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 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三百字(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一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振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
描写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二
星期二那天,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蚂蚁,这可把我吓坏了。我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原先昨日晚上的噩梦竟变成了现实。
在梦里,我是一只瘦小的蚂蚁。调皮的小学生无聊时就去捉弄我们,我们无力反抗,只好任其摆布,我的很多兄弟就死在了他们手里。我很悲痛,整天想着替兄弟们报仇。
一天,操场上鼓号队的人成为我反击的对象,我决定耍耍他们。趁他们打鼓时,我细心翼翼地走向他们,悄悄地爬到打镲的人身上。等她发现时,我已经爬到她手臂上了。也许她感觉到痒,低头发现了我,一把把我摔在地上。“哎呦,好痛呦!”我在心里叫着。可是,最终复仇还算顺利。就这样,我得意地醒来了。
“咚咚,咚咚——”远处传来了刺耳的声音,我捂着耳朵,还是觉得无法忍受。我冒着生命危险出去看了看,又是那些人,没完没了地敲鼓打锣,吵得我家里也没法待了。看来,不和他们来一场抗争不行了。
骄阳下,我慢慢走向他们。突然,他们停止了敲打,“太棒了!”我大叫起来,心中又多了一些动力。在他们的视野中,我无比渺小,可还是有两三个观察仔细的学生发现了轻手轻脚的我。
他们指着我谈天说地,还笑得那么高兴。“糟糕!这下完蛋了!”我赶快逃跑,没想到,眼前突然出现一面像墙一样的东西,我感到不妙,立刻掉头回去。可是半路又突然出现了一面墙,更过分的是,两面墙把我死死地夹在中间。我心中的怒火直往上冒,我伸了伸胳膊,腿蹬在墙上,想爬过这座高山,可身体小,力气小,连一厘米都没能爬上去。那两个坏蛋看我这样白费力,一向嘲笑我。
我又往左边跑,这次最终逃出来了,可万万没想到是他们在耍我,让我白高兴一场。这次,他们没有把我夹住,而是想方设法地把我弄进镲的那个圆洞里。那儿是深深凹进去的,也就意味着我进去之后,是出不来的!我还没来得及想办法,他们就已经把我弄进那个黑洞里了,还把另一个镲盖在上头。里面又黑又热,我待在那里,简直生不如死。
不一会儿,他们又把镲拿开了,我得以重见光日。此时的我,已经开始逃离行动了。我抓住镲的红绳子往上爬,一半都没爬到就掉了下去,唉!咦?地震了吗?为什么开始晃动了?我紧紧抓住绳子,生怕摔个半死。幸运的是我竟然安全着地,我这时才明白,原先是他们把我放出来了。
我满头大汗地回到家,心想以后还是别出来冒险了。事实上,我还是太弱小了,根本抵可是人类的摆弄。
描写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三
1.搜集并了解作者南帆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标出文中生字词及褒扬人的词语。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3.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4.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
1.通过朗读,改过本文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激情导入
播放儿歌《蚂蚁搬豆》,让学生回味儿时童趣,有什么感触?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想象,充分调动积极性。)教师随机解说: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 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 ”的句式来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3.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生交流)明确:3.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4.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
5.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明确: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6.示例:“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
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 蚂蚁和蝉的心得体会三年级及感悟三百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