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感悟(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提高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提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的,如果没有“创新”和“科技”,那么中国也不会如此强大,我们也不会如此幸福。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以“一天创造1个亿的gdp,一天上缴1260万元人的财政收入,一天引进4000万美元”的实力,赢得了“国内开发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的评价。
2005年起,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是园区21世纪的大手笔。2009年又提出“生态优化行动计划”。四大行动计划成为领跑园区前行的“四辆马车”。
2008年,“十四岁”的园区实现gdp1001.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08亿元,分别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和300余倍,人均gdp接近德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几个例子也能够看出“创新”和“科技”对中国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长大把自我的“创新”和“科技”献给祖国,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使人民更加幸福和谐。
一组组数据,一福福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活力拼搏的印记,是无数普通百姓品味喜悦拥抱幸福的刻,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献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对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con1();
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弱小走向强大,在通往成功的时代大道上迈开步子稳步前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带来了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中国人民之幸福源于对中国梦的追求。
中国梦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中国政治多方位发展,与多国友好往来,大大改善了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人民可享受到多国各具特色的多样服务。中国经济由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转向现今的稳步发展,人民收入呈上升趋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理性、更加进步,同时也享受着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便利与各式各样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一名央视财经评论员在节目中曾说:“我如果要去外地出差,就会在前一天打开百度预订酒店;早上起床后打开美团外卖买早餐,它会给我送上家门;使用滴滴打车,车会在楼下等我;在去往飞机场的路上,我可以用‘飞常准’查看飞机是否晚点。”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现代科技的应用,极大丰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通过运用科满分作文网https:///技也可以很简单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与规律,促使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的幸福是统一的。每个人都应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万多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他长年不停歇地工作使他的身体受到了损伤,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仍坚持在一线,从未退缩与放弃。他使中国梦的实现更上一个台阶,他在增强了那些脱贫人口幸福感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感动中国》节目给他的颁奖辞这样写道:“扶贫必需精准,不落一户一人。你的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成为人民幸福之根源。让我们踩着时代的浪花,去追逐中国梦之果实,增人民之幸福。
对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在亚洲,印度和中国的发展模式始终备受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有的国家顺势崛起,有的国家瞬间倒下。造成这二者差别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高低,而在于这些国家发展选择的道路及其性质不同。
中国和印度竞争实际上就是不同道路的不同制度间的竞争。1949年之前,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走的就是依附性发展道路。由于大量引进外资,其经济发展速度快,但社会两极分化也快。最后导致的后果是:外资冲击中国农村,农民整个劳动收入远不足补偿生产支出,致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也难以为继,甚至连“自身再生产”即养家糊口都不能维持,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业的萎缩和农村的解体。蒋介石集团的依附型发展道路为中国革命铺好了干柴,大量外资又为这干柴浇上了燃油,以至共产党到哪里,哪里就有大批的农民参加红军闹革命。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那一代是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共产党人,也正是这段历史让他们明白:依附型经济没有出路!鉴于蒋介石时期依附性发展道路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又鉴于国外发展道路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后又提出“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这一重要命题。只要我们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就能知道当时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了以共产主义为其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前进的领导力量。我相信,即使我们今天重新开始我们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最终还会选择列宁主义,选择毛泽东思想,选择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而印度的近代发展道路恰恰相反。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不仅不允许印度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千方百计地摧毁印度的自我选择能力,更遑论其革命的能力。
中国与印度最实质的差别在于中国经过了彻底的革命,而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革命使中国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循环过程中剔除了印度那样庞杂的非生产性的产权红利和生产利润切割。相反,印度政府动辄就要给私有产权付利,国家的投资往往因私有产权的大量预先截留而使其事倍功半:在资金投到生产的流程之前,要经过资本家、地主和英国殖民产权的截留,最终到生产者手中就所剩无几。
生产者没有投资资金就只有借高利贷。印度,尤其是在印度农村高利贷盛行,其利息也很高。这对印度生产者,尤其对作为社会主体阶层的农民的压力很大。这就导致印度生产没有动力。中间人靠产权来获得分配,劳动者没有投资和消费能力,这样便出现大量的贫困阶层并由此产生的社会动荡。日益严重的小农破产和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这也是印度一些地区比如比哈尔、西孟加拉、奥里萨和安得拉邦等农民暴动延绵不绝的直接原因。
社会基层如果没有经济活力,整个印度经济就不会获得自主发展,不能自主发展就没有民族市场。民族市场本质要求的是人民市场。没有人民消费,没有民族市场,建立其上的国家经济就不可能崛起。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的问题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印度问题的核心。
中国的改革成功是与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存在息息相关的。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通过国家的力量,用反剪刀差的形式把农产品的价格提起来,让农民先获利,农民获利就可以进行投资。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而印度却不能呢?因为中国政府不受私有者支配,而印度议会的每个议员所考虑的多是小圈子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
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和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感悟(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