求精度高,务必建立一套完整的现场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这些制度包括技术、测量、施工班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考核办法等。
2)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浇筑长度在15m左右时及时复测高程,高程超标时及时处理。
3)无砟轨道底座板拉毛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掌握好时间,不宜过早,拉毛深度控制在2mm。
4)每完成一段底座板混凝土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早发现问题,早整改,特别是高程验收务必拉线全断面检查,不留死角。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推荐qc课题心得体会总结二
2011年总结报告
过程控制
过程品质控制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全体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的管理人员,当问题发生时应该积极、主动、迅速的分析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不是等到报告发出后再极力作解释,更不应该凭空想象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不切实际的报告会误导上司的决策。同时还应该落实以下几点:
但没有得到最根本的解决
来料控制
来料物料质量保障几近失效
我们的物一遇到来料质量问题就只有两种选择了,要不停线,要不就特采。所以导致了供应商的产品无论如何是有来无回的了,检验正逐渐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有力的后勤保障,生产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更别谈如何保证质量了。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产品质量的提高,在保障物料品质的前提下,更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检验只是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关键还是要靠“做出来”。检验工作就如同法医的“死后验尸”,只能是“查找死因”,并不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推荐qc课题心得体会总结三
成果报告是一种管理功能的体现,是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的体现,成果报告的编写要体现两个基本立足点,一是立足于本身的提高;二是立足于发表交流。qc成果报告不是纯粹文字的总结,也非论文的再现,它具有独特的编写程序,又具有灵活的编写技巧。透过“精、妙、逗、严、密、灵、实”七巧,让您准确把握成果报告编写命脉,再塑最佳成果报告,再现成功风采。
1课题名称要“精巧”
“精巧”就是课题名称能体现“小、实、活、新”的特点,名称要精练、准确、鲜明和简洁。“精练”就是通过精练的名称体现短小精干的课题,易于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抽象;“鲜明”就是课题名称新颖,实事求是;“简洁”就是课题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简洁明了。
2开头结尾要“妙巧”
成果报告的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一项qc成果发表时间一般为15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专家、听众听明白,弄清楚来龙去脉,更好地评价成果,开头至关重要,要用精练的文字,整洁的语句,极强的逻辑性打动听众,能引入课题意境,抓住急于知道内容的心态和知道结果的强烈愿望,使之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样,结尾也不能忽视,通过耐人回味的结尾,能增强qc小组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起到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为今后的活动增强动力。
3中心问题要“逗巧”
“逗巧”就是成果的中心问题应该明确并富有挑战性。qc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在设定目标时要明确,要用数据表达和课题一致。明确目标应从实际出发,不要定得太多,也不要定得太高,既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全体成员的活力,又要是经过小组活动可以实现的。尽量用事实、数据说明制定这个目标水平的依据,使别的小组能从中得到启发。应避免目标不明确或用豪言状语、口号式的内容作为制定目标依据。
4报告结构要“严巧”
qc小组开展活动,解决课题是按活动程序进行的,成果报告结构也要严格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只有通过认真的、全面的总结、整理,才能对管理技术的运用得到更深的认识,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还会发现自己的欠缺之处,可进一步补充、完善。这样总结、整理的成果报告,就有很强的逻辑性、严密性,体现出一环扣一环,处处都有交代,使别的小组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5报告步骤要“密巧”
成果报告内容前面可简要介绍qc小组的组成情况,必要时还要对小组活动课题有关的企业情况,甚至生产过程作简要介绍,说明课题发生情况。成果报告内容各步骤之间要用精巧的语言连贯自然,紧密衔接,前后呼应,内容与课题名称一致。内容涉及科技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必要解释,让与会人听懂,达到成果交流的目的。
6图文并貌要“灵巧”
成果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来表达,尽量做到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以使成果报告清晰、醒目。做到图文并貌,活灵活现。实践证明,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叙述为主的成果报告,酷燥无味,其交流效果很差。报告计量单位要规范化、标准化。
7报告内容要“实巧”
执笔人按照qc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整理完成成果报告初稿后,将初稿提交qc小组,由组长召集全体成员认真讨论,看看各步骤之间是否做到紧密衔接,每步所下的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和说服力,所用的方法是否正确;qc小组活动中所下的功夫、努力克服的困难,进行科学判断的实际情况是否全面总结等等,通过讨论由小组全体修改、补
qc课题心得体会总结 qc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